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入世3年農民更苦
據法新社報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三年,農民生活卻每況愈下,赤貧農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世界銀行betway体育手机网 報告指出,中國入世後,農村家庭平均收入因而減少近一個百分點,部分赤貧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三年內更急跌百分六。世銀促請中國採取行動,糾正入世後城鄉利益分配不均問題,特別應改革戶口制度,將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也納入失業保障網。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國經過十五年的艱苦談判,終於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世貿第一百四十三名成員,帶來無限商機。當時已有分析指出,入世將對中國的農業帶來衝擊。
蘋果日報發音述世界銀行二月二十二日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加入世貿後,減低關稅,撤銷貿易壁壘,容許外資進入服務業,令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增加一倍。中國官方統計,二○○一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四萬二千一百多億人民幣,但去年全國外貿總額高達九萬五千億人民幣。
該份名為《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准入、政策改革及滅貧策略》的報告亦表明,中國加入世貿後,逐步採取開放市場及其他經濟改革措施,每年為中國帶來三千三百億人民幣的收益,亦為全球每年帶來額外的七百五十億美元(折約六千二百億人民幣)實際收入。
不過,世銀訪問了中國八萬四千戶居民,發現並非所有人也可以分享中國入世的成果。世銀指出,近九成城鎮家庭報稱收入及消費均有所增長,農村家庭的整體平均收入卻減少了零點七個百分點,部分赤貧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更急跌六個百分點。報告說:「受實際收入下降及消費品價格上升等因素影響,赤貧農村家庭……的生活水平(以消費額計)急跌了百分之六。」
目前,全國人口約有十三億,當中有五億是城鎮居民,其餘均是農村居民。換言之,因中國加入世貿,全國約有八億人口的收入不升反跌。
世銀報告呼籲中國改革限制農民進入城市的戶口制度,促請中國政府改善農村教育,引入更多的農業技術,以協助農民增加生產力及提高競爭力。報告並促請中國擴大城鎮的失業保障網,令城市的農民工也可受惠。報告指出,若建議得到落實,可大大改善農民的生活,其收入可增加一成七。另據報導,中國前任總理朱鎔基曾經表示,「我最擔心的是農業」。二○○一年十一月,中國加入世貿在即,全國興奮歡騰,但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卻憂心忡忡,擔心中國農業為此受到衝擊,令農民利益受損,最後苦了農民。他說,「大家都開心,就是我一個人不開心,我傷腦筋。我說不開心是誇大了一點,但確實是擔心,我最擔心的是農業!」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朱鎔基出席東盟會時指出,外國農產品以及現代化生產技術,不論價格及成本均低於中國,若向中國大量傾銷外國農產品,將對農民生計造成影響。他指出,中國入世後帶來更多的問題,若處理不好,弊大於利。朱鎔基看到世銀昨日的報告,將有何感想呢?
香港明報兩年前即對此一問題分析指出,中國「入世」對中國九億農民是危是機,有很多人有很多說法。有說這下子正好以市場機制改變農業生產結構,今後多種經濟作物,少種已失去優勢的糧食。「不種糧食,可以改種鮮花水果,這正是農民翻身大好時機。」但農民真的能一下子翻身過來嗎?
甘肅省通渭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地農民近年改種中藥板藍根。最初由於種的人少,求過於供,收購價格還比較高。後來有人得到了甜頭,四鄉八鄰的人紛紛仿效,結果市場供過於求,收購價一降再降。到了去年根本就沒有人上門收購,在市集上也銷售不去,農民落得血本無歸。
中國的貧窮農民多以個體存活,與市場缺乏有效聯繫,信息不通,加上基礎薄弱,難以抵受市場風險。中國「入世」,我們的農民今後要與國外大規模、有組織的現代化農業競爭,問題顯然並非是不種糧食種鮮花那樣簡單。
鳳凰週刊總168期鐘江岩的文章亦分析,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農民人口龐大,對社會的穩定極其重要。歷史經驗表明:農民問題解決得好,農民是順民;農民問題解決得糟,農民變流民。中國的歷代王朝都毀於流民之手。今天沒有「流民」這一稱謂,但另一個稱謂叫「盲流」,和「流民」是一回事。流民越多,社會就越不穩定。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面臨無數的難題,而最大的世紀性難題是農民問題。筆者曾用「農民危機」這個詞,想不出有什麼詞比它更準確。讀不懂農民,就讀不懂中國。失去了農民,就失去了中國。毛澤東在打天下時特別重視農民,他的法寶是農村包圍城市。中國共產黨起於貧瘠的農村。革命成功了,農村依舊貧瘠。貧瘠的農村今天會不會再起革命?這個命題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農民的革命性決不能低估。
文章說,歧視農民的觀念無處不在。農民是中國最大的納稅群體,卻享受不到任何納稅人的待遇:沒有公費醫療,沒有養老保險,更沒有城裡人那麼多名目繁多的社會福利待遇。試問,這公平嗎?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