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是以自己的腐敗製造出醜聞和笑柄
在中國,因腐敗給社會帶來最大的損害就是教育系統和醫療衛生系統,一個是要「為人師表」,另一個是要「治病救人」,現在一旦「教育產業化」,「醫療產業化」,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實際上已經在把我們的後代當作商品,把病人當作商品了,其結果是腐敗進一步蔓延,後患無窮。我是在當天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裡,看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這個招生醜聞的。對廣西南寧考分750分的學生還要敲詐10萬元錢,表面上看起來,除了要說明腐敗的大學老師們是怎樣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之外,還要說明瞭這與北航大學長期在招生工作中缺乏監督和制約的機制十分不開的。當教育者敲詐被教育者的時候,這些教育者已經墮落到了極點,這已經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與災難。
我熟悉的廣西朋友對我說,北航這幾個教師在廣西招生收受黑錢何止今年,以前也是如此,橫行了有許多年了。北航在廣西老百姓中的名聲一直很壞,北航是許多廣西官員的子弟學校,北航的這幾個教師每年都要以各種名義來廣西旅遊,有時甚至是他們的親戚朋友,所有花費一個電話就由廣西全程負擔。每當到了招生的時候,就好像北航是他們私人開的,只要交錢就行,交錢的數目也很隨意,廣西的官員和普通人都爭相巴結。
而且,熟悉內情的人進一步說,國防科工委所屬的幾所大學,腐敗的程度都大同小異。不光是在北航,就是在國防科工委所屬的北理,南理,南航,西工大,都存在這種招生上收黑心錢的腐敗現象。陝西省原公布計畫招生500多人,但實際擴招至1000多人,這種擴招的數量極不正常。學校怎麼會有這麼多教學空間來容納增加進一倍的學生,莫非本來就可以招1000多人,故意只招500多人,剩下的通過擴招,可以額外的收很多的錢。在經濟並不發達的河南省,每擴招一人也是10萬元,從貧窮的學生那裡賺這麼多錢,國防科工委的高校就不想想將來建設國防的棟樑骨幹對你們怎麼看。
我雖然久不教書了,但我的弟弟還在北大教書,而且還參與每年北大新生的招生工作,對各高校招生中的提檔、定向、批條、錄取的各個環節中所人為產生出來的發財漏洞,使學校,也使許多參與招生工作的教師個人從中發財致富,這早已成為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當整個社會陷於腐敗的泥潭之後,幻想在某些大學裡還保留有一片淨土倒是不正常的。
實際上,這次北航招生中的醜聞暴露的正是目前高校招生工作中多年來一直在運行的潛規則。與國家教育部一項政策的出臺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已超出了個人腐敗的範圍,屬於制度上的腐敗,同招生教師個人人品的好壞,是否極端貪婪有一定的聯繫,但沒有決定性的因果關係,是由目前中國的具體國情和現行政策所決定的。
具體來說,中國現階段的教育資源非常有限,高等教育尤其是優質高等教育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教育部為了充分調動各高校自主招生的積極性,擴大招生數量,減少失學人數,允許各高校對屬於「擴招」的學生實行收費政策,所收取的費用可用「贊助費」或其它合適的名目進行,用於改善自身的辦學條件,調動高校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等等。
2003年開始,有22所高校開始開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進行自主招生試點的高校增至28所,都是教育部直屬重點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招生人數控制在試點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計畫總數的5%以內。用教育部的解釋來說,自主招生是國家為積極探索多樣化選拔培養高素質及拔尖人才的途徑而進行的一項招生改革試驗,是考試機制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努力。
高校招生過程中運行的潛規則就這樣產生了,招生潛規則的流行一方面是因為教育資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是因為招生錄取過程缺乏必要的透明性,黑箱操作,缺少或乾脆沒有外部的社會監督,決定許多考生命運的事情往往掌握在極少數招生大員手裡,在招生工作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下,招生指標很容易成為教育部門某些人的斂財工具。
舉例說,一所國家重點高校,它今年招生的實際能力可容納1000名學生,可是在它上報今年招生計畫的時候只報了800人,另外200人就屬於「擴招」,允許收受在學費以外的「贊助」費用,所收款項歸自己支配。
在具體實施上,經常採用的是提高錄取分數擋的做法。
比如說,這次北航在廣西招生,錄取名額是69人,如果分數線定在745分以上,可一次有選擇的將學生全部招滿。但是這樣做就沒有錢可收了。於是,將錄取分數線定在758分一檔,758分以上的考生不另外收錢,低於758分的考生另外收錢。也許一個低於2到3分的考生只收了3萬或5萬,一個750分的考生被收取10萬元就是這個高校在廣西的價碼。
只不過,這個本應該在私下運行的潛規則給暴露到了警方和新聞媒體那裡,潛規則被打破了,一切都要重新回到「公事公辦」的狀態中去。
我有許多非常要好的同學和朋友還在大學裡從事教學或行政工作,每當我看到他(她)們一旦涉及到要幫助某位學生進入到大學唸書的時候,眼睛裡,言談話語裡總是不由自主流露出一種對自身利益攸關與共的特殊表情,隔得老遠,我也能感覺到那種優越行業所賺取的金錢的銅臭味道,這已經不能用單純的貪婪問題來解釋,這已經形成為一種自然的本能,一種由於多年來因眾多人有求於高教行業而形成的對利益追求的潛意識。
在今天的中國,再沒有什麼比一位學生家長送自己的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更重要的事情了。在一個權力缺乏監督和約束機制的社會環境裡,發生索賄和敲詐的事情是很自然的。自律只對極少數的人才有效。多少年來,我親眼看到我的多少師長、同學、同事、親友陷於腐敗的泥沼,最終東窗事發的只是微乎其微的極少數,一個要想保持自身廉潔的教師挺身同腐敗的制度去鬥爭,最終只能像那個與風車做無謂搏鬥的堂吉坷德,除了顯示出自不量力之外,沒有任何有效的積極結果。
其實,中國教育系統的腐敗何止在大學的招生,重點小學的招生,重點中學的初中和高中的招生都是如此。只要每年一到招生的時期,無形中也就是某些教育界人士發財致富的好時期,以國家的教育資源為本錢,以學生為商品,大敲學生家長的竹槓,只賺不賠的無本生意就這樣在「教育產業化」的旗號下形成了。
你可曾見過,在哈佛,在耶魯,在伯克利或斯坦福,因為學校的「重點」地位而劃分出錄取高分的界限,低於高分者,在學費之外另收取一筆數萬美元到10萬美元不等的「贊助費」,這種情況在美國社會一旦出現,給學校帶來的將是致命的危害。這種事情唯獨在中國存在,而且作為一項官方教育政策庇護下的合法行為,每年都在許多的高校裡發生。
所以,北航這幾位教師在南寧的情況,看起來似乎是個案,其實是普遍現象的一次意外曝光。這十多年來的中國高教的招生改革,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有利於高教體制的改革,方便工作和避免作弊,但實質上是打著市場經濟和高校走向市場化的幌子,唯一的目的就是要錢。北航的這幾名教師頂著風浪去南寧收錢。收來打到北航下屬的公司,圖的就是企業靈活好做帳。國家的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許教育亂收費,只要不曝光,不捅到新聞界,不激起社會公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
退一步說,萬一被發現,有關部門的處理上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總是不了了之,矇混過關,因為這是一個利益均沾的官場格局,環環相扣,只能相互包庇,只是苦了這些成千上萬的學生家長,這種教育上的黑錢為了孩子還不能不交,實在交不起的,只好選擇休學這條路,淪為失學者。當然,還有臥軌自殺這一條路。
中國這幾年在農村和貧困地區人為製造了那麼多失學的文盲和半文盲,「教育產業化」政策不能說不是首要的罪魁。
在任何一個社會,教育要起到的社會作用是非同小可的,教育要通過自身的培養教育功能,起到進行社會階層結構的平衡,以及重新調整社會結構的巨大作用。一個人可能出生低微,家境貧寒,一無所有,但是只要他在社會上有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機會,只要他肯學,有一顆時刻進取,不甘停頓的心,他的未來就會充滿成功的希望,他的成功榜樣也會為更多暫時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指引方向,因為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階層,一個民族的根本命運。對於那些生活在社會低層的中國城市貧民和農民子弟而言,參加高考幾乎是他們徹底擺脫貧困,通往社會高層、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通道。
如果中國的教育界一旦變成衙門口那樣,只知道朝錢開,有分沒錢莫進來的時候,教育界通向窮人的那扇大門就徹底被關閉了。一旦窮人的希望徹底破滅,整個社會的最終結局都是毀滅性的,破壞了高考制度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其後果直接危害到整個社會的公平與公正制度,給社會民眾對國家政策的信任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徹底動搖國家穩定的社會根基,到了那個地步,你們富人的生活能安定得了嗎?
最後提醒你一點,作為腐敗的社會,每個行業裡都存在著自身的潛規則,你要想在這個行業里長期混飯吃,就必須要牢牢遵守這個潛規則。
這麼說怎麼有點黑社會的味道,事實上就是如此。
比如說,黑社會要遵守的一條最主要的潛規則,就是自己內部的問題自己解決,不得牽扯警方的介入,否則就破壞了黑社會的潛規則。
今天中國的官場也是這樣,它也有這種類似的潛規則,不過名稱叫做「組織紀律」,它要求凡屬自身產生的一切問題都要在「組織」的範圍裡,通過「上級領導」來協調解決,絕對不允許捅到新聞媒體上去,福建連江縣委書記破壞了這條官場上共同遵守的潛規則,他受到官場上的圍剿、批判和打壓是毫不奇怪的。
遏制中國教育界的腐敗現象,有沒有起死回生的良藥妙方?中共中央最近發出《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文件中提出了「進一步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把「三個代表」看作是萬能的救命稻草,這無疑是找錯了對象,用錯了地方,是一副風馬牛不相及的庸醫藥方。
用強制的手段,灌輸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及其觀點,在教育界對學生(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