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小議「誰的孩子誰抱走」

 2001-12-05 03: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誰的孩子誰抱走」,是一些做信訪工作的幹部常掛在嘴邊的俗語。由於轉型期內,社會矛盾的大量增加,有些矛盾還十分尖銳,解決起來相當棘手。於是,一些幹部為圖省事,乾脆把信訪對象壓給了下級,美其名曰:「誰的孩子誰抱走」。

「誰的孩子誰抱走」,表面上看是為了強化基層幹部的工作責任,防止基層幹部工作推諉、扯皮,不負責任,可深究起來反映的卻是上級機關的某些幹部作風浮飄,不負責任。且不說將上訪群眾當作是基層幹部的「孩子」,將幹部凌駕於百姓之上,有當官作老爺之嫌,單說這個「抱走」就很有些講究,將那個又哭又鬧的「孩子」,讓基層抱走,至少可換來自己暫時的寧靜,至於以後是否還會找來,暫且另當別論。實際上,這是一種典型的不負責任。

當然,上訪者反映的問題中,有些是基層能夠解決的,絕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地一律往上級推。但也有一些問題,比如某些帶有共性的矛盾,基層幹部解決起來顯得力不從心,亟需上級給予協助。如果將這類矛盾同樣也採取「誰的孩子誰抱走」的方法壓給基層,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極易產生「示範效應」。現實中,「誰的孩子誰抱走」已經產生了「示範效應」,市壓給縣、縣壓給鄉鎮、鄉鎮壓給了村,就這樣推來推去,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以至於小事拖大,大事拖難,直至拖亂,釀成事端。奇怪的是,「誰的孩子誰抱走」本不應被推崇的作法,卻被一些人當作經驗加以推行,以至於「誰的孩子誰抱走」目前在一些地方頗為流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