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主的切身感受

1。減低成本就是減工資?事實上在出口企業中,以勞動密集型計算,一般工資佔銷售成本不超過10%,有些更低。那麼工人降工資10%,管理人員是很難降的,整個成本減低不到1%,所以做企業管理的都知道,降低勞動力成本的根本方法不是降低工人的絕對收入,而是技術革新,提升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這才是出路。另外,勞動力市場也決定你不可能大幅度降低工資,工人可能流動到其他工資高的工廠。在珠江三角洲,很多企業都招不到熟練工人,換句話說,企業不可能短視到降低工資將熟練工人都逼走。所以每天1.1美金的工資,折合9元錢人民幣,在深圳沙井有人做嗎?!我在東莞佛山南海順德一帶的同行,工人工資低於20元一天的都非常少,記件工人如果加班多在30-60元一天,有些還很難招到熟練工人。所以有些報導以偏概全,迎合了某些政府官僚。
2。關於安全。不可否認,少數企業忽視安全生產,公傷事故不斷。這個問題在中國目前比較普遍,大到煤礦塌方小到各種生產事故,但我覺得這幾年出口企業的安全意識是有較大提高的。一是因為西方國家大的客戶都要驗廠,典型的有AS8000,其中對安全勞工保護工資待遇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檢驗方也多為外資獨立公證機構。工廠通不過就沒有定單,所以在意識上和實際運作上都按國際標準在靠攏。相反,看看我們國內上市最賺錢的企業中石化井噴事故,完全應該學習出口企業的標準。
3。關於產品價格競爭,效益下滑。不知道從哪界廣交會開始,交易會對外宣傳是每年成交多少如何如何,事實是客人只壓價不下單,交易會成了壓價會,因為中國人自己壓價競爭,老外當然高興。競爭是自然的,問題是,政府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我們同行搞各協會都難上加難,政府自己又沒有任何行業發展指引,結果就是斗價格,苦了中國人自己!
4。關於外貿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我手上一時沒有太具體的數據,但是可以說,中國經濟的最活躍和最健康的地方都在東南沿海一帶,而這些地方的經濟出口佔了很大比重。可以說外貿出口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哪個發達國家不是大力鼓勵出口?按照中國現在的實際情況,擴大內需要首先要解決十幾億農民和社會最底層老百姓的收入穩定增長的問題,但事實是恰恰他們的收入增長是最慢的。相對於內地企業,沿海一帶的出口企業的工資收入遠遠高於一些作內銷的企業,也比他們在農村等國家左一個文件右一個政策來改善他們生活要好!
5。政府對企業的健康發展起的作用。我們還是個集權國家,那麼多少可以利用些集權的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些良好環境吧,事實上中國經濟自由度一直排在世界100名以後,綜合競爭力這幾年也在下降,為什麼?我自己感受到政策沒有一個嚴肅性和科學性。比如稅收和出口退稅,十幾年一直在不停的變,從來不考慮企業的利益。還有原材料的價格問題,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像我們這樣幾個月之內基本的工業原料會瘋長几倍,作企業的苦不堪言,絲毫看不到政府有任何動作穩定和調控,反而只感受到決策部門成了少數利益集團的工具,推波助瀾,謀取暴利。所以也難怪企業很難有長期的行為考慮,只注重眼前,因為你完全不知道明天政府會幹什麼,會有什麼新政策會弄得你半死!比如現在的停電,對外講是供不應求,事實上卻是發電和供電兩大利益集團的利益鬥爭引起,管你工廠死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