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壁畫遭昆蟲危害
(中央社臺北二日電)中國大陸敦煌石窟及壁畫遭受昆蟲危害,據研究,敦煌石窟中的昆蟲大體分為六種,這些昆蟲的成蟲在飛行時會碰撞壁畫,使已經起皮、酥化的壁畫脫落;昆蟲身上的鱗粉和成蟲的排泄物撒落在壁畫表面,也會嚴重污染壁畫。更為嚴重的是,昆蟲排泄物中的水分、有機物質與壁畫的顏料成分起化學反應,引起局部壁畫顏料褪色、變色,甚至導致顏料層翹起、脫落,加速了壁畫病害的發生。
新華社今天引述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汪萬福說,生物蟲害是文物保護中最常見、最嚴重的問題之一。近年來,昆蟲對露天壁畫、石窟壁畫、館藏文物及木製古建築的損壞越來越明顯,有些已造成較大損失。
汪萬福表示,為解決這一問題,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市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農業大學的眾多專家合作,以敦煌石窟為例,研究了石窟中昆蟲的種類、分布規律、危害方式與程度,並通過多項試驗,已找到一系列有效防治方法。
根據對這些昆蟲生存、活動規律的研究,大陸有關專家提出了物理機械防治與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案。物理機械防治主要包括在洞窟上安裝門窗、紗網等防護設施;集中捕殺;利用成蟲趨光性的特點在洞窟外用二十瓦黑光燈誘殺羽化期成蟲等。
生物化學防治主要包括惡化昆蟲生存條件,清除寄主植物;培養天敵,控制有害昆蟲;選用特別配置的藥液對二至三齡幼蟲噴灑防治等。
- 關鍵字搜索:
-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