一個女記者與魏京生兄弟的情慾糾葛

作者:江迅 發表:2007-09-11 02: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下,中國大陸文壇私秘小說正流行。

近日,一些大陸朋友來香港,會問寫魏京生兄弟私秘生活的那部小說在哪兒有賣。他們說的是九月剛剛出版的《好嗎兄弟》(時代出版社)。這是一部以魏京生、魏小濤兄弟與一位香港女記者私密情慾糾葛為主線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作者是香港女作家戴萍,她從大陸移居香港15年,先後在多家傳媒任記者。小說文本寫的是魏峻明、魏小文兄弟,書中的魏峻明是"中國最著名的民運領袖","被傳媒稱為'中國民運之父'",讀者都會聯想到是魏京生、魏小濤兄弟。

這部20萬字的《好嗎兄弟》一書的腰封上寫著:"政治族群中最受國際矚目的魏京生,從漫長的監獄生涯流亡海外若干年,在本書中亮相了,不再是政治標籤,而是被還原了有血有肉的人。"這句"廣告語"中,"魏京生"三字還特別大。無疑,出版社是以此為賣點了。作者也沒有否認,書的編者前言中,此書的責任編輯林曉與作者戴萍有對話問答:

問:我們從各方面表述來看,都認為男主人翁魏峻明就是魏京生。

答:我不否認你們的看法。

問:為什麼要用化名?

答:既然文本已經清楚到人們一眼可以看出是誰,對於這位中國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我認為以他的姓"魏"點出來就可以了。它畢竟是文學作品,有它微妙的心靈節奏與思想脈動,真名是不必的,而用化名也並不影響一種政治現象的真實。是的,我更願意將讀者引入對於現象和人類處境的關注,而不是對於某一個話題人物的獵奇。我在寫作中是將角色當作文學符號處理的。

小說故事說的是香港女記者"我",在人生道路上,與魏峻明、魏小文兄弟相遇、相交、相愛,面對情愛性愛的種種情態和心態。"我"去北京採訪"中國民運之父"魏峻明判刑事件,與魏峻明弟弟魏小文相戀。以後的歲月裡,她從香港去了北京居住,又從北京回到香港讀書,而後從香港去了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與魏氏兄弟的交往中佈滿政治陰影。

還原人性

寫作往往需要製造一種情緒。在美國,"我"與民運人物魏峻明、魏小文兄弟倆的情感糾葛、靈慾糾纏,令小說充溢著一種情緒。由於寫的是真人真事,書中時有性愛及感性交融的細節,因此不少讀者便視之為私密小說。作品娓娓講述她與魏氏兄弟的三角靈慾故事,也描述了魏兄與作者和助理朱阿萍之間的又一個三角情愛故事。小說的私密性就像胸花一般鑲嵌在私處,即一個女人與兩兄弟的關係,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關係。戴萍是個"文學中人",她著迷於人性,在作品中所建立的人性世界是用語言言詞構造的。和她以往的作品比,她力圖享受語詞生活給她生命帶來的那種糾纏式的快樂,於是這朵私密胸花也開得鮮艷起來。文本中的"我"的情緒,就像胸花中鑲嵌的那種暗紅色,它正微微起伏著。"我"在中國異見人士的流亡政治中心顯得無所適從。

戴萍寫道:"陌生感在我們之間是無可消除的,而在情愛中陌生感被用得恰到好處便十分有益,它的興奮被心無旁鶩地體現出來了,而且是層次分明的,譬如親吻和撫摸意味不同,前者在於睡夢畫般的洇潤迷漫感,而後者在於直接操作慾望的痛快。我又一次進入了他,和他統一。"

戴萍,香港大學碩士,1992年從中國大陸移居香港,曾出版專欄集和小說集多種,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微笑標本》獲香港首屆天地長篇小說比賽大獎。她從美國回到香港,遠離了魏氏兄弟,有了時間反思那段生活,思索自己的人生,選擇了一種方式講述她與他倆的故事。前幾天,與戴萍在電話裡聊天。其實多年前就聽說她要寫一部關於魏氏兩兄弟的長篇小說,和很多朋友一樣,都勸她暫時別寫。不料,兩年前聽她說小說已經殺青。寫自傳體小說需要一種機會,每個期待寫作的人都在等待,在創造和焦慮中等待屬於自己的一個特殊機會降臨。或許,她認為時機已經到了。

出版社的賣點

電話裡,戴萍說:"我是苯鳥,寫得很慢。我的身體狀況不好,所以緊張不起來,忙不起來,似乎很懶,呆呆地坐著,總是在思考。我屬於什麼事情都慢一拍的人。我從小就喜歡胡思亂想,喜歡思考、熱衷反思。我從內地來到香港,大家都忙著賺錢,我卻忙著思考。內地和香港,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生活方式。人是有很多無奈的。這本書本來就是很嚴肅很文學的東西。書的腰封點明魏京生,出版社以為是賣點。"

在作品中,戴萍勇於解剖自己的靈慾,她說,寫完這本書,心情好多了,人也緩過神來了。人們將這部作品視為私密小說,不過,她似乎更接受是一部"政治結構小說"的評論。在美國她從電視裡看了法國太陽馬戲團演出倍受震撼。她從來沒有見過馬戲能有這樣一種形式,那麼淒涼,卻在富麗堂皇的氣氛下顯得那麼美麗。當動筆時,她想到了太陽馬戲,要把人生最為悲情的東西,放在一個很優美的形式中。

從多年的接觸中,她似乎對政治並不感興趣,為什麼在作品中如此熱衷解構政治呢?她說:「政治是一個好的小說家必須感興趣的疆域,因為正是它構成了牽制著我們的形形色色的人生的機關,一些小說家說"不干政治",自以為脫俗,實際上他選擇什麼故事或什麼角度去說故事,都已是政治態度。」

她說:"我對不同意識形態如何主導人們的生活有興趣,1992年從內地來香港,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中來回折騰,總也沒有解決一個救世主的問題。在《好嗎兄弟》中有一個段落,寫到一個瘋瘋顛顛的美籍華裔女教授,成天背著攝錄機去中國內地尋找一個在政治運動中失蹤了的小時玩伴。我能體會她的心理癥結,她不明白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對烏托邦神話的追尋之下的人生百態,都在她的攝錄機下。對於我來說還有一點,從烏托邦的意識形態參看香港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也是能體會很多的。"

戴萍說,"我理想中的政治,它是不同相對真理的疏通包容,冷戰時代的意識形態敵對早已化為歷史","我是在玩一個解構遊戲,政治是什麼,在書中一直有這樣一種追問,追問的過程便是解構,原來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解構的,包括人們諱莫如深的監獄"。

《好嗎兄弟》剛出版,已經引發眾多網民的熱議,自由聖火、人文家園、海納百川等多個網路論壇都有評論。網民道儒說:這本書"大體讓我認清了民運勢力的前途。書中大魏自始至終都只給了我一種自卑、矯情的感覺,和小魏畸形的兄弟之情也讓人不齒。我是很為作者夾在兩人之間的那些歲月感到荒唐的……人須德才兼備才能為眾人之首,毋能否認魏是有才的人,但意志卻過於薄弱,慾望太深,無德。跟隨這樣領袖的眾人又都如何呢?也許過一陣又會有一本書,那本書裡也許有民運們的另一些故事"。網民蓬生說:"這是一部勢必引起各方面心理反應的書,毋須論其好壞是非,你不得不關注它。它將引起的現象漩渦牽連的是中國融入全球化的一種政治態度,一個中國女作家以她漂亮的擦邊球,為中國開放多元格局增添了新的景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