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中華傳統醫學而鳴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醫學,一些相當優秀的醫學。但是在西方現代醫學的衝擊下即使沒有消亡,也只有苟延殘喘的份。西方近、現代文明在如今的世界佔據了絕對的統治地位,西醫差一點像西方近、現代文明一樣統治全球。中國傳統醫學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醫學,它擁有極其完美的理論體系和臨床手段。是集醫療、保健、預防、康復於一體的醫學(唯一的缺憾就是手術外科。如果不是曹阿滿殺了華佗。這唯一的缺憾也不存在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國醫生已經可以進行複雜腦外科手術了,在唐代以前就可以進行眼科白內障手術。如果能夠延續到今天,一定也是最優秀的。)可是現在它的命運卻像它的母體--中華傳統文化一樣命運多桀、前途渺茫。
阿基米德死了,死在一個無名小卒的手裡。不是對方比他更優秀,更睿智。而是因為對方手裡有刀。同樣的道理,能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存在的文化並不是因為它更先進、更優秀。而是因為它更強勢、更富侵略性。
一種文化的生存、發展。實際上是離不開強勢的統治者支持的。例如:佛教傳播是得到了當時南亞次大陸武功最強大的阿育王支持;希臘文明是亞歷山大的鐵蹄帶到亞洲的,亞歷山大死後希臘文明在亞洲便失去了依靠,只留下了一點遺蹟;伊斯蘭文明則是伴著穆罕默德的戰刀走向歐洲和非洲;儒學也是漢武帝聽從了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建議才成為中國兩千年來的主流文化......
中國傳統醫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生存與發展同樣需要統治者的扶持。可是,回頭看看這一百年,中國傳統醫學所得到的只是誣篾和歧視。
(中醫的存在實在是對現代科學的嘲弄,迄今為止現代科學既無法對中醫、中藥有效進行數理模式的闡釋,又無法否認它的合理、有效的存在。尷尬的很。)
我們可以從不少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裡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幕:一位「進步」青年指著一位垂死的病人,歇斯底里的質問病人家屬。「為什麼不送他去醫院?!」這裡的醫院是指西醫開辦的洋醫院。這些作品裡洋醫院代表著科學、先進,可以起死回生,包治百病。而中醫就成了愚昧、落後的代名詞。只是騙人騙錢。也許作者並無此意,可現實的結果卻是這樣的。誰還會相信這樣的醫學?
民國時期,中醫曾一度被當作封建迷信取締。
建國初期,擔任國家衛生部主要負責人的賀誠、王斌等人歧視、排斥中醫,他們企圖以西醫的科學標準、原理來代替、改造中醫。他們所提倡的「中醫科學化」,實際上就是「中醫西醫化。」
現在,中國政府仍有規定:除非西醫無法治療並推薦。否則,看中醫的醫藥費是不能報銷的。事實上這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西醫的從業者的頭腦裡西醫是最科學、最先進的。怎麼可能會把患者推薦給中醫。
1840年以後,被理學腐蝕的中華文明再也無法抵禦西方近現代文明狂風暴雨侵襲。終於在二十世紀初葉被幾個宵小連根拔起。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醫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太極、八卦,在「現代」中國人的頭腦裡,這些都已經變成唯心的了、不科學、甚至是愚昧、可笑的。
《易經》是五經之首,在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超卓的地位。《易經》是所有讀書人的必修課。儒、道、墨、法、兵、醫、武......無不從《易經》中吸取養料,尋求理論依據。現如今一談到《易經》大多數人會以為是算卦的。能把《易經》上的字全認下來的人都不多了。大名鼎鼎的柏楊先生對《易經》的評價居然是:「《易經》是一部曖昧不明的形而上學的玄書,它所用的字句簡單而模棱,因之使它顯得好像十分深奧,讀者們可以站在各種角度,作各種不同的解釋。」雖然柏楊先生的觀點偏持的有點可笑,但是卻代表了一大部分中國人的觀點。中華傳統文化淪落至此難道我們不覺得可悲嗎?
中國傳統醫學已經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壤,它能否生存下去都是問題,還能談什麼發展嗎?
中藥材資源匱乏,已經形成中醫生存與發展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中藥材的來源主要是動植物資源。一些動物和植物已經被列為保護對象,禁止入藥。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一些藥用植物已經無處尋覓了。研究開發替代品?李時珍已經死了幾百年了,誰有那精力幹這種無功無利的事,即便是有精力,又哪來的物力、財力?最重要的是--能夠獲得認可嗎?現在藥材的主要來源是靠藥農種植和養殖的。由於農民的急功近利。濫用化肥、農藥。藥效無法達到不說,有沒有毒害還是問題。
人才凋零,後繼無人。中醫一向是父子相傳,師徒授受。今天,再這樣的話,誰給你行醫執照?非法行醫的罪名可不輕。全國一共就那幾座中醫學院,屈指可數。誰又願意把自家的孩子送去學那不招人待見的中醫?鑒於中醫的特點,沒有幾十年功底,誰會找你看病?
常聽見有人大談什麼中醫藥要生存必須這個化、那個化......實際全是廢話、屁話。說到底不過是西化。可能嗎?行的通嗎?有人試圖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過西醫嗎?用西方實驗科學的那一套東西來解釋中醫藥不是一樣的愚蠢嗎?
醫藥市場上中成藥形式一片大好,實際上不過是一片虛火。不過是乘老祖宗的餘蔭,炒一些老方子而已。也聽說有醫家開發了出一些新藥。奈何無源之水,不得久長啊。
中醫藥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症下藥,中醫所用望、聞、問、切就是為此目的而收集病人的病史、症狀、體征等信息的手段。並針對不同情況運用「君臣佐使」的原理,使用的藥物不同、配製方法不同、劑量不同......甚至不同的地區都會使這一切產生差異。事實上沒有幾個負責任的中醫大夫會給病人開一堆中成藥。集約化生產能給每一個病人生產一劑「專用藥」嗎?
要解決這些問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州一縣之力。如果不能解決,我們只有眼睜睜地看著歷史老人為它--中華傳統醫學敲響喪鐘。
所以,現在我們必需拋棄(或突破)狹隘的西方現代科學(我們今天所認識的所謂科學,其本質就是實驗科學,而實驗科學已經開始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絆腳石),重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加強中醫、中藥的基礎理論研究。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溝通和交流。建議採取強制性措施,如中醫從業人員必須像註冊會計師那樣參加職業協會,每年進行一次一週以上的專業學習。高級職稱的評定必須有足夠的論文發表或授課時間。充分發揮中醫優勢,中醫從業人員必須掌握一種針灸、按摩、拔火罐等非藥物治療手段,減輕就醫者的經濟負擔,加強治療效果。西醫的醫院企業化,變成盈利性機構。醫生是人們最嚮往的職業,而不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希望在中醫身上能夠有所改變。中國有句老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希望中醫能夠成為一個僅次於總理的職業。
解決中藥材資源問題。在這一問題上,筆者有一個構想:中國有大量荒山荒坡曾經被開發成農田,帶來大量環境問題。國家不得不提倡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但是必然會影響農民的收入。建議一些大型中醫藥企業扶植當地農民選擇一些適合當地條件的中藥材在荒山荒坡種植。
一、可以增加農民收入。
二、醫藥企業可以獲得穩定的高質量的原材料,不會存在化肥農藥污染問題。避免許多流通環節可以降低成本。
三、保護環境,避免水土流失。
四、由於中藥材有一年生、多年生,有採根、莖、葉、花、果。農民會按季節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採集。(自己承包的荒山,收益是自己的)不會進行破壞性開採。可以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中藥材生態山」。
還有,就是中藥湯劑問題,湯劑實在是一個大問題。煎制不易,火候,而且太難喝。一次至少一碗。加上水。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引起醫藥器械廠家注意。現在已經有代病人煎藥的機器。能不能進一步開發可以把湯劑變成易於服用的丸劑或者膠囊的機器。要小型的,可以安放在藥店的那種。(參考消息:日本已經開始藥品的個性化研究。在這方面我們有著先天的優勢,希望能夠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在下才疏學淺,口訥筆拙,著此文以期引玉。望仁人志士不吝賜教。以振興中華傳統醫學,宏揚中華文化。
病郎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