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仁:為有源頭活水來——評潘岳的「發揮NGO的作用」
中國新聞網上的這則不起眼的消息,卻引起了我的注意:「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電(記者趙勝玉)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今天在此間指出,中國在環保方面將充分發揮NGO(非政府組織)的作用。潘岳在出席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舉辦的「環境文化與公眾參與」座談會上指出,充分發揮NGO的作用是推動環保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公眾參與社會事務的直接方式……」善哉!這一次,中共當局終於似乎找到了體制的命門!這一看似平常的舉動,其意義不可估量。
「十六大」以來中共當局的種種表現,較之媒體所標榜的「新政」,還有很大的差距,與中國朦昧以求的「政治現代化相比」,更是有隔靴搔痒的感覺。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這種種「善政」,依賴的完全是政治家的素質和能力,而缺少了民眾的參與。缺少民眾參與,無論「善政」、「惡政」,都無法持久。
為什麼中國歷代王朝總逃不脫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宿命?為什麼「黃宗羲定律」總是在中國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作用?中國人絕不比西方人資質低下,以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也絕不可能蘊育不出一兩個華盛頓、林肯。問題就在於,政治的穩定不能夠寄希望於一個人,不能指望「新外王」(借大陸學者蔣慶先生語)。且不提「孰能無過」的古訓,人總是要死的,因而任何人的素質與能力,其發揮作用總是有限。只有引入民主機制,發揮民眾的作用,才能夠保持政治的長治久安,才能夠保證政治家素質的高低不影響國家、民族的命運。「明君興邦,昏君誤國」的歷史教訓,中國人已經有了太多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離開了民眾的監督,離開了民主制度,任何體制,無論好壞,都無法「長樂未央」。中國歷史上不乏「善政」,西漢文景之治,東漢光武中興,唐有開元、天寶盛世,明有張居正的新政,但都如曇花一現。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離開了民眾的參與。
發揮民眾的作用,第一步就是積極鼓勵民眾參與公共事業。環保是事關國家民族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專家學者雖然可以積極呼籲環境意識,但難免曲高和寡;國家機關的種種行政手段,最多也只能對付非法排污,亂砍濫伐等違法現象。但是,大陸有13億的龐大人口和近4億的高素質城市人口,這其中,有2000多個民主自發組織的環保社團,如果充分發揮這些人的作用,對於環保事業的促進不可估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民主化總離不開民眾對於公共事業參與的熱情,而提高民眾熱情,促進民眾對國家大事,國家民生的關心,總需要一定的契機。現在,環保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這位潘副局長真能長期貫徹「發揮NGO」作用的戰略的話,那麼於國於民,是實實在在的做了一件實事。
「中國現代化的目標是民主!」這是著名學者李慎之先生的名言,一字千鈞,振聾發聵。任何形勢的「新政」、「善政」,離開了民眾的參與、偏離了民主的大道,都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