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4查號臺有些「變味」 公共信息也做生意
114查號臺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人們習慣於撥打114查詢自己需要的電話號碼,特別是一些生活中應急的號碼,比如開鎖公司、搬家公司、家政公司等服務電話。然而,最近,北京市2家開鎖公司向本報反映,114查號臺只提供僅僅由5家開鎖公司加盟的開鎖熱線,其他開鎖公司因此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經營業務出現嚴重萎縮。
開鎖熱線「生意紅火」 開鎖公司陷入困境
2月11日,記者約見了這2家開鎖公司---北京安定保開鎖服務中心、北京安久開鎖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
北京安久開鎖服務有限公司經理柳雲喜告訴記者,從2003年3月17日開始,114查號臺變臉了,開設了一個所謂的「開鎖熱線」--- 96096600,只要有人查詢開鎖公司的電話號碼,在不能提供開鎖公司全稱的情況下,只提供熱線號碼。記者隨即撥打114查號臺查詢,果然如此。
據瞭解,114查號之所以給5家開鎖公司開通熱線,是因為這5家開鎖公司和北京暢捷網路通訊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一號通業務使用合同》。合同中表述,暢捷公司提供特服號碼---開鎖熱線96096600,並保證114臺開鎖需求的模糊查詢信息全部進入開鎖熱線。5家開鎖公司每年支付服務費18萬元。
114查號臺是北京通信公司營業廳的一個部門,而暢捷公司是一家提供技術服務的公司,114查號臺怎麼會聽從它的「指揮」呢?他們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實際上,暢捷公司只提供了技術支持,保證正常運行,軟體升級,設備增容等技術性工作。該公司和另外一家企業---北京信海通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書》。合同中信海通公司「同意暢捷公司在114查號臺登記96096600」,並「保證來自用戶的開鎖需要的模糊信息全部進入本熱線。」暢捷公司向信海通公司支付查詢費,每月5000元人民幣。
據瞭解,信海通公司是114查號臺的另一個身份。記者撥通該公司電話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就是114查號臺,對外的名稱就是信海通公司。從信海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上也可以看出,該公司的法人代表王偉潮就是114 查號臺的主任,公司登記的地址也是114查號臺的辦公地點。
就是這樣一條熱線,使北京市其他開鎖公司的經營陷入了困境。「開鎖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它的客戶來源大部分都是依靠信息,目前主要是依靠客戶查詢114查號臺得到公司的電話,才能進行開鎖服務。從114臺的開鎖熱線開通後,我們公司的業務一落千丈,以前每天收入3000元,現在公司的活兒少得可憐,最多能收入200元。其他沒有加入開鎖熱線的開鎖公司情況也是一樣,都瀕臨倒閉了。」北京安定保開鎖服務中心經理古彥平說。
不僅如此,這條開鎖熱線還使北京開鎖市場人為地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方面,由於沒有需求信息來源,沒加入熱線的開鎖公司,處於倒閉狀態;而另一方面,加入熱線的開鎖公司的營業額迅速攀升。來自開鎖熱線的開鎖信息太多,以至於這5家開鎖公司忙不過來,請別的開鎖公司幫忙。
「他們的活兒太多,就找我們幫忙。但是,我們只能拿到消費者付給他們價格的1/3。為了公司的生存,我們也只能接受。有一點活兒,總比沒有強。」柳雲喜無奈地告訴記者。
隨著撥打開鎖熱線客戶需求的上升,開鎖熱線的開鎖價格也相應提高了。根據記者的調查,開鎖熱線的價格比其他開鎖公司高一些。比如打開一個普通鐵柵欄門鎖的價格,記者電話查詢後,開鎖熱線報價150元,而北京安久開鎖公司報價80元。但是,由於大多數的顧客查詢不到別的開鎖公司的電話,只能「享用」開鎖熱線的高價。
加盟公司反戈一擊 呼籲公平競爭環境
出現這樣的市場格局和供求關係,對於加盟熱線的5家開鎖公司來說,他們又有什麼樣的心態和看法呢?
幾經周折,記者見到這5家開鎖公司之一的王氏開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振亞。面對記者的提問,王振亞十分坦白:「雖然我們在享用熱線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但是,從內心說,我們也感到不安。況且,這樣的情況也不利於我們公司以後的發展壯大。開鎖行業是一個需要不斷進步的行業,競爭靠的還是技術和服務。我還是想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靠我們的技術贏得市場和信譽。」
記者:「114查號臺為什麼給你們開綠燈呢?」
王亞楠說:「這是我們開鎖公司和114查號臺鬥爭的結果。」他向記者講述了開通熱線的前前後後。
早在2年前,114查號臺自己成立了一個「修開鎖熱線」,向公眾推薦與其簽約的開鎖公司,「修開鎖熱線」先記下消費者的聯繫方式,再通知某個開鎖公司和消費者聯繫,並收取該公司的信息費,每成功推薦一次均收取一定信息費。
2002年7月30日的《北京晚報》中一篇報導也證實,當時名列「修開鎖熱線」中的奧順通鎖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114臺簽訂的合同中寫著:「乙方 (114查號臺)向甲方(奧順通公司)每介紹成功一個開鎖用戶,甲方按用戶開鎖類型按不同的價格付給乙方佣金」,其中,「汽車和保險櫃開修鎖,每成功為用戶開鎖一次由甲方向乙方支付30元信息費;文件櫃支付15元;防盜門或其他鎖具開修鎖支付20元;其他情況包括配鑰匙每成功一次支付5元信息費。」
「當時,我們和其他幾家開鎖公司認為114臺不應該收取信息費,多次找114臺協商。最後,114臺同意我們可以開通一條熱線,但是要收取服務費,並為我們牽線找到北京暢捷網路通訊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其實,北京114查號臺不僅開通了開鎖熱線,還開通了不少類似性質的熱線。
公共信息可以用來盈利嗎?
透過北京開鎖市場的紛亂,可以看出114查號臺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開通熱線,而是按照114臺以前承諾的「就近原則」查詢,給開鎖行業提供一個平等競爭的信息平臺,那麼北京的開鎖市場將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史際春教授告訴記者:「114查號臺利用公共信息的優勢,對5家開鎖公司提供開鎖熱線,導致5家開鎖公司壟斷市場,使其他開鎖企業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這違反了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回首114的發展,可以發現,在電信改革之前,各地每年幾乎都有114扮演企業「紅娘」,協助企業達成經銷往來協議、為企業解決生產難題,協助離散親人合家歡聚,以及救死扶傷等類似的報導。114從此成為人人皆知的公眾服務品牌,成為企業經營、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國家在固話領域打破壟斷,原中國電信獨家經營全國固定電話網的現狀被打破,目前形成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鐵通3家運營商為主的經營固定電話的新局面。原有的1個統一的固定電話網被3個各自獨立的固定電話網所取代,而114隨著電信體制的改革,理所當然地留在了主導運營商一方,即南方留在了中國電信,北方留在了中國網通集團所屬的通信公司。現在,北京市通信公司的114臺竟然辦起了公司,開門做起了生意。
引人深思的是,北京市114查號臺收取服務費的做法,讓人不禁聯想到120、119等公共信息是否也可以拿來盈利。最近,重慶市雲陽縣農業局39歲的農藝師瀋騰洲突發疾病,家人撥打120急救電話,原認為與其住所只有一街之隔的雲陽縣衛生局指定的120急救醫院,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然而等來的卻是距家較遠的縣中醫醫院的急救車,因錯過寶貴的搶救時間,瀋騰洲終不治而亡。悲劇暴露了管理的混亂。
和119、120等特殊服務號碼一樣,114查號臺掌握的信息屬於公共信息,本該為公眾提供服務,如今卻被通訊公司所壟斷,成了盈利的一種手段。
市場報
- 關鍵字搜索: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