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不要再當中國共產黨的炮灰!

筆者在《施羅德先生差矣》(《議報》第123期)一文中寫道:「中國人民給中國共產黨作炮灰的時代早就應該結束了。十年內戰、三年解放戰爭、三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界反擊戰、抗美援越戰爭、中蘇珍寶島戰爭、中越邊界反擊戰,這些莫名其妙的戰爭奪去了成百上千萬中國人民的性命……回顧這些戰爭,中國人民除了英勇犧牲,得到過什麼!」文章發出後,遭到一些親密朋友的質問和譴責。因此,筆者覺得有責任和義務借《議報》的一角,對這些戰爭進行必要的解說。

一、解放前

從中國共產黨建黨(1921)到最後奪權政權(1949),在這一歷史時期裡,中國大地上戰火連綿。除開中共沒有直接參與(但是卻坐收漁人之利)的軍閥混戰之外,中共在其它國內和國際戰爭中都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由於許多專著(例如辛灝年先生的《誰是新中國》)對這一時期已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所以筆者在此僅作簡要的提示。

1.北伐戰爭(1926-1927)

北伐戰爭實現了中國(在形式上)的統一,是一場促進中國進步的戰爭。儘管中國共產黨在事後把自己吹噓為北伐的中堅力量,彷彿吳佩浮的北洋軍隊是葉挺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主的獨立團在汀泗橋和賀勝橋打敗的。但是,對信史的深入研究(見《誰是新中國》)表明,中國共產黨和蘇聯顧問們認為軍閥勢力過於強大,北伐的勝算不大,因而反對北伐。而葉挺的獨立團也只不過是參加汀泗橋和賀勝橋戰役的眾多部隊之一。

2.十年內戰(1927-1937)

在十年內戰期間,作為共產國際下屬的中國支部,中國共產黨死心踏地地甘當蘇聯的走狗。1929年,蘇聯為了維護它對中國東北和東北鐵路的特權,悍然挑起了中東路事件。7月18日,蘇聯與中華民國政府斷絕外交關係,並調集八萬軍隊集結於中蘇邊境,8月中旬開始向中國東北邊境大舉進攻。為了配合蘇聯的武裝入侵,中國共產黨加劇了它在「革命根據地」的武裝鬥爭,公然提出了「武裝保衛蘇聯」的叛國口號。

1931年9月18日,日本鬼子進攻瀋陽北大營,用大炮轟響了全面侵華的序曲。在此國難當頭之際,中國共產黨在11月7日(即蘇聯國慶日)於江西瑞金宣佈成立「中華蘇維埃全國臨時中央人民政府」,以在中華民國的國土上建立國中之國--「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開始其正式分裂祖國的罪惡活動。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毫不諱言他們的「國家」是蘇聯的「附庸國」。他們仍在高喊「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十年內戰在實質上就是當時的中國(中華民國)與蘇聯的附庸國(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之間就武裝暴動和鎮壓武裝暴動而展開的反覆較量。

3.抗日戰爭(1937-1945)

1937 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之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日寇的猖狂進攻進行了拚死的抵抗。在這場關係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衛國戰爭中,在第五次圍剿後潰退到陝北的中國共產黨在嘴裡把「團結抗戰、一致對外」叫得山響,在骨子裡卻在搞「游而不擊、擴充實力」。彭德懷搞了個「百團大戰」(並不是一個大戰役,而是一系列的小戰鬥),毛澤東還嚴厲批評他暴露了實力。直到彭德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倒斗死之際,百團大戰仍然還是他十惡不赦的罪狀之一。

4.解放戰爭(1946-1949)

1945 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終於贏得了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在全國人民極需休養生息,重建殘破的家園的時刻,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黨魁們卻認為他們奪取天下的大好時機來到了。林彪率部隊急行軍入關,妄圖獨佔東北,逐廘中原。在這一預定目標無法實現的情況下,為達到武裝奪取政權的最終目標,中國共產黨不顧全國人民的死活,一方面在軍事上與中央政府進行殊死搏鬥,一方面在口頭上把「反內戰」的口號喊個不停。和談成了中國共產黨的護身苻,在形勢有利的時候就打,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就談。

長篇記實文學《雪白血紅》記載,當時入關的戰士們都想回家過「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和平安寧生活,隊伍中不斷出現逃兵。於是,監視「鞏固對象」居然成了「人民子弟兵」中的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部隊經過誰的家鄉,誰就是「鞏固對象」。戰士們不想打仗,共產黨就欺騙他們,把每一場戰鬥都說成「這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仗」。「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仗」就這麼一氣打了三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都沒有來得及把這「最後一仗」打完,就枉送掉了寶貴的生命。

因此,如果說中國共產黨在奪取政權以前(解放前)沒有真正盡心盡力地打過任何一場正義的戰爭,這是很實事求是的。

二、解放後

那麼,在奪取政權以後,它是不是打了一些正義戰爭呢?我們首先要強調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國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和平時期。在這一歷史時期內,它完全沒有必要參加任何戰爭。然而,它卻打了一仗又一仗。而且,它打的這些仗沒有給中國人民帶來任何好處,只給中國老百姓造成了無謂的犧牲。

1.抗美援朝戰爭(1950-1953)

中國共產黨在奪取政權以後打的第一仗是抗美援朝戰爭。金日成利令智昏,於1950年6月25日以絕對優勢兵力跨過38線,向南朝鮮大舉進攻,妄圖一舉吞併南朝鮮。在南朝鮮即將全國淪陷的緊要關頭,聯合國決定派出以美軍為主的由15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聯合國軍在9月15日於仁川登陸,止住了北朝鮮的攻勢。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下,聯合國軍很快就把北朝鮮軍隊趕回了北朝鮮,然後趁勝追擊,一直打到了鴨錄江邊。現在是北朝鮮即將全國淪陷了。快要變成喪家之犬的金日成只好向毛澤東求救。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不到一年,長年的戰亂使國家殘破,人民疲憊。中國共產黨的許多高級領導人都不同意赴朝參戰,但是毛澤東獨斷專行,不顧全國人民死活,自動地往斯大林和金日成為他設置的圈套裡鑽。於是,倉促組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19 日「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以人海戰術投入了金日成發動的不義戰爭。這一仗一打就是三年,直到1953年7月27日才在板門店簽定停戰協議。南、北朝鮮又恢復到三年前的態勢,仍然以38線為界。但是,11萬4千多名「中華好兒女」卻永遠埋葬在朝鮮的土地上。而且,這只是中國共產黨黨國官方公布的大大縮小的數字。

黨國從來沒有告訴去朝鮮赴死的「中華好兒女」,他們是去參加一場侵略戰爭。它教他們唱的是「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好像他們不去「保家衛國」,美國人馬上就會打進中國似的。歷史告訴我們,這是黨國政府肆意編造的騙人的鬼話。當時的杜魯門政府不但沒有進攻中國的打算,而且還在費盡心機地避免刺激中國,以免中國投入更大的兵力(儘管「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只有名義上的差別,杜魯門政府還是不希望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參戰)。當麥克阿瑟將軍要求轟炸中朝聯軍的主要補給線的咽喉鴨綠江大橋時,杜魯門的指示是:只可以轟炸朝鮮這一半,不可以炸著中國那一半。當時還沒有精確制導炸彈,麥克阿瑟將軍沒有辦法保證只炸半個橋。他認為這種命令無法執行,這種有限戰爭打不下去。於是,杜魯門將他撤職,換上了李奇微將軍。

2.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1962)

1962年,大躍進導致的三年全國大飢荒還在華夏大地上滯留。為了教訓印度尼赫魯總理的擴張主義政府在中印爭議地區--麥克馬洪線以南建哨所、修工事,以事實上的佔領來製造既成事實;也為了轉移中國老百姓對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貧困生活的注意力,黨國政府毅然決然地發動了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戰爭打得非常順手。我軍以四萬兵力,四路出擊,攻列印軍三十二萬四千人。短短一個月就基本上收復了失地。各路兵馬都打到了傳統習慣線,也就是中國地圖上標示的國界線。(見《中共的「仁義之師」》(上、下),《華夏文摘》cm9708c、cm9708d)。接著又打入了印度境內。此時,印度已經無險可守、無兵可用了。如果中國軍隊趁勝追擊,拿下印度首都新德里都是指日可待的。然而,就在「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馬克斯韋爾:《印度對華戰爭》)

中國軍隊接到的命令不僅是放棄全部收復的失地,撤回到「麥克馬洪線」,而且還要再從「麥克馬洪線」後撤二十公里,與印軍脫離接觸。於是,印軍不但輕易地返回了原來控制的地區,而且還趁虛而入,繼續向北推進,反而還多佔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請不要以為「麥克馬洪線」以南也像青藏高原一樣荒蕪貧瘠!那是一片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富饒的土地。那裡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僅幾百米到一、二千米。印度洋暖風的滋潤使它屬於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菠蘿、香蕉等嶺南佳果。自然景觀奇異,礦產豐富。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的可用落差達2230米,如果截住大拐彎,興建一條40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則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至少為4500萬千瓦,是長江葛洲壩電站的17 倍、三峽電站的4倍。投資將比三峽低得多,而且沒有移民、生態、戰爭災難等問題。然而這個令人神往的超大型水電站卻被「麥克馬洪線」攔腰切斷了。

中國共產黨黨國政府和它的領袖毛澤東,就是這樣無視中國軍人的生命代價,慷國家之慨、慷人民之慨,來換取大國的尊嚴,來騙取世界的尊敬,來充當不結盟國家的朋友和爭當國際共運的領袖的。

1987 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印爭議地區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之後陸續往那一地區移民七百多萬。十幾年來,這批移民在那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裡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家園。你就是再來一次中印邊界戰爭,把這塊土地重新奪回來又能怎麼樣?你不能趕走他們。製造七百萬國際難民是國際社會絕對不能容忍的。你也不能留下他們。他們已經使那裡的人口基本飽和。留下他們,就住不進去多少中國人了。而且,把他們留攏

本文留言

作者辛明(加拿大)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