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垃圾場:中國1.5億人淪為生態難民
中國大陸第13億個公民在北京誕生。這意味著,中國人口比建國初期增長了近兩倍,人口總數比所有發達國家加在一起的總人口還多一億。中國人有多大的生存空間呢?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天然無法居住的地帶佔1/3,可建國之後僅僅50多年,水土流失的面積又超過1/3,現在能生存的土地佔總量也僅有 1/3。就是說,短短半個世紀裡,中國的人口增加了一倍(從6億增加到13億),而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卻減少了一倍(從可居住的600多萬平方公里變成了 300多萬平方公里)。
我們現在的耕地的人均佔有量佔世界平均水準的1/2,淡水是世界平均水準的1/6。我國45種主要礦產的現有儲量,15年後只剩下6種。石油已經連續多年□進口,2010年以後幾乎70%以上依賴進口。
中國能養活多少人呢?按世界人均佔有淡水量測算,中國能養活3.2億人,按世界人均可耕地測算,中國能養活2.6億人,按世界人均佔有林地測算,中國能養活1.7億人。但我們養活了整整13億人,而且越活越好,堪稱世界奇蹟。
在人口遠遠超過土地承載力、資源極度短缺、環境容量極度狹小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卻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增長著:中國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資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單位產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準的十幾倍,勞動效率僅為發達國家的幾十分之一,經濟不穩定的係數為世界平均值的4倍以上。與此同時,我國能源浪費消耗極大,每萬美元消耗礦產資源是日本的7.1倍,美國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據統計,我國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類水質佔41%,沿海赤潮的年發生次數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飲用不合格的水,1/3 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不足20%,工業危險廢物處置率僅為32%,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中國佔5個。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據世界銀行測算,中國空氣和水污染造成的損失要佔到當年GDP的8%;中科院測算,環境污染使我國發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準高7%,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佔到GDP的15%;環保總局的生態狀況調查表明,僅西部9省區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到當地GDP 的13%。
環境也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明顯的危害。去年,我國患病的人數已增至50億人次,因健康不安全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8000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7%。據聯合國開發署2002年報告稱,中國每年空氣污染導致1500萬人患支氣管病。
在中國,每年有200萬人死於癌症,而重污染地區死於肺癌的人數比空氣良好的地區高4.7∼8.8倍。如北京市肺癌發病率就已躍居惡性腫瘤之首,其中大氣污染最重的石景山區,肺癌死亡率比全市平均值高30%。
中國膨脹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將使空氣、水、土地、生物等環境要素遭破壞,自然災害頻發,資源支撐能力下降,使民族生存空間收縮。有專家稱,由於廣大西部和生態脆弱地區難於承載現有人口,全國22個省市需要遷出1.86億人,而能夠接納人口的廣東、北京、天津、上海、遼寧、浙江、福建、黑龍江、海南等省市最多只能接納3000萬人。屆時全國將有1.5億人口淪為生態移民。
國外科學家宣稱,如果中國不迅速轉變生產與生活方式,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將可能出現在中國。
顯然,中國的環境現狀已經無法再維持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發展道路了。而中國目前尚未完成向法治社會的轉型,不少基層官員只認權力不認法。中國不靠行政權力的強制執行還不成,但僅靠行政權力也不成。
2004年,中國2/3的省市拉閘限電;煤炭出了那麼多事故還供不應求;石油2010年以後70%以上依賴進口。中國的能源顯然是不夠用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確太浪費了。我們的能源價格扭曲、生產技術水準低,資源消耗大。這就是西方國家100年前老工業化時代碰到的問題。
什麼是老工業時代的生產方式?就是盡情開發自然、大量排放廢物、盲目奢侈消費。這個模式後面是傳統西方經濟學的假設:地球的資源無限,資源的價格僅僅是把它們轉化為商品中人工耗費而已。然而,地球的資源和環境容量是有限的,自然法則開始了對西方工業文明的懲罰。
西方各國在六七十年代發生了多起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並引發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30年過去了,西方各國完成了工業化,並憑藉雄厚的經濟和技術資本,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本國境內的環境問題;但中國才剛剛趕上工業化這趟車,沒錢,也沒技術,還興致勃勃地走上了西方國家的老路。
- 關鍵字搜索:
-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