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家郵報:經濟繁榮不見得會替中國帶來民主

(中央社記者張聲肇渥太華二十五日專電) 全世界矚目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會不會進一步帶來民主政治?一位中國問題專家今天在加拿大國家郵報發表的長篇論文中認為不會,因為中國文化缺乏法治與個人權利與義務對等的概念。

羅斯(Alexander Rose)這篇專論題目是「在中國,自由貿易不等於自由」,副標題「富裕與自滿」,暗示繼承鄧小平「只經改,不政改」路線的中國共產黨當權派,其實裡面含有不少當年王公貴族的後裔,他們深知維持集團利益之術,根本沒有真正利他或全民平等的觀念。

羅斯說,即使民間辛勤出頭的企業家,也不見得會形成西方社會的中產階級,而只想運用「政商勾結」方法保持既得利益,不會想到深化民主與法治機制,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他舉天津南方四十五公里大邱莊在禹作敏領導下經濟突飛猛晉,一度財大氣粗到敢於和北京中央政府抗衡的地步,但最後仍垮在中共給他戴幾頂「貪污、腐敗、賄賂、謀取暴利」的帽子,說明更大的貪污集團--中共--畢竟有辦法「吃死」當年的十大農村企業家之一和政協委員。

羅斯說,鄧小平經改大政方針的基本假設就是:解放人民的經濟生產力,同時凍結民主化以及引進西方人權概念的力量。許多西方論者或政治領導人,包括克林頓和小布希,都認為中共終究無此能耐,經濟自由化最後還是會帶來政治民主化。

羅斯說,沒錯,失業人潮、農民抗議地方貪官、法輪功和基督教漸興等,都可能衝擊中共政權,但能夠衝擊到政治民主的地步嗎?「很間單,不能」,他寫道。

他說,就好像當年流行的「經驗律」--民主國家絕不會和民主國家作戰,歐洲國家不會互相作戰 (因為太耗錢) --一樣,當今流行的「自由貿易等於政治自由」經驗法則,其實經不起殘酷現實的考驗。

他指出,大陸上的反政府示威者不一定就要求更大的個人自由--農民和失業民眾甚至要求更大的「政府」干預,最好是計畫經濟型的干預。法輪功和基督教信徒爭取的信仰自由,也經不起統治階級運用全民唯恐天下大亂的心理,一一被制壓下去。

民間企業人士,也幾乎沒人「真正、真正」想靠獨立奮鬥獲得成功。他分析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陸上公私部門的界限很難劃清,其理由則是欠缺私有財產權的規範,許多企業家只好靠「和政府合作」來經營,公務員在這種不正常的環境裡,掌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中國大陸既然從上到下公私糾纏不清,企業儘管要顧到用人惟才以提高生產力的經濟法則,畢竟不敵「搞好政府關係」重要,因此賄賂官員、聘用其親友等勢所難免。

羅斯指出,好比共產黨這個大貪污集團,加入「好處撈不盡」的政商勾結俱樂部,確實有容易取得信用貸款、獲得公家標的底標資訊、輕易獲得營業執照及公共建設或採購合同等,今年七月一日江澤民宣布接受企業家為黨員,只不過是將「既定事實」形式化。

換句話說,共產主義已經決定和資本主義掛鉤,讓全國政商勾結、公私部門的特權階級混同一氣而已。他引述一名黨理論家說,「如果不讓企業家入黨,他們很可能會在黨外發展組織和管道,這點他們有豐富的資源辦得到。」

難怪,就在這個禮拜,一家馬克思主義雜誌批評說,讓資本家成為共產黨員不是毛澤東預想下中國該發生的事,就被被江澤民封掉了。

總之,羅斯的專文結論說,中國的民間企業並不反對中國 (共產黨) 政府和中國式的做事 (生意) 方法,在這種大氣候下,為何我們要期盼生活日漸富裕的中產階級冒著挑起社會紊亂的風險,去刺激政府認真尊重財產權、放鬆經濟管制、舉行自由選舉、放棄「把那幾個反社會搗蛋份子抓進監牢」的責任?(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