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之前,臺北測站歷史上最高溫出現在一九二一年七月卅一日,溫度為卅八點六度,其次則是一九九○年八月九日出現的卅八點四度,最近一次臺北盆地高溫出現在去年八月廿四日,達卅八點二度。
預報中心預報員伍婉華說,昨天臺北盆地氣溫會飆高到卅八點七度,主要原因為兩個「下沉效應」影響,一是艾陶颱風外圍環流在臺北盆地出現大範圍的「下沉效應」,第二個是桃園臺地吹西南西風,在背風面的臺北盆地也出現「下沉效應」,加上昨天萬里無雲、太陽直射,還有臺北盆地因地形造成散熱不易等因素交互影響,創下百年來最高溫記錄。
預報中心副主任吳德榮表示,臺灣入夏平均氣溫為卅四、五度,這幾天的溫度也都有卅七度多,換言之,這幾天臺北氣溫的「基本面」原本就約卅七度,就氣象學理而言,「下沉效應」為高度每降低一百公尺,溫度約升高零點五六度,而桃園臺地約二百公尺,大屯山系高約三、四百公尺,像昨天這樣「下沉效應」充分作用,地面溫度增加一至二度,在學理上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並不算「異常」。
而今天臺灣地區受艾陶颱風的外圍環流減弱影響,「下沉效應」會明顯減弱,氣溫再創新高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臺灣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中部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他地區及金門、澎湖、馬祖為多雲到晴天氣。
〔記者劉力仁/臺北報導〕臺北盆地溫度創百年來新高,氣象學者昨天說,在全球性「溫室效應」、都市「熱島效應」及「空氣污染」等因素交替影響下,全球平均溫度不斷上升,溫度創新高是遲早的事,並不足為奇。由於大環境短期內不可能改變,溫度創新高的情形仍會持續出現。
台大大氣系教授吳明進表示,受「溫室效應」影響,全球夏季年平均氣溫增加攝氏零點六度,而臺灣夏季年平均氣溫增加約一度,臺灣增溫高於全球,和「熱島效應」、「空氣污染」等原因都有關連。
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劉廣英表示,昨天太平洋高壓中心正好對準臺北盆地,加上艾陶颱風外圍環流,越過臺北盆地周圍山區後,因「下沉效應」產生「絕熱增溫」效應為近因,「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臺灣年平均溫度不斷增加,則為遠因。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臺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