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2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上海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龍頭。國內外對上海的讚嘆,大多集中在「硬實力」方面,如上海的中央商務區、大橋、隧道、機場設施等。對於上海未來經濟發展最大的支柱,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最近,上海市悄然把未來城市定位從國際金融中心改為國際航運中心,並重拾已放棄的製造業,這些改變或許可以預示,上海,在2005年將開始出現新的轉折,但政府的著眼點依然離不開產業調整。
辦公成本將貴過新加坡
隨著上海地價等商務成本的飆升,上海辦公成本在2005年將貴過新加坡。這在體現著上海受歡迎程度的同時,也加重了上海快速前行的步伐。
戴德梁行報告預測,在亞太地區經濟持續成長的情況下,2005年該地區的辦公使用成本將繼續上升。上海浦西今年「每工作站」成本將達到4150美元,超過3970美元的新加坡。
戴德梁行表示,成本和排名的上升,意味著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受歡迎程度上升。但是,高昂的商務成本之上如果沒有持久豐厚的經商回報,這樣的「歡迎度」必將是曇花一現。畢竟,成本的提高就是該地競爭力的削弱。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一些外國企業已經紛紛將工廠從上海遷往更廉價的地區,如聯合利華將生產基地搬到了安徽省的合肥,而3M則搬到了鄰近的蘇州。從2003年開始,距上海一小時車程的蘇州比它的老大哥上海吸引了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
另外,飛速上漲的地價已經逼退了三千家浙江企業。目前浙江在上海落戶的企業共有5.7萬多家,投資總額1700多億元,約佔上海中小企業總數的 25%,每年實現銷售收入達7200多億元。然而2003年至今,已有近3000家浙江中小企業從上海市場退出或轉產。據悉,浙商是因為缺乏競爭優勢而被迫從上海退出或轉產,其中地價上漲是商務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原每畝地徵用價格為5萬元左右的某些地段,現在若要增加用地,每畝則要加10多萬元,有家企業已因此受損4000多萬元。
有專家認為這是上海為成為一流商業中心所付出的代價。那麼,上海在失去其傳統比較優勢的同時,有沒有找到其新的比較優勢呢?
奢華時尚中心根基何在
傳統比較優勢的放棄,是因為上海當初著意要全力發展以金融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可惜,至今12年過去,金融業在上海並沒有得到迅速發展。這既與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北京這個大陸金融政策苤浦行牡摹訃謝鰲褂泄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觀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