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恐精英」報導看央視記者的無恥

本來擬的題目是《「反恐精英」報導看央視記者的無知》,但後來覺得不妥。能混到央視當記者,無論學識、思想、眼界,恐怕都不是我等扣得上「無知」這個帽子的。所以想了想,還是「無恥」來的更為貼切。

事情緣於央視《新聞30分》中的一篇報導,大意是五名少年均系鄭州某中學中學生,最大的17歲,最小的15歲,他們是在模仿一種名為「反恐精英CS」的電腦遊戲,並購買了1996年就禁止出售的模擬槍,在街頭打著玩,引起警方一場誤會。

本是一場虛驚,但央視記者卻拿出借題發飈的看家本事來,矛頭直指中學生們模仿的電腦遊戲《反恐精英》。又是明查軟體店,又是暗防網吧,做派十足。

我看這篇報導的時候就想,要是這五名中學生模仿的不是一種名為《反恐精英》的電腦遊戲,而是模仿一部名為《英雄》的電影,購買了禁止出售的管制刀具,在街頭打著玩。不知道央視記者會不會拿老謀子來發飈?

先看到底這場打鬧有多大的危害?鄭州市公安局局長李民慶說:第一對社會造成了不穩定。第二確實違反了一些治安處罰條例(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第三浪費了大量的警力,更主要的(是這種對暴力的推崇)在年輕人的心靈裡種上了一個很不好的種子。

年輕人拿著防真槍在大街上打鬧,的確不成體統。但要說到「對社會造成了不穩定」,首先應該是「防真槍」而不是「打鬧」。人民群眾是不會怕孩子們「打鬧」的,不管他是模仿《反恐精英》還是模仿《動感超人》,群眾怕的是「防真槍」(其實是怕真傢伙)。不管是鄭州市公安局局長李民慶還是央視記者,不去追查孩子們為何買得到「1996年就禁止出售的模擬槍」,而是對孩子們模仿的遊戲一陣亂棒?是何目的?

再說「這種對暴力的推崇在年輕人的心靈裡種上了一個很不好的種子」這個論調。感情《反恐精英》就是帝國主義為了給我們孩子「心靈裡種上了一個很不好的種子」而製作、只買給我們的?那些暴力的外國(包括中國)的影片,又在種什麼呢?記得上世紀80年代還有孩子看《少林寺》看得想想出家學武工的呢,那請問央視記者:《少林寺》又在種什麼呢?

暴力這個種子是人與天具來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如何正確的發泄它。沒有電腦,沒有《反恐精英》的年代,我們就不打鬧?就不對「對暴力的推崇」?說直一點,《反恐精英》不過就是我們孩提時代「官兵捉賊」的電腦版。我們孩提時代的遊戲不暴力?玩彈弓,那可比玩防真槍厲害多了。但就在斷腿瞎眼的危險中,我們一樣打打鬧鬧的成長起來了。但當我們的央視記者們成長起來之後,卻把我們現在的孩子在街頭的打鬧視為「對暴力的推崇」?!

由此可以看出,央視記者們報導這件事的目的只有一個------針對孩子模仿的電腦遊戲《反恐精英》。因為還有孩子模仿《還珠格格》模仿來上吊了、一命嗚呼了,也不見央視記者跑出來露半個臉,呼籲幾聲。為什麼央視記者會對一款電腦遊戲如此偏愛呢?再此不得不提一下「兩/個/凡/是」。

兩/個/凡/是:凡是年輕人喜歡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年輕人熱愛的,我們就要封殺。

為什麼會有「兩/個/凡/是」?根源在於國家的上層人士,對新生的事物,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反感和擔憂,就像當年滿清的官員看見火車的反應。現在對網路和遊戲的猛批,其實和以前封殺鄧麗君、反對迪斯科、鄙視喇叭褲......都是一脈相承的。而現今僵化的教育制度,這裡就不多做討論。用句家鄉土話來說叫「拉屎不出怪茅廁」。孩子學習不好,素質不高,不從自身的落後僵化找原因,卻夥同輿論欺騙家長:從以前孩子學習不好,那是電視鬧的.......到現在孩子學習不好,那是遊戲鬧的......而央視這樣報導模仿「反恐精英」事件,無疑又是在告訴家長:孩子愛舞槍弄棒,都是《反恐精英》鬧的!

外國的遊戲開發商開發遊戲,不是只給中國人玩的;中國的遊戲商本事有限,還賺不到這筆科技銀子。國外的孩子上網玩遊戲比率那麼高,不見得就出了什麼漏子來。反而到了中國,就成了「電子海洛因」,引得人們大呼小叫,難道真是南橘北枳?不從自己找原因,卻把氣撒在網路和遊戲上,無恥啊無恥!

其實《反恐精英》是一款很成功、風靡全球的電腦遊戲。而遊戲,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電子海洛因」。GAME在英文中同樣還有運動的含義。我們的姚明現在就在說「 I LOVE THIS GAME」。在韓國,三星集團2001年開始就贊助舉辦了每年一屆總獎金40萬美圓的「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央視體育頻道也做過詳細報導),而《反恐精英》正是裡面的一項團體運動(《反恐精英》非常講求團隊合作精神)。在國內,像廣州電視臺也開辦《IT競技場》一類的電子運動欄目。正確引導人們如何對待「電子遊戲」和「數字競技」。

偏偏我們央視的一些記者,一邊認真學習總/書/記的「三/個/代/表」,誓誓旦旦的要代表先進文化;一邊又堅持「兩/個/凡/是」,對年輕人喜歡的新生事物橫加棍棒,不肯與/時/俱/進。真是上騙黨中央,下騙老百姓,無恥啊無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