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在中國人民脖子上的一條沈重鎖鏈

1949年10月1日,偉大領袖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以此宣告中國人民推翻了壓在頭頂的三座大山,中國人民不再受洋人的欺負。

可是,好景不長,過不了幾年,一條沈重的鎖鏈套在了中國人民的脖子上面,那就是不許人民遷徙的戶籍制度。

戶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秦孝公採納商鞅的建議,施行變法,其中有一條就是建立戶籍制度,當時為了有效把民眾組織起來進行生產和作戰,「加強中央集權,普遍推行郡縣制。全國設31個縣,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時進行戶口編製,實行連坐法,規定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什伍中互相糾察告發「奸人」,有壞人不告發的,什伍連坐。」(引自《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之八:商鞅變法),施行商鞅變法之後,廢除了奴隸制的井田制度,在法律上承認土地私有和買賣,從而地主階級開始出現,奴隸得以解放,雖然什伍連坐很殘酷,但他們畢竟從奴隸變成了自由人,社會地位的提高自不待言,而秦國由一個弱國一躍而成為當時的強國,併進而統一全中國。

到了民國時期,國民黨推行的是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的戶籍制度,即使如此,人民還是可以遷徙,進城經商、做工,或到別處投親靠友,戶口並沒有跟其它的東西關聯起來。

到了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是為瞭解決城市人口的糧食供應,將戶口和糧食聯繫在一起,城市人口每人每月配給一定數量的糧食,以後看到此法甚佳,逐步把工作、住房同戶口聯繫在一起,再以後,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布匹、食用油、肉、香菸、花生、豆腐等等等等工業品、副食品和日用品都開始由戶口來配給,到最後,連買一盒小小的火柴都要憑根據每個戶口本上的人口數量配給的票來購買,將戶口的作用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中國人的想像力豐富的話,在這樣的治人方法上面體現的淋漓盡致,縱觀世界其它國家(除北朝鮮以外,其戶籍制度想必是抄襲中國的),無論是比中國富裕的還是比中國貧窮的國度,無論是西方的國家還是東方的國家,都想不出此種齷齪的方法來管制其人民。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時代和一個國家的農民會為了離開農村而報名參軍,而且為了得到有限的當兵名額還要向主管領導行賄;文革時期,數千萬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為了能夠返回城裡,無所不用其極,男知青離妻棄子為了回城,女知青背棄丈夫逃回城裡,甚至女知青為了爭取到回城的名額而將自己的貞操獻給主管領導,後人簡直是難以想像。

改革開放這二十多年來,戶籍制度開始了放鬆,隨著經濟的發展,吃、穿、用等都開始實行市場化,不再由戶口來決定,但是,戶口還是限制了人民的遷徙,從廣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來看,有眾多的沒有當地戶口的人們在當地工作生活,上海沒有城市戶口的人口恐怕有上千萬之多,廣州、深圳、北京也有成百上千萬沒有當地城市戶口的人生息其中,他們要面臨的壓力和困難將大大多於有當地城市戶口的「本地人」,而且在婚姻的選擇,孩子的入學,親人的團聚等方面都有說不清的重重困難。

儘管媒體天天在談:現在是信息時代,是注意力經濟時代,是知本家時代,是網際網路時代,是後工業時代,是某某時代,可筆者要說,不許人民遷徙的戶籍制度一天不廢除,這些所謂的時代都是痴人說夢,在中國是一個都實現不了,中國還是處於農業時代,農業社會,還是有九億農民生活在農村,這意味著有近80%的中國人生活在農村裡,何談那些時代呀。

但筆者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又有一個偉大領袖,也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束縛中國人民半個世紀的不許人民遷徙的戶籍制度,今天廢除啦,中國人民從此可以自由遷徙了,不再有人因為沒有本地的戶口而失去工作的權力,不再有婦女為了獲得一個城市的戶口而奉獻自己的貞操,不再有兩地分居的夫妻因為不能同時獲得一地的戶口而分離,不再有農民因為出生在農村需一輩子在農田裡勞動而失去身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不再有……

這一天,普天同慶,全國人民歡呼雀躍,中華民族翻開了新的一頁,它將載入中國的史冊,其劃時代的意義如同摩西在耶和華的神諭下,率領族人出埃及;如同林肯宣布廢除奴隸制;如同聖雄甘地率領其人民用和平的非暴力方式爭取到英國女王同意印度獨立。

最後,借用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一句名言作為本文的結束語:我有一個夢。

後記:本文是在新浪網看到新聞,江西省萬載縣發生小學爆炸事件,死亡42人的新聞報導,看了其後的網友評論粘貼的女網友冤鬼的文章《中國人都最適合生活在封建時代嗎?》,有感而寫此文。

文章來源: 守護神 於 文學城我的中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