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減農業稅方案 分析人士不看好
溫家寶在5日開幕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布,明年將在全國全部免征農業稅,結束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歷史。溫家寶用了兩個多小時,宣讀一萬八千多字的政府工作報告,有相當篇幅涉及他上任以來最關注的「三農(農業、農民、農村)」問題、宏觀調控和弱勢社群問題。據2月下旬世界銀行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報告指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每年為中國經濟帶來四百多億美元收益,但是人口中國的中國農民,不僅沒有享受到入世帶來經濟上的好處,平均收入反而逐步下降,在最貧困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甚至降低了6%。
同時各級官員,鄉鎮領導的貪污腐敗在農民心中的不滿,給中國社會帶來極大不穩。
溫家寶此次對農業稅全力出擊,力圖進行一場農村經濟社會領域的變革,可謂用心良苦。但其究竟能有大的功效,能否持續長久,外界分析人士並不看好。
蘋果日報評論員張華稱廢農業稅治標不治本,過去兩年溫家寶力推出減免農業稅等措施,確令九億農民的收入有所增加,但三農問題的基本格局並沒根本改變,農民的好日子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這個推測從betway体育手机网 的世界銀行報告就能看出其趨勢。
張華表示,過去十多年的農村費稅改革確也印證此說。九十年代初實行分稅制後,中央的收入大增,地方政府的稅收大減,但政府職能有增無減,政府機構日益臃腫,而中央向地方政府回撥的稅款沒有同步增加。在此情況下,基層幹部只能把手伸進農民的錢包,巧立名目向農民索錢,自然令農民苦不堪言。
北京當然知道農民不堪稅負的問題,無論是李鵬,還是繼任的朱鎔基,都在總理任內雷厲風行推行減輕農民負擔的費稅改革,而每次改革之後,確實讓農民過上一、兩年好日子,但不久稅負又回覆舊觀,甚至比改革前尤有過之。為甚麼?因為費稅改革前後的社會結構、政府體制並沒改變,官員隨意魚肉百姓的權力並沒減少,靠百姓吃飯的官員人數也沒減少。這些才是減輕農民負擔的關鍵。
據悉,大陸吃皇糧的人數年年增加,幹部人數從1979年的二百七十九萬,增至現在的四千五百多萬,官民比例已是1:26,是漢代三百倍,清末的三十五倍。可想而知農民的負擔多重了。作者表示如果不能全面改革官僚體制,農民不可能過上好日子。
- 關鍵字搜索:
-
溫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