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臺灣民主戰勝考驗
明天( 5 月 20 日)臺灣將舉行總統就職典禮,再加上驗票基本完成,標誌著臺灣的選舉糾紛,在法治體制內,基本告一段落。臺灣這場選舉糾紛,被世界輿論關注。但中共官方媒體,以及香港的親共報刊等,卻極力對此渲染醜化,說它導致騷亂,不穩定;暗示只有像中共那樣永無選舉的「你民我主」,以及香港特首由北京太上皇指派而不直選,才有穩定。
不要說當今的臺灣早已平靜,即使在最初階段,也沒有天下大亂。我曾在臺灣觀選,親眼目睹了選舉的秩序井然,根本沒有任何騷亂和失序;其平和程度,幾乎像美國這樣的成熟民主國家選舉時一樣。
臺灣大選後,菲律賓、印度、斯里蘭卡等國,也都舉行了選舉,但全部都有騷亂和死亡。僅菲律賓就有 20 多人在選舉衝突中遇難。印度和斯里蘭卡都有很多人在選舉騷亂中受傷。但臺灣多達一千三百多萬選民投票時,卻無一人受傷,更無死亡,甚至連一次衝突事件都沒有發生。因而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幾週前在美國國會就《臺灣關係法》問題作證時說,「臺灣的民主是亞洲以至全世界的典範。」
大選開票當晚,我在高雄參加一個電視政治評論節目,然後就在旅館房間裡一直看電視,擔心由於票數接近,選情激盪,再加上連宋陣營不承認敗選,煽動支持者情緒,可能造成騷亂,引起警民衝突,導致大規模流血和動亂,使中共有藉口對臺動武和干預。
整整看了一夜電視,到次日早晨七點多,才放下心來:渡過最可能出事的時間段,臺灣就不會有大事。
從開票的那個動盪之夜到現在,大選已過去六十天。臺灣經歷了走向民主以來最大的考驗,總統和副總統受槍擊;在野黨不承認選舉結果,聚集幾十萬支持者街頭抗爭;街頭抗爭導致暴力事件,警察和記者被歐打;全國性重新驗票……
但臺灣承受了這一切考驗。它說明,臺灣的民主制度,臺灣人民,具有韌性和能力,平和而理性地解決糾紛,化解衝突。今天,在臺北街頭,高雄市區,臺南中心等,都沒有任何社會騷亂的現象,一切都按部就班,表明選舉的糾紛沒有影響臺灣的和平穩定。
別說選舉過後兩個月的今天,即使大選投票後的第二天,走在最有政治激情的臺北的街頭,也絲毫感覺不到社會的動盪,人們照常上下班,商店公司旅館餐館等照常營業,街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如既往。如果沒有電視上報導的總統府前的反對派抗爭活動,真的感覺不到臺灣和以往有任何不同。
一個國家出現任何問題都並不奇怪,而怎樣處理問題,才是彰顯制度好壞的關鍵。臺灣之所以承受住選舉糾紛,有兩個關鍵的因素起到重要作用:一是臺灣的軍隊基本保持了國家化和政治中立,拒絕任何軍事干預選舉的誘惑。二是以中產階級為主的臺灣民眾,不響應任何煽情的號召,拒絕騷亂和街頭運動;他們重秩序、重法治、重理性,而且佔有相當的多數,因此不管激情者怎樣煽動,臺灣社會的主體沒有浮躁和浮動,而是相當沉穩地保持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秩序。
另外還在於執政黨的理性處理,安撫和要求自己的綠營不和反對派衝突,以柔克剛,最後達成在法治框架內重新驗票的協議,並首先表示接受驗票結果,從而使選舉糾紛從街頭轉向法院,從激情轉向理性。
臺灣的選舉再次證明,民主,就是政黨要傾聽選民的聲音,尊重人民的決定。如果有分歧,要尊重政治遊戲規則,在法治領域解決。敗選者要「輸得起」,當選者要有胸懷,由此營造一個更民主的環境。臺灣經歷了大選糾紛的「煉獄」,正以「涅盤」重生,向世人,尤其是向香港和中國的民眾展示,民主一定會勝利。( caochangqing.com )
(原載香港《蘋果日報》 2004 年 5 月 19 日)(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