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梁祝一世情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而言,可能有些奢侈和遙遠了。旁觀了那麼多無果的愛情故事,許多是蒼白的、無力的、脆弱的、呻吟的。今天的快餐式愛情給我們透露出的是一種人類本能的需求,一種趨於物化的追俗傾向。
  我這個年齡,已非易被外界的因素觸動心弦的時候了。但每每欣賞梁祝時,無論是小提琴協秦曲、鋼琴曲,抑或後來改編的香港故事片,我仍在感動著、甚至流著淚。這裡面除了共鳴和沉思,還有很多……
  他們的愛情故事雖然流露著明顯的悲劇色彩,但它是我認為的最為真摯、痴情、質樸的感情之一,是中國古典愛情的經典。我們現代和當代的愛情真的是有些貧血,我們已經很少能創造出這樣的效果和聲勢了。
                 
  梁祝小提琴協秦曲的開始,是幾聲看似平和的空曠悠遠的彈撥樂。描繪出風和日麗、鶯歌燕舞的江南景色。我聽過的另一曲輕音樂的梁祝中,則夾雜著小鳥的鳴叫和大自然的氣息,溫文中是一番親切之感。
  英臺女扮男裝,走在求學的路上。其基調帶有英臺女性化的嫵媚和歡快。音樂在一個低音上結束,這是否是對前景結局的一種暗示?
  樂曲進入了主旋律部分,反映的是梁祝的愛情主題。這時英臺已來到杭州學館,開始了她的求學之路。她在學館初識梁山伯,三年學緣,同窗情深。樂曲運用了重奏的形式,大提琴的渾厚與小提琴的圓潤相互呼應。
  在小快板階段,描繪的是梁祝之間三年同窗的美好時光。這是兩人感情醞釀的加深,潛在的矛盾也在升級。
  快板之後,緊接著的是慢板部分。十八相送一段,英臺被召回家,山伯送別。分手之時,英臺以種種巧妙的比喻暗示著自己的女子身份,並藉此表達蘊藏已久的愛慕之情,可惜山伯並未領悟。兩人在長亭依依惜別,梁祝愛情的悲劇基調由此奠定。
  可惜當時山伯未能察覺英臺的良苦用心,等他明白過來,已是一年之後。他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動身前往祝府提親。此時音樂陰沉的低音樂器和連續幾聲悶鑼聲給人的感覺是不詳之兆,而銅管象徵著頑固的封建勢力。
  英臺得知父親已將他許配給富家子弟馬文才後,心懷憤懣,決定抗婚。此時小提琴與代表封建勢力的低音器樂交替出現,表現了她悲憤、無奈但並不屈服的心理過程。
  梁祝二人終在樓臺相會。久別重逢,本該高興,可是此時倆人卻無語凝噎。大提琴和小提琴第二次對答,這次是那樣悲涼、淒切、哀惋、無奈。
  山伯回去之後,大病不起,悲憤而死。英臺抗婚失敗,被逼無奈,答應成親。此時樂曲急轉直下,以快板的形式描繪英臺哭靈時那種痛不欲生的控訴。小提琴的那種哀、怨、憤,表達得淋漓盡致。鑼鼓管弦齊鳴,地動山搖。山伯的新墳裂開,英臺縱身躍入,完成了與梁山伯的結合。樂曲此時到達最高潮。
  高潮之後,音樂平和舒緩,如雨過天晴。該章再次重複了純真的愛情主題,似惋惜,似同情,似沉思,似肯定。梁祝化蝶而去,翩翩起舞,全曲告終。
                 
  我喜歡祝英臺這個人物,她首先具有中國古典女性美的一面。
  英臺能夠在那個時代想到女妝男裝入學堂,已經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標準。她敢愛敢恨的豪情,表現在祝老爺把她許配給門當戶對,有錢有勢的馬公子。但她要不是這些,她與山伯的真愛是無價的,那才是她真正要追求的愛情形式。
  學堂裡,她對教書先生所教的孔老夫子的話都敢於反駁,可見其膽識與才華。而且,她也不失幽默與活潑,與封建束縛下的女子有著本質的區別。
  相對於英臺,梁山伯有些讓我失望。如果祝府提親失敗之後,她能夠帶英臺出走,離開那個禮教束縛的家庭和環境,遠走高飛,也許不至於這個故事的悲劇色彩的加深。另外,他有時太過於含蓄了,於愛情而言,這是不可取的。也許他為她考慮過多了,但,他們二人之間事才是最重要的。私奔也許是有違家長的意願,但,總比雙雙殉情為好。
  梁山伯也許對祝英臺的感情太麻木了,英臺的幾次暗示和提醒他都沒能領會,最後還是英臺親口告訴了他。如果他能夠在祝老爺訂下婚約之前決定下來,如果早點領會也許世間就少了那份悲情。
  雨過天晴,他們終於如願以償。雖兩情已不在世間,而是別一世界,但這也許就是久遠。他們已是幸福的蝴蝶,那是二人的美麗來生。
  我喜歡《梁祝》,包括他們的愛情故事和改編的音樂題材。這不僅僅因為它有一個理想化的結局,當然悲劇也能表達它的獨特魅力。這是遠離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沒有浮躁,沒有喧囂,沒有薄情的高遠。它是含蓄的,摯情的,專注的。它所反映的,也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也許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乏和應該回味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