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為何逃睡在外?

為什麼加拿大的學生們不像中國學生那樣喜歡逃睡在外,反而紛紛要擠進「圍城」?比較一下中西宿舍的制度和文化的差別,答案已經盡在其中了
新學期伊始,各地高校刮起了一陣禁租風,媒體也因此爆發了一場學生是否可以在校外租房的爭論。在加拿大做訪問學者的我,將這一風波告訴這裡的國外朋友時,他們都大惑不解地聳聳肩:為什麼你們中國學生不喜歡住校園?我們這裡要申請住校園裡的宿舍,都要排隊等缺位呢!

從表面看,原因似乎很簡單:中國的大學宿舍條件太差,缺乏個人自由和隱私等。不過,細細推敲,似乎又不是最主要的,國外的大學宿舍也多是兩到四人共享一個單元套間,自由和隱私也未必不受影響,那麼,他們競相申請入校居住,究竟圖的是什麼呢?

這一謎底直到我最近住進加拿大的校園,才真正有了經驗性的體會。簡單地說,人不同於獨往獨來的虎豹獅像,是一個群居性的動物,需要一個社群。而大學宿舍對於西方的大學生來說,不僅是一個棲身之地,而且是一個自己所喜歡的社群。

從我入住的第一天起,社群(community)這個詞就一直不絕於耳。我訪問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採用的是英國式的住宿學院制。我居住的是聖約翰學院。要想成為其中的一員,不比申請一份獎學金容易。你要在申請時證明,你有什麼能力或志向,可以為聖約翰這個社群做出貢獻。

在中國的大學裡面,一切以系院為中心,學生宿舍只是一個睡覺休息的地方。住客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繫,更沒有集體的認同感。再加上一種半軍事化的兵營管理,何時息燈,何時關門,男女大防,一切皆由學校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住集體宿舍,猶如經受福科所說的集體規訓。所有的規則都是外在的、禁令性的,學生不得參與其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你到哪個大學,哪幢宿舍,皆是一律。

而在國外,一個學院,就是一種風格。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歷史傳統。比如,聖約翰學院就以融合東西方多元文化為其特色,北美、歐洲、亞裔、南美和阿拉伯的學生濟濟一堂。而UBC的另一些住宿學院,或者以基督教為背景,或者以環保著稱。選擇學院,就是選擇自己所喜歡的社群、選擇一種獨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英式的寄宿制度,過去所培養的是貴族的階級品味和集體榮譽感,如今世俗化以後,雖然不再有傳統的等級色彩,但獨特的社群精神猶如學院的徽記一樣,依然成為寄宿生活的核心所在。它背後的理念是,大學不僅是傳輸知識的場所,而且是造就博雅之士、培養公民文化的搖籃。大學是未來社會的縮影。一個民主的、寬容的、自主的理想社會,是從大學時代的日常生活中開始實踐的。

以我半個多月的親身感受,可以將英式的寄宿制度概括為三個詞:自治、自律和互助。所謂自治,是說學院所有重要事務,都由學生們參與決策和管理。由行政人員和學生代表共同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膳食委員會,分別管理和組織學院的日常生活、學術探討和公共伙食。雖然住宿的學生來自文理工商醫不同的學科,但每週都有跨學科的專題學術討論會,都由學生自己組織,是為熏陶博雅的情懷。

自治是否成功,須取決於自律。二者互為前提。自律不僅是一個法治的觀念,而且需要社群的認同。聖約翰從學生入住的第一天起,就給你一種賓至如歸的家園感,讓你對這個集體產生認同甚至自豪感。當大多數成員都將學院視作自己家的時候,自律就自然形成了,而少數越軌者就會受到很大的無形壓力。

最後是互助。社群的形成取決於成員之間自覺的、積極的互動和交往。學院實行的是包餐制,這在中國早已被認為是落伍的、反個性的包餐,在這裡卻發揮著獨特的交往功能,學院的飯廳成為了學生們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間。學院裡還有世界各種語言的學習班,授課的老師就是學院的學生,沒有任何報酬,但他們都樂於為社群服務,做一個快樂的義工。

通過學院的EMAIL群,我讀到了許多剛剛離開學院的老生們對聖約翰的留戀之情,留戀學院的美食、留戀聖約翰的文化氛圍,留戀在這裡的同學師長們。為什麼他們不像中國學生那樣喜歡逃睡在外,反而紛紛要擠進「圍城」?比較一下中西宿舍的制度和文化的差別,答案已經盡在其中了。

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與其下達一道道禁而不止的通令,不如重新反思一下,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們不喜歡他們的宿舍?我們對大學生活和大學理念的理解,究竟還停留在什麼樣的年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