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共 多數大陸人的真實聲音
「1900-2000年」是一顆自命名為「地球」的中等行星上個體生命數已超過六十億的「人類」倍感驕傲的一百年--據說這一百年人類所取得的成就超過以往五千年的總和。又據某信仰組織說,在全部成就裡面,取得成就最大、進步最快的是由這個組織統治著的,人口數超過人類總數五分之一的某東方神秘古國。有幸作為受這個組織統治的億萬「人口」中的一員,親身感受了「組織」近年來推行的諸多「行動綱領」對這個國家的社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如果說這個神秘古國二十年來特別是上世紀末的的「經濟騰飛」正是依靠「組織」及其「行動綱領」才得以實現,表面看來極合邏輯,但實際上正反映出「組織」一貫就自認為是歷史的締造者,而無視勞動者的創造,完全違背了「組織」所信仰的理論,是在自打耳光。
在進一步討論問題之前,有兩個基本觀點必須預先明確,一是在「組織」掌握政權之後,它便自然成為統治集團,而不再是從前的「無產階級」;同時,受「組織」統治的普通勞動者,也相應地成為「組織」的對立面,二者共同構成我們的社會。二是我們當前的所有成就,都只是勞動者自己的創造,不必對什麼「組織」的「英明領導」感激涕零;相反,如今國人對「組織」已完全喪失信心,認為正是「組織」在大肆侵害勞動者的利益,民主政治的呼聲已不可遏止。
本文要討論的問題是,「組織」究竟錯在哪些地方,錯誤的根源是什麼。
一、「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理論的提出,是最近兩年的事,看來很新。不過這種自說自話式的思想實質卻是從「組織」執政以來一刻也沒有改變過的。
不錯,「組織」的成員現已超過八千萬,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龐大的機構嚴密的信仰組織。但是,如果要把這看作「三個代表」的確切依據,顯然還缺少說服力,因為他們並非公眾推出的代表。「組織」吸納新成員的程序是個人申請、「組織」考查、審批、通過,絕無民主評議一說,何來「代表」可言?
一問:一個政黨組織可以成為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嗎?
答:荒謬。
確實,這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很悠久,悠久到妨礙了現代科學思想進入今天的社會生活,使人們對許多十分普通的科學知識缺乏瞭解。再加上長期的愚民政策,人們更願意相信一切官方的言論;即便不相信,也只一笑置之,不去考慮究竟。在這樣一個沒有思想阻力的國度裡,幾乎所有的謊言都可以成為真理,以致一個政黨都可以成為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其荒謬的程度如同可口可樂自稱是水資源的代表一樣。還記得馬列主義關於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關係的理論嗎?「代表」理論所犯的簡單錯誤就是顛倒了二者之間的關係,片面強化了上層建築的反作用力,這也是「組織」歷來所犯的習慣性錯誤。不錯,馬列主義曾經說過,先進階級代表了一個社會的先進生產力。但是,我們的「組織」是一個階級嗎?別忘了馬列主義關於階級的定義,更別忘了「組織」的章程裡關於在今天的制度下社會階級狀況的定義和分析:我們的社會,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我們的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組織。現在,這個先鋒隊組織要獨立成為一個階級了,因為它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如果無產階級仍然存在,那麼,這個先進的階級將與之共存於今天的社會之中,形成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這難道不是一個滑稽的二律背反?
二問:一個建立在非本土文化的政治信仰上的政黨組織能成為這個國家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代表嗎?
反問:①這個國家的本土文化已一無是處了嗎?②這種非本土文化的政治信仰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可以凌駕於任何民族文化之上的文化代表嗎?③這個政黨組織真的是這種政治信仰的忠實施行者嗎?④這種非本土文化的政治信仰真的可以跟本土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而生發成本土文化的代表嗎?
答:①我們的本土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年的生存歷史,其文化系統的成熟與完善堪稱世界無雙,是為東方文化的當然典範,一直對世界文化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並必將對人類文化的未來發揮更為顯著的建設性作用。如果說另有一種「先進文化」是這個文化系統的代表,那無疑是痴人說夢。
②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種文化堪稱「最先進的文化」,且可以嫁接於任何文化系統而成為這個文化系統的代表,應是不爭的事實。
而起緣於一百多年前的這種政治信仰經長期的實踐證明,它起碼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違背了最基本的人性,二是違背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這種政治信仰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設想,作為一種學說,是可以供人探討的,硬要去實現它,則無異於削足適履。
③組織」的建立已超過80年,作為一個活的組織,它必然會一變再變。演變到今天,最初的民本思想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了對政權的崇拜與守護。對照「幽靈徘徊」的宣言,不難發現今天「組織」堅守的,已非宣言全部。
④人類任何時候的政治信仰都必然附著於政治,而政治總是具有特定的利益屬性、時間屬性以及組織形式的。特定的一種政治信仰絕不可能「嫁接」於任何文化系統並生發成「先進文化的代表」。說這種話的人一定忘記了「組織」的政治信仰屬性。
三問:「組織」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嗎?
答:這不是一個理論上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上的問題。我們只須看一看歷年來純樸的人民群眾承受過一些什麼,就完全清楚了。「組織」的第一代領導人給人民造成的痛苦自不必說,單就「組織」的第二三代領導人而言,已有「6•4」舊案,以及當今氾濫成災的官本位及其衍生物(具體內容下文將會陸續說到),不容人不得出正是「組織」在侵害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結論。「組織」所侵害的,不僅是物質利益,更重要的是剝奪了人民群眾的基本人權。
正像「組織」一貫宣傳的那樣,許多未經思考的老百姓也相信,是「組織」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種「憶苦思甜」式的思路,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只作了生活狀況的縱向比較,而沒有作橫向比較。我們不妨比較一下日本、南韓、臺灣,上個世紀中葉,這些國家和地區跟我們一起,從戰爭的廢墟中復甦,經濟的起點相差不多,如今卻遠遠超過我們。而那些實行了與我們相同政治信仰的國家,無一例外地落後於世界經濟文化發展的平均水平。當人們對目前的生活水平感到滿意的時候,是不是想過:我們本來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呢?當人們對「組織」感恩戴德的時候,是不是想過:另外一種政權形式才真的適合我們,能帶給我們所嚮往的生活幸福呢?同時,是不是想到十多年來,城市下崗工人家庭,以及農村大多數僅靠務農為生的農民們,他們的生活境況並沒有根本改觀,最近幾年甚至每況愈下呢?當我們考慮選擇哪個酒店設宴更上檔次的時候,許多掙紮在貧困線以下的共和國公民也許正在為無米下鍋垂淚。在我的身邊,就有不少長年每天只吃兩頓飯的家庭,也有半夜時分才好意思出門去撿廢紙的中年工人。貧困階層的貧困,不是遠離貧困的人群可以想像的。
總結:
「三個代表」的思想核心,是要將極權統治延伸到思想文化領域,這與當年秦皇的一把火在本質上並無兩樣。其實,正如沒有盜賊就不必防盜一樣,這恰好暴露出形勢的嚴峻和「組織」內心的虛弱。
二、以德治國
1、有法不依,強化人治,是一切強權統治的根本特徵。
近來,我國集黨政軍權於一身的最高領袖說,我們要以法治國,也要以德治國,二者不可偏廢。這看來很周密,很合理。然而,可曾有人想到,法治和德化根本就不能並稱為國策!人類社會之所以要用法律來強制性地約束人的行為,只因為人的道德自律力十分不可靠,起不到維持社會秩序的作用。若是法律不能在一個社會中成為唯一的約束保證,那這個社會的混亂也就是必然的了,這是任何現代人都明白的常識。
道德只在人心,以人心治國,就是人治。法治和人治並重,若非白痴,則必另有所圖。有漢以來,所有封建君主獨尊儒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消彌禍亂,鞏固政權。在中國的歷史上,儒術的這個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所以封建制度存在了兩千多年,至今流毒不絕。我們當今的統治者被「6•4」風暴嚇破了膽,自那之後的所有政策,都只在完成一個任務,就是「安定團結」,唯政權穩定是重,哪裡還會考慮普通百姓的利益!這也是一黨專制的政權到了危亡關頭的必然招術。那位推動市場經濟的偉人始料不及的是:市場經濟的制度保證是現代法律系統,而現代法律精神是根本否定強權政治的。提出以德治國,正是想要化解這個矛盾,削弱法制的作用,維護強權統治。
善良的同胞們,不要忘記我們的國名中有「共和」二字!
2、宗法遺蹟、人情關係成為一切關係之中的根本關係。
中國是一個宗法社會,即便在它所依托的制度早已被推翻的今天,宗法遺蹟仍隨處可見,這恐怕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作為政府,卻不能因為它是一種社會存在,就任其肆虐而不加約束,更不能以這樣的社會背景為依托,身體力行,大搞關係網,直到在今日的中國形成一種怪異的制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人情關係才能運轉。
說它已經成為一種制度,或許有人會認為言過其實。讓我們來看看「制度」的定義,再比較一下「關係網」的特徵,結論就不言自明瞭。所謂制度,是一個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程式,它可以是公之於眾、形諸文字的政策、條令,也可以是約定俗成、口口相傳的規矩、約束。而今天的社會現實是,上至各級政府的行政過程,下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無不依靠各種人際關係以成事。若是已有親戚、同學、同鄉、同事、戰友、上下級、老朋友等等關係,那當然非利用不可;若是沒有,那就只好採用請客送禮、輾轉託人等辦法來開闢建立。這種情況雖沒有公之於眾、形諸文字,但要是有人對它說「不」,則自然會增加辦事的成本和難度,甚至辦不成事。出於節約成本、追求效率、辦事成功的合理需要,人們一邊怨聲不絕,一邊熱衷於事。於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常常在逼於無奈的情形之下,盡量利用拉關係、走後門、請客送禮等手段來提高辦事效率,以致全國用於吃喝送禮的公關開支連年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近改曖脅簧俅筇熬尢霸謁檔街(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