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購港臺媒體引起擔心
臺灣[自由時報集團]屬下的英文報紙《臺北時報》星期二刊載了曾經擔任香港時事評論員的林保華撰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共管制四年後的香港和臺灣媒體]。林保華在文章中指出,中資收購媒體成為敏感問題,因為這將促使媒體中國化。北京似乎也感覺到這一點,因此由中資直接出面收購的很少,而由親中國商人出面的多。林保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的時候說:「97以後,亞洲電視股權發生變化,星島還有成報都出現了變化。但是南華早報是在97以前南華早報和明報在97以前就發生變化了。」
林保華表示,中國當局情願通過和北京關係比較好的第三者收購媒體,然後在轉變立場的時候也不是太快的,而是慢慢地改變,讓媒體不知不覺地接受他們的觀念。林保華說:「就比如說南華早報,實際上國家老早就收購了。但是不等於它馬上就轉變,而是比較慢比較慢包括那個林和立本身,開始地位比較穩固。慢慢就把他排擠出去了。」
* 中國緩慢進行輿論導向 *
林保華分析說,這個變化不能太快,一太快讀者感覺到了以後,馬上就有抗拒情緒,就不去看了,它要通過慢慢、慢慢的變化,讓讀者不會感到太突然,也慢慢跟著它的輿論導向慢慢的變。林保華在他撰寫的文章重指出,香港愛國商人李嘉誠通過它屬下的企業TOM.COM在臺灣收購《商業週刊》雜誌,將這種影響力的觸角伸向臺灣。臺灣《商業週刊》的行政編輯鄧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雜誌雖然被收購,可是編輯仍然保持自主權。
鄧女士說:「還是原來的工作模式,就是我們原來的,我們在沒有被TOM.COM收買之前。我們原來怎麼做就怎麼做。就是我們總編輯作決策,就是我們編輯部作決定,完全不會有外力來介入的。」
香港《南華早報》一位編輯表示,他們決沒有承受任何壓力來從事新聞工作。他說:「當然沒有受到任何壓力的影響。作為報社編輯,我的工作就是直接編審那些記者們所撰寫的報導。絕對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 香港媒體自身改變對中國看法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副教授蘇鑰機不同意林保華的說法。蘇鑰機說,去年十一月中文大學公布的一項由他主持的2001年傳媒生態調查報告顯示,香港的新聞媒體對中國大陸以前的看法和現在剛好相反。他說:「以前的話,很多香港報紙都對北京政府有很大的疑慮,他們都覺得香港的利益和大陸的利益是對立的。但是回歸以後幾年,現在發現很多報紙、媒體都對中國大陸的看法剛好倒過來了,就是說香港的利益和大陸的利益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他們對大陸政府都比較正面。這個轉變差不多是一百八十度的。」
蘇鑰機說,香港媒體從這個角度來看,經濟上香港的利益要看大陸,而政治上,大陸也沒有很明顯的干預香港。所以蘇教授認為整個香港社會的改變反應在記者編輯的看法上。他說:「因為我們這個調查主要是問記者編輯,他們評價自己工作的機構,他們的立場對香港和大陸的立場怎麼看。」
蘇教授說,中文大學的這份調查是訪問了二十個傳媒機構的700多名記者編輯而做出的。蘇鑰機也不同意時事評論員林保華所提出的中國當局通過愛國商人收購香港媒體和臺灣媒體來影響新聞輿論導向的說法。他說:「我覺得這個看法在97年以前是比較流行的。有一點是從宏觀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大概的確也有這個擔心。這主要是在97年前的一個看法。97以後我們發現媒體擁有權變化不是很大。所以我認為這個講法不一定和現實是很接近的。」
蘇鑰機教授承認,報社記者會有一些來自上面的壓力,但是他認為這些壓力不一定是來自中方,可能是個別傳媒老闆的自發行為也說不定。他說,這樣做不一定有效,另一方面可能引起很大的反響,同時也不需要如此做。他認為不應該太過份地從這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中國強調新聞媒體為共黨喉舌 **
(另據報導)中宣部、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日前對中國傳媒業改革做出進一步部署。中國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傳媒業改革中要做好5個方面的工作:首先,積極推進集團化建設,組建一批業績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集團;其次,加大市場整合力度,以集團為龍頭,組建書報刊、音像製品連鎖營銷系統和物流配送系統,發展電影院發行放映系統;第三,優化組合,改善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第四,促進數字化、網路化發展,推動產業升級;第五,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中國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新聞媒體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不能變。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