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另一輪模仿正在悄然興起:許多城市的新上任市長都必定會到上海打個轉,
取點經。這一熱情隨著上海經濟的飛速發展越演越烈。可是,上海值得學習值得效仿嗎?上海可以學習可以效仿嗎?不同領域的專家和精英提出了自己旗幟鮮明的看法。
讓別人去做歐洲的上海、南美的深圳吧--只要別人願意。我們只要做回自己!
【方方】(作家,現居武漢): 沒有一座城市可是成為別的城市的榜樣
上海當然不是榜樣。沒有一座城市可是成為別的城市的榜樣,就像每一個人沒有必要成為另外的一個人。
上海的好,並非是它的城市外表比別人漂亮和繁華,而是比較起其它城市,她是一個多少講求遊戲規則的城市。跟上海人合作,雖然很煩他們的小氣和精明,但卻靠得住。
但是,每一個城市都是獨特的,充滿著本土文化氣味的。一味地去模仿上海,屁顛屁顛地按照上海的模式來建設自己的城市,把自己城市原本固有的魅力一一拋棄,這是一些傻瓜官員們的喜好,是他們讓自己的城市變得不倫不類。我們只需要記住:上海就只是一個叫上海的城市。如此而已。(筆錄/夏楠)
【葉兆言】(作家,現居南京): 上海和周邊城市已沒有大的區別
我剛從上海回來,最深的一個印象就是:站在我住的賓館往下看,雖然正對著的已經是上海很寬的一條馬路了,但交通特別擁擠,人流量車流量之大讓人擔心,看來一個龐大的有車階層正在形成,如果維持現狀,以後不堪設想。不知道相關部門有沒有意識到這問題的嚴重性。
這些年來上海和它的周邊城市已經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差別了,或者說:你在周邊城市看不出你是上海人,周邊城市的人在上海也沒人看得出他是外地人。有種說法"發展得快了就會失去特色",一個城市的特色那麼容易消失也就不是特色了。上海最鮮明的特色可能就是要保持一種動態,不斷地在發展、在變。(筆錄/未來)
【朱大可】(文藝批評家,現居上海): 上海文化是租借文化
上海不是沒有文化,但這個文化是面子文化、假領文化。《馬路天使》裡,趙丹衣服裡面露出雪白的領子,那是專給別人看的。而我們這些上海人,就是假領一族,像"塌底棺材"一樣沒有裡子。如今,這種外表的過度繁榮和內在的空洞,對比越來越強烈。
與文化中心北京相比較,北京的電視業的從業人員5年前就到達了20萬,而上海至今還不知有沒有2萬人。全國的製片、美工、攝影,包括港臺地區的,全都在北京飄著找機會,上海的電視人,充其量只是供職於官方機構。上海的戲劇也在萎縮。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小劇場一度生根發芽,也出了張獻這樣的新銳劇作家。但現在,先鋒劇場也走向沒落了,著名的真漢咖啡劇場不得不賣掉了事,曾真實而美麗的泡沫一個個破滅了。
上海的小說界只出了個王安憶,詩歌更是快完蛋了。而文學批評,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了,喪失了先鋒性和前衛感。現在,上海連流行音樂也沒有了,更不用指望搖滾了。這可能不僅是上海的問題,但一些很有創新精神和銳氣的藝術家在上海不得不被"招安":瞿曉鬆去了音樂學院,馬原當了老師,格非跑去了清華……因為他們會感覺得自己整個被上海消解吸納掉了。在上海,一種強烈的規範意識在影響著每個人,個性是很難保持著它的銳利的。
很多人說,上海可以容納任何人。不錯,但前提就是你不與任何人發生關係。我出生在上海,住在上海,生活在上海,但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惟獨沒有上海的朋友,也與上海的文化沒有任何交流。這保持我自己的獨立性,得以從容地與世界交流。上海的文化環境很封閉,本質上是保守的,不宜成為國際大都市。而現在的建築格局還在加劇這種隔膜。30萬臺灣人在上海,認可上海,是因為上海的封閉使他們感覺安全和自在。
上海想做成一個萬國博覽會,可惜這是租借文化。上世紀30年代的海派文化,海納百川,中國的老作家中沒有一個不是在上海作過一番事業的,魯迅、巴金、茅盾、施蜇存、葉靈鳳、戴望舒……他們從外來的文化催生出了原創的東西,可以破解各種文化障礙,所以形成了一個真正的文化高峰。而今天,雖然上海的大劇院很豪華,藝術節很龐大,但那都是別人的熱鬧,對自己的文化沒有推動,永遠都不是自己的根基。
【李岱】(CHANNEL[V](中國)音樂臺臺長,現居上海): 上海本土年輕人太自高自大
上海在近幾年發展這麼快,有兩個優勢:一是上海的市民階層是最會吸收外來文化的群體;二是上海的政府很得力,政府對於上海的發展可以說是全力以赴。在我所參與到的申博中,我能感受到上海政策的開明。
不過,作為一個打造流行文化的傳媒來講,上海所缺乏的是原創力,要把上海打造成文化中心也有相當的難度。
我在香港生活8年的體驗來講,我覺得目前的上海,和香港暫時還不太具備可比性。由於特殊的身份和歷史背景,香港的金融、銀行、法律等管理機制已經達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比方說,在香港開戶、轉帳、開支票等金融活動是可以通過網上和電話很快捷就完成;但在上海,這些面對個人帳戶管理的金融手段幾乎都還在起步階段,另外金融、法律方面的人才上海也遠不如香港。所以香港有自身的優勢,而上海也更要照自己特點發展,不要一味想當金融中心。
在上海發展的路上,還有一個弱點,是上海本土年輕人的自高自大。因為是本地人,優越感太強,使得很多上海本地年輕人反而競爭不過外地的年輕人。我的深切感受是,上海優秀的人才還是太少,而本地年輕人眼光又很高,這也許是上海發展太快帶來的後遺症。
【李杭育】(文藝評論家,現居杭州):上海不是文化熔爐
上海不能用榜樣城市來描述。上海這座城市不錯,但她的城市功能不必其它城市來擔當,她的發展態勢也沒有可模仿性。
上海的文化也有偏頗之處。上海外來人口特別多,但和城市卻不能很好地融合。歷史上,上海的海派文化是與各地知識份子都來到上海發展的關係是很密切的,而現在,中國人口浮動的主要還是打工者,知識份子流動的趨勢並沒有出現。一個大都市的文化形態應當是雜交的。我在紐約呆過,紐約就是一個大熔爐,而上海卻完全不是,非常單一。
杭州也在長江三角洲的區域內,我認為杭州不應學上海,而是應利用上海。例如,上海的工業成本高,一些服裝等行業就漸漸向杭州上、江蘇等地轉移;上海的人口龐大,對杭州就是巨大的旅遊資源。
【許知遠】(時政觀察家,現居北京):機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與上海全部的接觸無非是從一個酒店到另一個酒店、從一個場合到另一個場合,這都是上海的斷面,所有的斷面也都呈現出精緻和舒適,但這都是一個很狹窄的圈子裡的生活。說白了,上海缺乏那種吸引我的城市氣質,它沒有驚喜、沒有迷茫、沒有莫名其妙的東西……挺沒勁兒的。我喜歡尋找衝突感,喜歡大城市裡那種混亂而多元。但上海給人的感覺就像每天走在上海大街上整齊規矩的白領,目的太鮮明,步子也太堅定。就像所有那些目的明確的東西一樣,機械了,工具化了,就缺乏魅力。
【劉洲偉】(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主編,現居廣州): 上海已經成為長三角的大上海
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就是上海,而上海的經濟能量向長三角輻射,形成經濟上的大上海概念。上海本身就有產業優勢,比如製造業,已經吸引了歐美、日本以及臺灣地區的大量投資,而蘇南、浙江作為上海的腹地,也都有各自的產業優勢。大上海,已經成為一個能量巨大、相對獨立的經濟體。
如果說以前的上海給人的印象是國有資本比較雄厚的話,現在的上海正在成為多元化經濟的大市場,國有資本正在逐步退出許多行業,外資和民間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大。
【畢竟】(《香港商報》首席記者,現居香港):上海的中心城市定位不可學習
上海既是榜樣,又不是榜樣。上海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給大家樹立了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是榜樣。
但是,別的城市學上海,只能是東施效顰。學習也是不經濟的,成本太高了。
首先,上海的城市定位有著不可學習性,她的城市功能是輻射全國甚至東亞的金融中心。從歷史上來說,上海有著"東方巴黎"的輝煌;從地理上,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華東地區、東部沿海。難得的是,上海周邊的城市,甚至更遠的合肥、南昌都自覺根據上海的規劃來調整城市功能。而珠三角的穗、深、港都在爭華南的龍頭地位,北京、天津也各有自己一套城市規劃。這點遠比不上上海的輻射力。
其次,上海城市文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歷史上,上海文化是蘇錫常一帶文化的結合,而這一帶又是東晉士大夫階層的落腳點,江浙一帶的進士歷史上就是最多的,依托這種深厚的文人傳統,上海人形成今天文雅、精緻的風格。上海尚實力不尚空談,所以上海人特別講究規範化。《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第二的許榮茂的兒子談到,在他投資的公司裡,上海的公司是最規範的。以前,廣東發展迅猛是因為"敢為天下先",而現在,是一個"誰規範誰發達"的理性市場了。
第三,上海還是中國政策催生的產物。上海就像是一個橫空出世的聖嬰。國家對上海高度重視,給上海提供了許多優惠和便利,甚至還有大量的資金,給上海提出一個建設中國的經濟龍頭和金融中心的目標,上海也確實因為政府效應吸引了很多外資。上海成功申辦世博以後,起碼還可以把繁榮再延續十年。
上海也有自身的弱點。第一,上海的支柱是國有企業,但是上海國有企業的改革成效並不明顯。第二,上海的經濟發展很快,但老百姓得到的實惠卻不多,老百姓的工資、乘座出租車次數、人均居住面積、可支配收入等等變化和其經濟的發展不成比例。而且,上海繁榮的背後還有很多弱勢群體,反映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較大,而反映食品在總支出中所佔比例的恩格爾係數也偏大。第三,上海是政府政策支撐起來的,是靠外向型經濟來推動的。外力並不是最可靠的東西,下一步上海就要考慮自身發展的動力,尋找一種更深層次、良性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了。這才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
【何立偉】(作家,現居長沙):經濟的開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異和諷刺
城市與人一樣,魅力來自個性。實際上,它不需要所謂榜樣。我在上海生活過,我覺得她相當不錯,她的迷人處是非常現代。但我也喜歡我自己的城市長沙,她的迷人處是非常散漫,她符合我的性情。我設想長沙學成上海的樣子,我會覺得我自己無處安身。
上海最成功的地方是吸引了全世界的外資外企,以及她在城市發展上的戰略規劃。相對來說,她的文化卻極為保守,這不僅是因為上海缺少文化的創造力,而是這創造力受制於各種來自政治因素的限制。上海的紙質傳媒的質量無法與北京、廣州、成都城市相比,電視傳媒的活潑豐富也不能同北京、湖南和浙江比,甚至三十年代風起雲湧的海派文學也式微到不能同毗鄰的南京比。這種經濟的開放同文化的保守,形成了上海的怪異和諷刺。
我感覺到,上海的人力資源中最優秀的部分都是來自外省人。那些最具創業精神,打拼精神的,幾乎都是外省精英。而我接觸過的上海本地人,都比較求安逸,他們願意生活是精緻的,放著奶油和方糖的。他們還有毫無道理的優越感,顯得十分可笑。
【張賢亮】(作家,現居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文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