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品牌在中國遭訴訟不絕的背後原因
近段時期,中國的消費市場出現了一股針對名牌跨國企業產品的缺陷實施排山倒海式攻擊和訴訟的浪潮,表面上是維護國內消費者的利益,而背後卻隱藏著中國官方利用網路言論開始系統性報復發達國家抵制和限制中國一些產品進入市場的行動。一些市場分析人士同時認為,由於國際品牌的經濟實力雄厚,針對產品缺陷興訴容易為當事人帶來利益。美國寶潔公司的SK-II系列化妝品因其強勁的廣告攻勢,在中國市場曾經非常暢銷,不久前鄭州和南昌的消費者狀告SK-II的誇張廣告語言令其皮膚受害。工商部門趁機深查有關公司,南昌工商部門最終發出2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SK-II廠商被迫簽字同意。
數月前,杭州的本田汽車用戶因一宗交通事故,所駕駛的車齊齊斷開前後兩截,揭發出本田轎車的安全性設計問題,事故圖片在網路論壇廣為流傳,鬧得沸沸揚揚。當事人的訴訟也隨後展開。日本廠商先後派出兩組專家到現場調查,結論中否認設計缺陷,結果引來更猛烈的輿論攻擊。官方藉機介入調查,至今還沒有明確結論。由於網路和媒體的擴大化報導,本田轎車近幾個月的銷量呈下降趨勢。
美國亨氏公司在廣州的公司因為出產的辣椒醬被驗出含有緻癌的「蘇丹紅」成分,遭到網民和媒體的密集攻擊,被迫全面回收產品。同時在全國市場掀起了追堵「蘇丹紅」的官方行動。亨氏公司為了保住信譽,答應當局所有要求。結果,亨氏的產品目前面臨最困難的滯銷窘境。
近年遭受到市場輿論攻擊和質量訴訟的品牌還有日本三菱吉普車,東芝筆記本電腦,松下手機,日航服務,日本漆廣告,肯德基炸雞,麥當勞煎炸使用的食油等等。
除此之外,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運作也頻頻遭到在別的國家從未見過的輿論刁難和政策性歧視。美國安利公司的直銷和傳銷模式除了一直被網民攻擊之外,還可能面臨官方新政策的限制。中國直銷法開始草擬,草案對安利不利。據知情人士說,目前中國官方新的直銷立法草案中爭議最大的是佣金撥出比例問題,中方沒有採納世界直銷協會聯盟以及安利等企業的意見,堅持把佣金撥出比例保留限定在25%的範圍之內。現在安利公司對經銷商的佣金一般在50%至60%之間。如果達不到這種幅度,直銷根本就開展不起來。估計直銷法規正式出臺後,安利的骨幹中會有30%提出辭職,大部分是中層級別的本地員工。
據北京一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官方非常巧妙地利用市場輿論,對一些知名品牌的跨國公司產品進行針對性調查,一旦發現有缺陷,便實行媒體曝光和行政性封殺。這種心態隱藏著報復傾向,因為中國一些產品在國外也因為質量問題和傾銷問題遭到抵制。當局往往從網路輿論中發現突破口,進而部署行動。官方一直對國外的反傾銷耿耿於懷,對那些協助提供證據的外國企業滿腹牢騷。例如日本松下,荷蘭飛利浦曾經對中國產品在海外傾銷提供過調查協助,因此這些企業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也列入了中國官方的關注名單。一旦他們「露短」,便有麻煩。
分析人士說,國際品牌產品的質量問題雖然值得關注,但是總體是好的,缺陷問題屬於個別。然而,對於質量問題更加嚴重的國產假冒偽劣產品和欺騙性服務,當局卻不那麼積極,尤其是侵權產品的出現,當局熟視無睹,放任自流。
分析人士說,一些持有狹隘民族主義思想的網民往往注意力集中在國際品牌上,肆意擴大和誇張偶爾出現的缺陷,卻對國產的危害性極強的產品的批評顯得底氣不足。受害的消費者首先看產品所屬的公司是否賠得起,如果是國內企業或小型民企,知道索賠過程麻煩而結果可能是白忙,即使法院判受害者勝訴,敗訴的企業往往不執行賠償,能拖就拖,往往不會真正採取訴訟行動。相反,跨國企業賠得起,多數遵從法院判決,因此,一些興訴者瞧準這是「敲一筆」的機會,便喜歡拿名牌產品開刀。
因為政治傾向問題,一些國外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企業也往往遭到刁難,例如支持「台獨」的大陸臺灣生產企業,支持參拜神社的日本的「朝日啤酒」,三菱公司,在中國都成為了政治犧牲品,遭到市場輿論的圍攻。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市場出現這種傾向性針對國外品牌的心態和訴訟,是相當不尋常的。如果中國與世界貿易夥伴的摩擦繼續,中國當局和消費者對抗國外品牌的行動將會激化,屆時,另類的貿易保護主義將會在中國大行其道。
──《觀察》
- 關鍵字搜索:
-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