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研究諸多新發現:10-20℃天氣最危險?
最近,「二○○三防治非典(廣州)學術研討會」組委會對SARS研究有很多新的發現。10-20℃天氣最危險?
羊城晚報9月11日報導,將各地SARS暴發前十天的氣溫(室溫)進行平均,得到平均值15.1℃,提示SARS病毒有可能在冬季捲土重來!
市十二醫院周智翔高級工程師及江朝強院長等,從2月起就對全球九個城市的SARS暴發前後大氣參數進行分析。分析認為,SARS暴發前後一般都有明顯的冷空氣活動;而SARS暴發時,氣壓低、風力弱以及室內通風不良,更使病毒容易傳播;此外,SARS暴發前後,雲量增加使具有殺菌作用的紫外線減少,大氣懸浮物增多,也為病毒的黏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條件。
專家建議:既然大氣環境變化與非典有著不容忽視的關係,為預防SARS,在採取積極診療對策的同時,衛生防疫和氣象部門還應對大氣環境變化和「高危」天氣向公眾作出預警。
花草樹木阻隔SARS?
廣州醫學院天河學院的劉東俊醫師則研究認為,SARS有「城市分布性」(幾乎不在廣大農村蔓延),並且有喜好濕度小的特性。他調查多例患者發現,這些患者均有少飲水習慣,或出於職業影響不能及時保持皮膚粘膜水分,而廣大農村的山水樹木保持大氣濕度,可有效阻止冠狀病毒對人體支氣管的親合力,尤其是樹木的揮發油在城市中較少,而農村樹木花草散發的揮發油如桉油、樟葉油氣等,可使人體氣管粘膜獲得天然的保護膜,抗冠狀病毒的能力加強。
劉東俊建議,多到樹木山水多的農村鄉野,保持室內濕度,並保證大量的水分補給,有助預防SARS。
艾滋藥物也可抗非?
為什麼幾十例愛滋病患者(含病毒感染者)與SARS病人「相鄰」而無一中招?有專家在提交給研討會的論文中建議:可否試用對艾滋患者有效的「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對付SARS?市八醫院蔡衛平主任醫師調查發現,某醫院與SARS病人同住一個隔離病區的28例愛滋病患者,住院最短2天,最長的整個非典期間均住在醫院,但奇怪的是,沒有一人受到感染!蔡衛平認為,這可能與受感染者免疫狀況或病毒間的互相干擾有關,結果支持SARS發病機制與細胞免疫反應過度造成損傷有關這一理論。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陳小平主任醫師也發現,SARS流行期間,某醫院感染科共有19例免疫力低下的愛滋病患者與95例SARS病人同住一層樓長達一週至一個月,他們共用走廊,但無一感染SARS。經調查發現,大部分愛滋病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接受了「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這些現象初步顯示,對愛滋病有特殊療效的這一療法,對SARS也可能有治療或預防作用。
陳小平建議,可以考慮試用現有的抗愛滋病毒藥物特別是上述這一療法來對付SARS,關鍵是「聯合用藥」,因為針對愛滋病毒設計的藥物(單藥),或許對SARS冠狀病毒只有微弱的作用,而「聯合用藥」可能有協同加強的效能。
SARS「前體」早就存在?
SARS冠狀病毒在2002年11月首例非SARS者出現之前是否已存在?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免疫科副科長吳新偉認為「很可能」───「很可能以前就存在SARS病毒的『前體』,只不過由於毒力和傳染性不強而被我們忽視了」。
吳新傳說,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認為SARS病毒存在於動物宿主,通過變異後感染人類。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SARS病毒究竟是在何時出現現在的生物學特性的?他援引愛滋病的情況為例:科學家1983年證明愛滋病是由HIV引起,但早在1959年採自非洲的一份血清中就已存在HIV顆粒。市疾控中心調查了2001年1月-2002年12月廣州三間醫院的近五萬名住院病人,也發現竟有865名的症狀符合現在的SARS診斷標準!這一情況提示:SARS病毒的「前體」很可能早就存在了。
吳新偉介紹,他們檢測了2000-2002年不明原因發熱患者血清中SARS抗體的存在狀況,發現在SARS暴發之前,不明原因發熱患者中就已存在可與SARS冠狀病毒發生免疫學反應的抗體,其陽性率為1.18-4.94%,高於該中心檢測的今年正常人群中的陽性率(<1%)。吳新偉認為,進一步的流行病學研究不僅有助於SARS病毒的溯源,而且有助於尋找「無害型」的SARS病毒「前體」,為疫苗研究提供借鑒。
- 關鍵字搜索:
-
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