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這是一篇胎死腹中的報導,某報記者到江蘇太倉採訪之後,當地進行了攻關活動,迫使報社在最後關頭撤下了這篇稿件。本站長在江蘇太倉調查的時候,從職工手中得到了這篇報導原稿,在此予以轉載!
江蘇省蘇州市屬下的縣級市--太倉市釀酒總廠近百名位職工聯名稱,自己曾經為之辛勤工作過的這家老牌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被內外勾結的人蓄意掏空,致使上億元國有資產白白流失!心急如焚的群眾們向當地有關部門上訪反映近五年時間了,至今卻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答覆。
為瞭解事實真相,對當地政府和該廠百餘名職工負責,記者趕赴太倉實地進行客觀深入的全面採訪時發現,這一在網際網路上已經被熱炒的新聞事件,在當地亦是鬧得沸沸揚揚。
百科公司的誕生
曾經紅火的太倉釀酒總廠,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營業績一直蒸蒸日上,其曾一舉拿下了年產2000噸級的酒精生產項目,並與上海酒精廠聯營創建了10000噸級的酒精生產項目。
雙方走完五年的聯營合同期後,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1993年1月,釀酒總廠與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旗下的中糧酒飲料食品進出口公司(以下稱中糧公司)、亞太光裕(香港)有限公司的黃京京女士共同出資組建蘇州百科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稱百科公司)。
當時的投資總額是4000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出資比例是:中糧公司800萬元人民幣,為註冊資本的40%,並派人任董事長;亞太光裕(香港)有限公司出資600萬元,為註冊資本的30%,黃京京任副董事長;釀酒總廠以現有設備(作價215萬元,77.05畝場地使用權作價 385萬元,共計出資600萬元,為註冊資本的30%,釀酒總廠法人代表、廠長喬雪村任百科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負責該公司的生產和經營。三方約定的合營期限是 30年。
知情人士透露,為了讓百科公司項目早日完工,釀酒總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向中國工商銀行太倉支行貸款2000多萬元,全部用於該項目的投資建設,先後改造了熱電廠、辦公大樓及老廠房的擴建工程。
1994年6月18日,百科公司正式開業,但必須要再度解決「三廢」污染問題,這需要對其繼續「輸血」。因當時「三資企業」不能向銀行申請貸款,故三方研究決定,仍以釀酒總廠的名義向銀行貸款1000多萬元,全部用於百科公司的廢槽處理改造工程。同時,釀酒總廠職工集資款500萬元,也用於百科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作為百科公司儲存原料的流動資金使用。
第二年,黃京京把3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一度在中國市場尋找投資機遇的新加坡光裕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經理蔡德鑫。與此同時,蔡出任百科公司副董事長。而在轉讓前,蔡德鑫已經成為了百科公司的原料供應商。
知情人士表示,百科公司成立初期,生產運營良好,酒精年生產能力達35000多噸,產品70%銷售於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也位居第一。「百科」牌酒精曾被認定為1995、1997年江蘇名牌產品。
新太公司的出世
1996年8月,喬雪村因受賄被當地警方逮捕,喬的一切職務也全部由另外一家國有企業太倉啤酒廠廠長強猛飛接任。
1996年10月,在太倉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釀酒總廠聯合太倉啤酒廠,成立了太倉釀造集團公司(以下稱釀造集團),下設釀酒總廠、太倉啤酒廠、百科公司三家獨立法人代表企業。同時,強猛飛調任為釀造集團總經理職務,但不再兼任釀酒總廠廠長及其法人代表。
知情人士說,在喬雪村涉案後的三年內,釀酒總廠長達三年之久無企業法人代表。在這個時期該廠再也無人以企業法人代表資格加入百科公司董事會任職,使釀酒總廠投資百科公司的30%國有股完全失控。而且,在這個期間,釀酒總廠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都變得十分混亂,甚至在財務上與百科公司的往來賬目也一時無專人負責。
知情人士回憶,1997年下半年,「蔡德鑫多次與強猛飛進行接觸,決定成立新太酒精有限公司(以下稱新太公司)」,該公司性質為蔡德鑫及百科公司部分職工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由蔡任董事長(企業法人代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太公司是一傢俬營企業。」
而且,更讓人詫異的是,擔任國有企業釀造集團老總的強猛飛同時兼任新太公司的總經理,其妻子張雲芳為該公司董事。「這明顯違反國家有關法規。強既然擔任了國有企業的老總,就不能再擔任與這個國有企業的產品幾乎完全相同的私人性質公司的高層,更何況還經營同類產品。」江蘇著名律師、南京金協和律師所張明文先生指出。
內部人士介紹,新太公司的經營範圍是為百科公司代購酒精的主要原料木薯干,同時負責收購百科公司的酒精並轉手銷往國外。「購買木薯乾和外銷酒精本是百科公司的職能,而且百科公司的購銷渠道已十分暢通,為什麼又要在百科公司內,原地、原班子都不變的情況下成立『新太公司』呢?」
內部人士猜測,新太公司成立後,即可利用其地位和權力,責令百科公司購買由新太公司提供的、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的木薯干原料,同時又可迫使百科公司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新太公司」出售酒精。
「據測算按百科公司目前的技術水平和銷售能力,木薯干價格每提高5%,酒精價格每下降2.5%,百科公司每年將損失5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而這些利潤則全部流入新太公司,如果木薯乾和酒精價格分別變動8%,則百科公司將會陷入虧損的境地,而債主正是新太公司。」「這是一出借改革之名,利用手中權力將國有資產逐步蛻化成私有財產的有計畫、有步驟的『聯手戲』!」
《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在其採訪過程中多次試圖與百科公司有關負責人及蔡德鑫本人取得聯繫,但都被門衛擋在門外。「蔡老闆在新加坡,很少在廠裡。」 《中國經營報》記者也曾打算採訪曾負責釀酒總廠財務會計工作後任百科公司財務部部長的康洪甲,也同樣被門衛攔住,並被告知康「太忙」。
而據經貿委朱偉農主任提供給記者的一份蓋著「百科公司行政人事部」印章的「證明」卻說,「經查,我公司從未接待過自稱是《中國經營報》的某位記者,並對該記者文章中不顧事實、違反職業道德的虛假報導表示極大憤慨和抗議。希望該記者能做出誠懇的檢討和道歉。」康洪甲和記者見面後,答應很快會向記者反饋意見,但截止記者發稿時,仍然沒有接到其電話。
新太的「滅亡」、「重生」與百科的「蒸發」
在新太公司的誕生期間,中糧公司並沒有無動於衷。知情人士表示,關於成立新太公司的事宜,並未徵求百科公司董事會的同意。
記者在中糧公司於1997年9月26日發給百科公司的函中看到這樣的內容:
「……根據蘇州百科化工有限公司合同第九章第二十二條『董事會是合營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合營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很明顯,在未徵得董事會批准同意前,你司上述來文所提出的幾項意見均為非法、無效……未經董事會批准而你司或個人單方面做的任何決定或事宜所帶來的一切法律及經濟責任由你司或個人承擔。」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後來「天高皇帝遠」的中糧卻把自己當初出資 800萬所擁有的百科公司的40%股份以1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全部「轉讓」給了蔡德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致電中糧公司方面,也沒有得到任何準確的回覆。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在電話中說:「這個事情過去已經幾年了,很多事情已經不清楚了,而且再提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釀酒總廠的內部人士說,在轉讓期間,由於此時的釀酒總廠尚缺乏法人代表,無人加入董事會,所以,對購買「中糧公司」800萬元股份的大事,釀酒總廠也未參與。不過,1998年5月,釀酒總廠變更了企業法人代表和廠長,由周子明擔任,但周子明不兼任百科公司任何職務。「最近,他們在補有關中糧公司低價賣掉國有股權的董事會紀要,由周子明去簽字。在這裡我們要聲明:沒有職代會通過的決定,企業法人再去簽字也是無效的!」
據透露,周子明任釀酒總廠廠長的時候,立即把釀酒總廠財務科科長張某進行「調動」,讓其負責釀酒總廠的財務清資工作。張某在清資過程中卻發生一件怪事,釀酒總廠的4本重要賬冊無故失蹤。當張提出要報案追查時,但周不同意,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周子明調到釀酒總廠之前,也就是1998年3月,強猛飛被上級部門調到太倉市計畫委員會任副主任。在調離時,強同時解散了新太公司,並把該公司的原各股股資退還,紅利分光。據記者從當地有關方面瞭解,強猛飛早已經不再是官場中人,他辭職後,到浙江下海去了。
「即使新太公司的設立是合法的,但股份公司也不能像這樣非常隨便地把股資退還啊?而且退還時並沒有召開董事會、股東代表大會。」
強猛飛調離後,眼看百科公司又要回到正常運行的軌道,但是,一場災難卻再次降臨到其身上。1998年下半年,百科公司因大量偷逃海關關稅,被國家海關總署查獲,責罰百科公司關稅1200萬元,同時國家外經貿委作出百科公司停業處理的決定。
但就在這個決定百科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頭,已經被「解散」的新太公司的招牌又重新掛起,在原地、原百科公司內、原設備、原班子都不變的情況下繼續生產經營。「只是換了一個廠名而已。」知情人士表示,「現在表面上百科被停了,但其實百科的煙囪還在冒煙,生產一切正常。儘管現在對外往來業務名義上是新太公司,但其實它就是被停業處理的百科。」
億元國資去向不明?
2000年6月,周子明被調離釀酒總廠,由太倉市經貿委重新派員接任其職務。但最高層頻繁變動的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已經被逐漸「掏空」。這時候的太倉市經貿委認為,這兩個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並於今年4月4日向太倉市人民法院提交了這兩個公司的破產申請報告並正式立案,5月9日向企業職工出榜公布。
根據有關法規規定,企業破產前須經召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並通過,對企業的廠務必須進行全面公開。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太倉市經貿委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報告,是在企業職工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的,直至張榜公布之日,企業職工才知道企業已進入了法定破產程序。
釀酒總廠的職工們還認為,太倉市經貿委執意要「破」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的另外的目的是:逃避銀行的4000萬元債務和海關總署對百科公司作出的關稅罰款(該筆款項至今尚有800萬元未付清)。
「我們的資金的確很難收回,地方主義在作祟,我們也沒有辦法。」工商銀行太倉支行的一位負責人非常無奈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記者發稿前從該行馬副行長處獲悉,釀酒總廠尚欠本金2202萬和利息1000多萬,現在幾乎沒有全額歸還的希望。
對於釀酒總廠的遭遇,職工們義憤填膺,他們紛紛提出疑問:
一、百科公司的籌建所用資金是以釀酒總廠名義向銀行貸款,本金包括利息,約計4000萬元,並把資金全部用於百科公司的投資建設,這些貸款的真正債務人是百科公司,而不是釀酒總廠,按理應當在百科公司的利潤中扣除貸款資金,匯入釀酒總廠賬戶,再由釀酒總廠歸還銀行。但是,百科公司沒有這樣做,卻把債務直接推給釀酒總廠,使其負債纍纍,資不抵債,其用意何在呢?
二、釀酒總廠職工集資款500萬元流入百科公司,至今未還,最終還是釀酒總廠賣掉了黃酒分廠的土地,獲得將近300萬元,才勉強歸還此欠款,如今仍有部分利息尚未了結。這500萬元又流入何方?
「資不抵債是假的。說百科公司資不抵債,誰也不相信。」知情人士說,百科公司從1993年運行至今,從原有年產量3萬多噸酒精發展到了年生產量達 5萬多噸酒精的企業。據測算:按百科公司目前的技術水平及銷售能力,根據市場綜合調研分析,以每噸酒精最低淨利潤1000∼1500元計算,按年生產量4 萬噸計算,那麼每年淨利潤至少為4000萬∼6000萬元,從1993年運作至今,十年中總淨利潤為4億∼6億元。(其中:不包括二氧化碳、雜醇油、無水酒精、特種酒精等增值淨利潤每年650萬元,十年共計淨利潤6500萬元)。扣除銀行貸款4000萬元,那麼其淨利潤為3.6億∼5.6億元。其中:國有資產股份佔70%(被中糧公司「賤賣」的40%股份和釀酒總廠持有的30%股份),即2.52億∼3.92億元。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太倉釀酒總廠應分得 30%股權的紅利,即1.08億∼1.68億元。
內部人士表示,上面的數據中充分證明,釀酒總廠應擁有百科公司1億多元資產,完全具備生產能力,是一個無債企業。「為什麼百科公司(即現在的新太公司)不履行《公司法》中的有關規定,拒不承認釀酒總廠的股東地位,非法截留我們的1億多元紅利呢?這不是很明顯地把國有資產變成私人財產嗎?難道2.8 億∼4.2億國有資產就這樣白白地流失了嗎?」
對於百科公司的下一步走向,職工們更是擔憂:由於百科公司和新太公司的這種相當「親密」和錯綜複雜的關係,而且兩者是同一個財務主管,「他們(新太公司) 完全有可能通過對百科公司的經營、財務報表進行一番『技術處理』,使百科公司對新太公司的負債超過百科公司全部固定資產的淨值,此時新太公司即可通過合法途徑將百科公司收購抵債,這樣便徹底實現了國有資產向私人財產的蛻化演變,屆時太倉釀酒總廠及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在百科公司的投資將全部轉化為 『新太公司』名下的私有財產。」
今年8月11日,釀酒總廠的職工們終於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紛紛湧到市政府門前,要向市長反映這樣幾個「情況」:該廠的上級主管部門太倉市經貿委於今年4 月4日向太倉市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關於釀酒總廠的破產申請報告,但現在法院還沒有正式宣布該廠破產的時候,職工們的工資卻被停發了;作為一個老牌的國有企業,釀酒總廠走到今天這種「傾家蕩產」的地步,是因為被人一步步「掏空」,本屬於該廠的數億元國有資產被人侵吞,為什麼他們上訪了將近五年,到現在仍然無人過問?
「在當日的集體上訪中,太倉市經貿委主任告訴我們,現在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已經被蔡德鑫以2000萬元買下了。」太倉市檢察院王建華檢察長也證實,經貿委也曾稱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賣了2000多萬;而經貿委朱偉農主任則告訴記者,其實賣了4000多萬,不是2000多萬。究竟賣了多少?記者被前後不一的兩種說法搞得一頭霧水。
「在市政府多次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會議上,我多次拍桌子說,『他們這樣搞早晚會毀了整個太倉的國有企業!』」太倉市財政局一位負責人非常激憤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也向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國資改革運動敲響了警鐘:一定要警惕中間的腐敗問題!」而當記者向該局顧副局長等幾位負責人求證此事時,他們俱稱「不知道此事」。
相關方的說法和觀點
就職工們反映的問題,記者在太倉市委宣傳部門的通力配合下,走訪了公安、檢察、經貿和財政等相關方面。
當記者前往新太公司時,被告知:蔡老闆不在,所以不能接受任何採訪。
在其辦公室,太倉市經貿委主任朱偉農稱,《中國經營報》的通篇報導只是聽信了職工們的反映而未經調查核實,是嚴重失實的,給太倉的改革開放與社會穩定造成了很壞影響,他們已經發公函和報社進行交涉,但是到現在仍沒有得到對方的答覆。「考慮到和報社今後的關係,我們也不願意提起訴訟狀告新聞單位。」 據他稱,轉載該稿件的新浪網已經將文章刪除,朱主任又給了記者一本刊名叫做《蘇州經貿》的雜誌,因為其中有他一篇題為《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改革》的文章。記者仔細拜讀後發現,該文章和此次採訪的主題幾乎沒有關係。
朱偉農十分肯定地稱,4月4日,法院的《破產裁定書》就已經下達,此前的資產清理、評估等一切程序和手續,他們都是經過與具備的。他還說,經過調查,職工們的簽名都是有人代簽的。「這絕對不可能,我們以人格擔保,願意承擔一切法律後果。」職工代表氣憤地說。
在太倉市財政局,記者受到辦公室一個據說是主任的程姓男子百般刁難。經過一番周折,才找到太倉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的胡副主任,他告訴記者,他們從沒有接到釀酒總廠職工的什麼舉報,具體情況自己不清楚,當初負責處理此事的副局長已經調走,後來他又改口說應該由經貿委下屬的工業企業資產管理辦公室主管此事。
負責百科資產清理審計工作的安信會計事務所支彩芹女士說,因為法院還沒有決定債權人會議召開具體時間,所以他們的工作還沒有終結。負責釀酒總廠資產清理審計工作的朱會計師說,審計還沒有結果,要看工作進度。這和朱偉農的說法迥然不同。
對於記者提出「有人反映破產過程中存在嚴重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他表示「不太好說,可以問各相關部門成立的清算組」。「到如今債權人會議還沒有召開,我們只是接受法院委託對資產現今實際狀況負責,帳目是由釀酒總廠提供的,至於其中有無國有資產被侵佔或者流失等問題,我們沒有義務和權力插手與過問。」朱會計師說。
經艱難交涉,太倉市公安局紀委顏書記才答應和記者「聊聊」,他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新太公司在洗黑錢」,自己和舉報人之一劉某是老熟人,因而老劉經常會向他諮詢一些問題,他只是告訴對方「可以到局經濟偵查大隊反映情況」。對於群眾舉報材料中說的「太倉市公安局認為此事件是政府行為」,在記者兩天的整個採訪過程中始終沒有人員出面做出解釋。
據舉報者稱,當初他們向太倉市反貪局局長朱新豐反映企業改制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時,「朱局長確認新太公司是非法的,是在洗黑錢,你們要解決此事只有找公安局和國資辦」。而朱局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說,「當事人在斷章取義,這種事情應該由政府處理,我們處理貪污受賄和瀆職行為,現在又沒證據證明有人存在這方面的行為,所以我們暫時不好介入。」
來太倉工作時間不長的該市檢察院檢察長王建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確實有人集體向他反映過釀酒總廠改制中的問題,為維護國有資產在改制過程中的安全,不被非法侵佔。他非常重視此事,當即委派相關人員前往經貿委全面認真瞭解情況,由於涉及情況比較複雜,當時沒有發現太大問題。媒體介入此事後,王檢察長稱,他又帶著分管偵查的副檢察長前往經貿委再次進行調查,經貿委提供了一份材料說「舉報材料是失實的」,但直到現在也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明舉報材料失實的依據。
「目前處於企業改制非常關鍵的攻堅階段,我們蘇州市要求明年底全部結束工作,由於此事件在當地影響較大。而舉報材料比較籠統,舉報人和經貿委的說法差距太大,他們沒有提供涉及挪用私分國有資產等方面的具體人或者具體事,使我們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我們院最近正在查處也是本市國有改制過程中涉嫌犯罪達千萬元金額的另一起經濟要案。」採訪結束前,王檢察長態度明確地表示,他們將繼續關注此事,一定會做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事情最終肯定會說清楚的」。
在受理該企業破產申請的太倉市法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匯報院長後,以「上級有規定,中央級別媒體採訪必須要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辦出具的介紹信」為由,斷然拒絕了記者「只是瞭解釀酒總廠破產情況」的簡單要求。
記者就此事件向太倉市有關方面要求採訪該市領導程惠明書記或者浦榮皋市長時,被告知:領導或不在家,或開會,不能接待記者。作為該市企業改制領導小組成員的一位領導稱,自己對這件事情也不是太瞭解,因而不能發表太多意見。
記者betway体育手机网 獲悉,新太公司由於涉嫌偷稅,已經再次被海關部門調查處理。
「太倉億元國資秘密蒸發」事件最終如何發展,記者將密切關注。
原載中國百姓喉舌網 作者:江正義 魯寧平整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江蘇省蘇州市屬下的縣級市--太倉市釀酒總廠近百名位職工聯名稱,自己曾經為之辛勤工作過的這家老牌國有企業在改制過程中,被內外勾結的人蓄意掏空,致使上億元國有資產白白流失!心急如焚的群眾們向當地有關部門上訪反映近五年時間了,至今卻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答覆。
為瞭解事實真相,對當地政府和該廠百餘名職工負責,記者趕赴太倉實地進行客觀深入的全面採訪時發現,這一在網際網路上已經被熱炒的新聞事件,在當地亦是鬧得沸沸揚揚。
百科公司的誕生
曾經紅火的太倉釀酒總廠,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營業績一直蒸蒸日上,其曾一舉拿下了年產2000噸級的酒精生產項目,並與上海酒精廠聯營創建了10000噸級的酒精生產項目。
雙方走完五年的聯營合同期後,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1993年1月,釀酒總廠與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旗下的中糧酒飲料食品進出口公司(以下稱中糧公司)、亞太光裕(香港)有限公司的黃京京女士共同出資組建蘇州百科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稱百科公司)。
當時的投資總額是4000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出資比例是:中糧公司800萬元人民幣,為註冊資本的40%,並派人任董事長;亞太光裕(香港)有限公司出資600萬元,為註冊資本的30%,黃京京任副董事長;釀酒總廠以現有設備(作價215萬元,77.05畝場地使用權作價 385萬元,共計出資600萬元,為註冊資本的30%,釀酒總廠法人代表、廠長喬雪村任百科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負責該公司的生產和經營。三方約定的合營期限是 30年。
知情人士透露,為了讓百科公司項目早日完工,釀酒總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向中國工商銀行太倉支行貸款2000多萬元,全部用於該項目的投資建設,先後改造了熱電廠、辦公大樓及老廠房的擴建工程。
1994年6月18日,百科公司正式開業,但必須要再度解決「三廢」污染問題,這需要對其繼續「輸血」。因當時「三資企業」不能向銀行申請貸款,故三方研究決定,仍以釀酒總廠的名義向銀行貸款1000多萬元,全部用於百科公司的廢槽處理改造工程。同時,釀酒總廠職工集資款500萬元,也用於百科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作為百科公司儲存原料的流動資金使用。
第二年,黃京京把3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一度在中國市場尋找投資機遇的新加坡光裕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經理蔡德鑫。與此同時,蔡出任百科公司副董事長。而在轉讓前,蔡德鑫已經成為了百科公司的原料供應商。
知情人士表示,百科公司成立初期,生產運營良好,酒精年生產能力達35000多噸,產品70%銷售於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也位居第一。「百科」牌酒精曾被認定為1995、1997年江蘇名牌產品。
新太公司的出世
1996年8月,喬雪村因受賄被當地警方逮捕,喬的一切職務也全部由另外一家國有企業太倉啤酒廠廠長強猛飛接任。
1996年10月,在太倉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釀酒總廠聯合太倉啤酒廠,成立了太倉釀造集團公司(以下稱釀造集團),下設釀酒總廠、太倉啤酒廠、百科公司三家獨立法人代表企業。同時,強猛飛調任為釀造集團總經理職務,但不再兼任釀酒總廠廠長及其法人代表。
知情人士說,在喬雪村涉案後的三年內,釀酒總廠長達三年之久無企業法人代表。在這個時期該廠再也無人以企業法人代表資格加入百科公司董事會任職,使釀酒總廠投資百科公司的30%國有股完全失控。而且,在這個期間,釀酒總廠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都變得十分混亂,甚至在財務上與百科公司的往來賬目也一時無專人負責。
知情人士回憶,1997年下半年,「蔡德鑫多次與強猛飛進行接觸,決定成立新太酒精有限公司(以下稱新太公司)」,該公司性質為蔡德鑫及百科公司部分職工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由蔡任董事長(企業法人代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太公司是一傢俬營企業。」
而且,更讓人詫異的是,擔任國有企業釀造集團老總的強猛飛同時兼任新太公司的總經理,其妻子張雲芳為該公司董事。「這明顯違反國家有關法規。強既然擔任了國有企業的老總,就不能再擔任與這個國有企業的產品幾乎完全相同的私人性質公司的高層,更何況還經營同類產品。」江蘇著名律師、南京金協和律師所張明文先生指出。
內部人士介紹,新太公司的經營範圍是為百科公司代購酒精的主要原料木薯干,同時負責收購百科公司的酒精並轉手銷往國外。「購買木薯乾和外銷酒精本是百科公司的職能,而且百科公司的購銷渠道已十分暢通,為什麼又要在百科公司內,原地、原班子都不變的情況下成立『新太公司』呢?」
內部人士猜測,新太公司成立後,即可利用其地位和權力,責令百科公司購買由新太公司提供的、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的木薯干原料,同時又可迫使百科公司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向「新太公司」出售酒精。
「據測算按百科公司目前的技術水平和銷售能力,木薯干價格每提高5%,酒精價格每下降2.5%,百科公司每年將損失5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而這些利潤則全部流入新太公司,如果木薯乾和酒精價格分別變動8%,則百科公司將會陷入虧損的境地,而債主正是新太公司。」「這是一出借改革之名,利用手中權力將國有資產逐步蛻化成私有財產的有計畫、有步驟的『聯手戲』!」
《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在其採訪過程中多次試圖與百科公司有關負責人及蔡德鑫本人取得聯繫,但都被門衛擋在門外。「蔡老闆在新加坡,很少在廠裡。」 《中國經營報》記者也曾打算採訪曾負責釀酒總廠財務會計工作後任百科公司財務部部長的康洪甲,也同樣被門衛攔住,並被告知康「太忙」。
而據經貿委朱偉農主任提供給記者的一份蓋著「百科公司行政人事部」印章的「證明」卻說,「經查,我公司從未接待過自稱是《中國經營報》的某位記者,並對該記者文章中不顧事實、違反職業道德的虛假報導表示極大憤慨和抗議。希望該記者能做出誠懇的檢討和道歉。」康洪甲和記者見面後,答應很快會向記者反饋意見,但截止記者發稿時,仍然沒有接到其電話。
新太的「滅亡」、「重生」與百科的「蒸發」
在新太公司的誕生期間,中糧公司並沒有無動於衷。知情人士表示,關於成立新太公司的事宜,並未徵求百科公司董事會的同意。
記者在中糧公司於1997年9月26日發給百科公司的函中看到這樣的內容:
「……根據蘇州百科化工有限公司合同第九章第二十二條『董事會是合營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決定合營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很明顯,在未徵得董事會批准同意前,你司上述來文所提出的幾項意見均為非法、無效……未經董事會批准而你司或個人單方面做的任何決定或事宜所帶來的一切法律及經濟責任由你司或個人承擔。」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後來「天高皇帝遠」的中糧卻把自己當初出資 800萬所擁有的百科公司的40%股份以1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全部「轉讓」給了蔡德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致電中糧公司方面,也沒有得到任何準確的回覆。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在電話中說:「這個事情過去已經幾年了,很多事情已經不清楚了,而且再提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釀酒總廠的內部人士說,在轉讓期間,由於此時的釀酒總廠尚缺乏法人代表,無人加入董事會,所以,對購買「中糧公司」800萬元股份的大事,釀酒總廠也未參與。不過,1998年5月,釀酒總廠變更了企業法人代表和廠長,由周子明擔任,但周子明不兼任百科公司任何職務。「最近,他們在補有關中糧公司低價賣掉國有股權的董事會紀要,由周子明去簽字。在這裡我們要聲明:沒有職代會通過的決定,企業法人再去簽字也是無效的!」
據透露,周子明任釀酒總廠廠長的時候,立即把釀酒總廠財務科科長張某進行「調動」,讓其負責釀酒總廠的財務清資工作。張某在清資過程中卻發生一件怪事,釀酒總廠的4本重要賬冊無故失蹤。當張提出要報案追查時,但周不同意,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周子明調到釀酒總廠之前,也就是1998年3月,強猛飛被上級部門調到太倉市計畫委員會任副主任。在調離時,強同時解散了新太公司,並把該公司的原各股股資退還,紅利分光。據記者從當地有關方面瞭解,強猛飛早已經不再是官場中人,他辭職後,到浙江下海去了。
「即使新太公司的設立是合法的,但股份公司也不能像這樣非常隨便地把股資退還啊?而且退還時並沒有召開董事會、股東代表大會。」
強猛飛調離後,眼看百科公司又要回到正常運行的軌道,但是,一場災難卻再次降臨到其身上。1998年下半年,百科公司因大量偷逃海關關稅,被國家海關總署查獲,責罰百科公司關稅1200萬元,同時國家外經貿委作出百科公司停業處理的決定。
但就在這個決定百科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頭,已經被「解散」的新太公司的招牌又重新掛起,在原地、原百科公司內、原設備、原班子都不變的情況下繼續生產經營。「只是換了一個廠名而已。」知情人士表示,「現在表面上百科被停了,但其實百科的煙囪還在冒煙,生產一切正常。儘管現在對外往來業務名義上是新太公司,但其實它就是被停業處理的百科。」
億元國資去向不明?
2000年6月,周子明被調離釀酒總廠,由太倉市經貿委重新派員接任其職務。但最高層頻繁變動的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已經被逐漸「掏空」。這時候的太倉市經貿委認為,這兩個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並於今年4月4日向太倉市人民法院提交了這兩個公司的破產申請報告並正式立案,5月9日向企業職工出榜公布。
根據有關法規規定,企業破產前須經召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並通過,對企業的廠務必須進行全面公開。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太倉市經貿委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報告,是在企業職工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操作的,直至張榜公布之日,企業職工才知道企業已進入了法定破產程序。
釀酒總廠的職工們還認為,太倉市經貿委執意要「破」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的另外的目的是:逃避銀行的4000萬元債務和海關總署對百科公司作出的關稅罰款(該筆款項至今尚有800萬元未付清)。
「我們的資金的確很難收回,地方主義在作祟,我們也沒有辦法。」工商銀行太倉支行的一位負責人非常無奈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記者發稿前從該行馬副行長處獲悉,釀酒總廠尚欠本金2202萬和利息1000多萬,現在幾乎沒有全額歸還的希望。
對於釀酒總廠的遭遇,職工們義憤填膺,他們紛紛提出疑問:
一、百科公司的籌建所用資金是以釀酒總廠名義向銀行貸款,本金包括利息,約計4000萬元,並把資金全部用於百科公司的投資建設,這些貸款的真正債務人是百科公司,而不是釀酒總廠,按理應當在百科公司的利潤中扣除貸款資金,匯入釀酒總廠賬戶,再由釀酒總廠歸還銀行。但是,百科公司沒有這樣做,卻把債務直接推給釀酒總廠,使其負債纍纍,資不抵債,其用意何在呢?
二、釀酒總廠職工集資款500萬元流入百科公司,至今未還,最終還是釀酒總廠賣掉了黃酒分廠的土地,獲得將近300萬元,才勉強歸還此欠款,如今仍有部分利息尚未了結。這500萬元又流入何方?
「資不抵債是假的。說百科公司資不抵債,誰也不相信。」知情人士說,百科公司從1993年運行至今,從原有年產量3萬多噸酒精發展到了年生產量達 5萬多噸酒精的企業。據測算:按百科公司目前的技術水平及銷售能力,根據市場綜合調研分析,以每噸酒精最低淨利潤1000∼1500元計算,按年生產量4 萬噸計算,那麼每年淨利潤至少為4000萬∼6000萬元,從1993年運作至今,十年中總淨利潤為4億∼6億元。(其中:不包括二氧化碳、雜醇油、無水酒精、特種酒精等增值淨利潤每年650萬元,十年共計淨利潤6500萬元)。扣除銀行貸款4000萬元,那麼其淨利潤為3.6億∼5.6億元。其中:國有資產股份佔70%(被中糧公司「賤賣」的40%股份和釀酒總廠持有的30%股份),即2.52億∼3.92億元。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太倉釀酒總廠應分得 30%股權的紅利,即1.08億∼1.68億元。
內部人士表示,上面的數據中充分證明,釀酒總廠應擁有百科公司1億多元資產,完全具備生產能力,是一個無債企業。「為什麼百科公司(即現在的新太公司)不履行《公司法》中的有關規定,拒不承認釀酒總廠的股東地位,非法截留我們的1億多元紅利呢?這不是很明顯地把國有資產變成私人財產嗎?難道2.8 億∼4.2億國有資產就這樣白白地流失了嗎?」
對於百科公司的下一步走向,職工們更是擔憂:由於百科公司和新太公司的這種相當「親密」和錯綜複雜的關係,而且兩者是同一個財務主管,「他們(新太公司) 完全有可能通過對百科公司的經營、財務報表進行一番『技術處理』,使百科公司對新太公司的負債超過百科公司全部固定資產的淨值,此時新太公司即可通過合法途徑將百科公司收購抵債,這樣便徹底實現了國有資產向私人財產的蛻化演變,屆時太倉釀酒總廠及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在百科公司的投資將全部轉化為 『新太公司』名下的私有財產。」
今年8月11日,釀酒總廠的職工們終於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紛紛湧到市政府門前,要向市長反映這樣幾個「情況」:該廠的上級主管部門太倉市經貿委於今年4 月4日向太倉市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關於釀酒總廠的破產申請報告,但現在法院還沒有正式宣布該廠破產的時候,職工們的工資卻被停發了;作為一個老牌的國有企業,釀酒總廠走到今天這種「傾家蕩產」的地步,是因為被人一步步「掏空」,本屬於該廠的數億元國有資產被人侵吞,為什麼他們上訪了將近五年,到現在仍然無人過問?
「在當日的集體上訪中,太倉市經貿委主任告訴我們,現在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已經被蔡德鑫以2000萬元買下了。」太倉市檢察院王建華檢察長也證實,經貿委也曾稱釀酒總廠和百科公司賣了2000多萬;而經貿委朱偉農主任則告訴記者,其實賣了4000多萬,不是2000多萬。究竟賣了多少?記者被前後不一的兩種說法搞得一頭霧水。
「在市政府多次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會議上,我多次拍桌子說,『他們這樣搞早晚會毀了整個太倉的國有企業!』」太倉市財政局一位負責人非常激憤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也向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國資改革運動敲響了警鐘:一定要警惕中間的腐敗問題!」而當記者向該局顧副局長等幾位負責人求證此事時,他們俱稱「不知道此事」。
相關方的說法和觀點
就職工們反映的問題,記者在太倉市委宣傳部門的通力配合下,走訪了公安、檢察、經貿和財政等相關方面。
當記者前往新太公司時,被告知:蔡老闆不在,所以不能接受任何採訪。
在其辦公室,太倉市經貿委主任朱偉農稱,《中國經營報》的通篇報導只是聽信了職工們的反映而未經調查核實,是嚴重失實的,給太倉的改革開放與社會穩定造成了很壞影響,他們已經發公函和報社進行交涉,但是到現在仍沒有得到對方的答覆。「考慮到和報社今後的關係,我們也不願意提起訴訟狀告新聞單位。」 據他稱,轉載該稿件的新浪網已經將文章刪除,朱主任又給了記者一本刊名叫做《蘇州經貿》的雜誌,因為其中有他一篇題為《在改革中創新在創新中改革》的文章。記者仔細拜讀後發現,該文章和此次採訪的主題幾乎沒有關係。
朱偉農十分肯定地稱,4月4日,法院的《破產裁定書》就已經下達,此前的資產清理、評估等一切程序和手續,他們都是經過與具備的。他還說,經過調查,職工們的簽名都是有人代簽的。「這絕對不可能,我們以人格擔保,願意承擔一切法律後果。」職工代表氣憤地說。
在太倉市財政局,記者受到辦公室一個據說是主任的程姓男子百般刁難。經過一番周折,才找到太倉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的胡副主任,他告訴記者,他們從沒有接到釀酒總廠職工的什麼舉報,具體情況自己不清楚,當初負責處理此事的副局長已經調走,後來他又改口說應該由經貿委下屬的工業企業資產管理辦公室主管此事。
負責百科資產清理審計工作的安信會計事務所支彩芹女士說,因為法院還沒有決定債權人會議召開具體時間,所以他們的工作還沒有終結。負責釀酒總廠資產清理審計工作的朱會計師說,審計還沒有結果,要看工作進度。這和朱偉農的說法迥然不同。
對於記者提出「有人反映破產過程中存在嚴重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他表示「不太好說,可以問各相關部門成立的清算組」。「到如今債權人會議還沒有召開,我們只是接受法院委託對資產現今實際狀況負責,帳目是由釀酒總廠提供的,至於其中有無國有資產被侵佔或者流失等問題,我們沒有義務和權力插手與過問。」朱會計師說。
經艱難交涉,太倉市公安局紀委顏書記才答應和記者「聊聊」,他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新太公司在洗黑錢」,自己和舉報人之一劉某是老熟人,因而老劉經常會向他諮詢一些問題,他只是告訴對方「可以到局經濟偵查大隊反映情況」。對於群眾舉報材料中說的「太倉市公安局認為此事件是政府行為」,在記者兩天的整個採訪過程中始終沒有人員出面做出解釋。
據舉報者稱,當初他們向太倉市反貪局局長朱新豐反映企業改制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時,「朱局長確認新太公司是非法的,是在洗黑錢,你們要解決此事只有找公安局和國資辦」。而朱局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則說,「當事人在斷章取義,這種事情應該由政府處理,我們處理貪污受賄和瀆職行為,現在又沒證據證明有人存在這方面的行為,所以我們暫時不好介入。」
來太倉工作時間不長的該市檢察院檢察長王建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確實有人集體向他反映過釀酒總廠改制中的問題,為維護國有資產在改制過程中的安全,不被非法侵佔。他非常重視此事,當即委派相關人員前往經貿委全面認真瞭解情況,由於涉及情況比較複雜,當時沒有發現太大問題。媒體介入此事後,王檢察長稱,他又帶著分管偵查的副檢察長前往經貿委再次進行調查,經貿委提供了一份材料說「舉報材料是失實的」,但直到現在也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明舉報材料失實的依據。
「目前處於企業改制非常關鍵的攻堅階段,我們蘇州市要求明年底全部結束工作,由於此事件在當地影響較大。而舉報材料比較籠統,舉報人和經貿委的說法差距太大,他們沒有提供涉及挪用私分國有資產等方面的具體人或者具體事,使我們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我們院最近正在查處也是本市國有改制過程中涉嫌犯罪達千萬元金額的另一起經濟要案。」採訪結束前,王檢察長態度明確地表示,他們將繼續關注此事,一定會做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事情最終肯定會說清楚的」。
在受理該企業破產申請的太倉市法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匯報院長後,以「上級有規定,中央級別媒體採訪必須要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辦出具的介紹信」為由,斷然拒絕了記者「只是瞭解釀酒總廠破產情況」的簡單要求。
記者就此事件向太倉市有關方面要求採訪該市領導程惠明書記或者浦榮皋市長時,被告知:領導或不在家,或開會,不能接待記者。作為該市企業改制領導小組成員的一位領導稱,自己對這件事情也不是太瞭解,因而不能發表太多意見。
記者betway体育手机网 獲悉,新太公司由於涉嫌偷稅,已經再次被海關部門調查處理。
「太倉億元國資秘密蒸發」事件最終如何發展,記者將密切關注。
原載中國百姓喉舌網 作者:江正義 魯寧平整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太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