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國:從美國回到了家鄉----北京點滴

送交者: yxw1

(一)軟臥

從上海到北京乘軟臥,票很好買。車次也多,幾乎每隔幾分鐘一趟。硬臥是絕對買不到的,據說都被旅行社買光了。硬臥比軟臥便宜約人民幣100元。

火車提速後,提倡「夕發朝至」是為出差的人便利。晚上上車,睡一覺,一路不停。第二天早上就到了,什麼事都不耽誤。比起以前要搖晃24小時,真是太方便了。不過,站站停也有好處,站站都可以買站台上的小吃。每站小吃都不一樣,還沒吃完,下一站又到了。

我從美國帶來兩件行李需要託運,應該往左轉辦手續。但一下車,右邊飛來一個手推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行李搶走。手續費200人民幣。票價才400多。顯然是非鐵路系統的民營企業。收費竟多了近一倍,只把行李不必要地包了一下。

會友

現在會友也要先打電話,不像以前就去了,在就在,不在就不在。只要一打電話,對方一定說:「我請你吃飯!」。或者就不見面。也不知從何時起的。再前幾年,從美國回去的一定要請國內的親友吃飯,並送很多禮物,大多電氣,服飾。

「我請你吃飯!」也不僅是會友時用。好像已成為社交的鐵定模式。辦任何事,不吃飯是辦不成的。吃飯的檔次,規模是有天淵之別的。大到北京飯店,王府飯店,吃個幾千,幾萬不在話下。兩人吃,幾十人也吃。小到胡同裡的小飯館,來一頓,事情也辦了。

中國的飲食文化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深入到每個領域,改變了味道。

城市越來越大,加上堵車,見面也越來越難了。天涯可以是咫尺,而咫尺又分明是天涯。許多人擦肩而過,卻相距萬里。和朋友見面也越來越難了。如果你還是以你出國前的想法來看待友誼,恐怕你會承受不了在現實面前失望對你的打擊。你會感到無比的孤獨,寂寞。你會因為失去了你長期珍惜的友誼而痛苦萬分。你只能用市場經濟來寬慰你自己。你只能在孤獨中自己排解自己。如果說孤獨是一種獨特的享受,就盡情地享受吧。

所以現在非常流行「人一生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最重要。」親情才是永恆的。

只能通通電話。大多,你要主動打給對方。一是大家都很忙。二是在中國打電話每次都要付費,手機則雙方付費。即便你打過去,對方為了節約你的電話費,也急忙要挂。這大約和收入沒有關係。和節約的習慣有關係。和現今的世風有關。

會了一個老同學,畢業時分到教育局管高考,專門負責考卷。排好的鉛字倒的紙模,每省分發到一個。高考時把紙模倒成鉛模大批印製發給考生。這位同學說,那年,他的三個最親近的人沒考上大學,其中有他的親弟弟和一個侄子和一個好朋友的弟弟。事情過去很久了,大家聽了後,也沉默了很久。

市容不去說當年應該保護老北京城了。北京的變化真的是驚人的。小時住的北新橋一帶,已經沒有一點痕跡了。不論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回憶都很難再找到。那魂牽夢繞的小胡同,四合院,已經太破舊了,也沒什麼院子了,都是抗震時留下的抗震篷,真的是應該拆了。夾竹桃,珍珠梅,金魚缸,石頭桌椅也已再看不到了。到處高樓林立,正在施工的大廈也處處可見。電視新聞說現在北京有3000個工地。

有人說現在只有首都沒有北京,有一定道理。明清時的設計是怎麼也適應不了現代的生活方式了。我們原來住的胡同,兩個人相對地走來還要側一下身。怎麼能開車?我在高樓大廈中定位了我家的住處,伴著無聲的抽泣,拍了很多照片。現代化的,一條條筆直的林蔭道取代了窄窄的街道,淹沒了兒時的記憶。歷史和回憶也被割成了一片一片的。有些地方不想,不願,也不忍再去造訪了。入夜,燈火輝煌,車水馬龍,處處霓虹燈閃亮,有些鬧市區真的不差紐約,舊金山,或較之更為繁華。

住宅區已出現極端的貧富懸殊。新興的住宅區,有室外花園,地下存車,嚴格的物業管理和保安系統。保安人員身著質地考究的制服,有嚴格的保安制度。24小時巡邏,保證住戶安全。門廳的地面牆面是大理石的,門衛站崗。棟棟都有電梯,戶戶請專業室內設計師設計,豪華如高級賓館,室內有黑白可視性對講機。熱水,管道煤氣,上下水。而老住宅區,四合院則很破舊,什麼設施都沒有。上下水,電都是後加的,還在燒蜂窩煤,賣蜂窩煤的行業還在忙碌著,用腳踏三輪車挨家挨戶送著。

交通

我們那時公共汽車31路到清華,32路到北大。即有32條線路。現在多到900多路。真可說四通八達。車輛也多,幾乎是一輛接一輛。起價一元,空調車票起價二元,顯然乘客也少一半。輔助公共汽車也很多,就是小麵包車,票價多一塊人民幣。

地鐵線路越來越多,幾乎和舊金山地鐵建造年代相同,但北京的地鐵站,車廂顯然破舊多了。建築材料,施工質量,使用不同的結果吧。地鐵極為方便,從不堵車。

計程車比比皆是,全市約二萬餘輛。司機則多於二萬,因為有合開一輛的。他們說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計程車,私車越來越多,人們攢錢買房,買車,盡量減少「打的」。幾乎沒有一個司機不抱怨車行對他們的「剝削」。他們說老闆的錢無法估計。可又不採取行動。說「沒用!」私人機動三輪也有,拉老人,拉孩子,很方便, 「挺管用。」摩托也有,大多男的奇。不像臺灣,很漂亮時尚的小姐也騎摩托,穿行於大街小巷。

私車幾成隱患,車越多堵車的機率越大。根本沒有停車處。當局已注意到了,開始限制私車。大大提高養私車的費用。

騎自行車的也很多,各種年齡的都有。據騎車的人說,都丟過5-6輛,鎖也沒用。

堵車世界各大城市幾乎都堵車。我曾在羅馬市外遇到堵車,等了兩個半小時。北京人對堵車很反感,忿忿地稱首都為「首堵」。造成堵車的原因很多。有一種原因是各不相讓。電視上,見韓國,日本人撞車,二人下車,不管多氣憤,雙方先行個禮,再理論。我們是先「國罵」或「你找死呀!」或拳頭直接就上了。如何和解?小學生騎車相撞,也是互罵聲一聲比一聲高。那勁頭是美國的TeenAgeer望塵莫及的。素質更是要從娃娃做起的。

手機真的是人手一機。真的是手機總數佔世界第一。人行道上,餐廳裡,醫院裡,計程車上,各種公共場合,人們到處都在打手機。走著打,站著打,坐著更打。就是要飯的,揀垃圾的都有手機。方便處,是任何時候都能找到要找的人,有的餐廳訂位,不給手機號不給訂。見到不願回的號碼,可不接,可偽稱手機沒電了,或謊稱不在本地,可以避免見面。

收到的信號真是五花八門。什麼聲音都有。音樂最多,古典音樂也多,貝多芬,莫扎特的名曲都為手機服務了。年青人多用流行歌曲。民歌也很普遍。還有一種行業專門為手機設計外表,信號的。女孩子把手機掛在胸前,代替了項鏈,也不易丟失。賣手機的商店生意很清淡,售貨員都站著。很難來一個顧客。來一個顧客,售貨員一齊湧上。是供大於求。

我的兩個朋友都在做手機製造業。他們都在緊鑼密鼓地研究新產品。如何解決市場問題?人行道上另一種行業很奇特,收購手機。有叫的,有在地上放個紙牌子,大多寫「高價收購手機」都是一個人的個體戶,沒見過二人或幾人合夥的。這種「業主」幾乎全都是年青人。從服裝,舉止上看,他們都沒有什麼文化。不知可否維持生活?也不知是否合法。我特意問過他們,說收購價格從幾十元起到幾千元,聽說主要是收買偷來的手機,收買後拆了賣零件。

還有另一種行業,大多在車站,鬧市區,都是一個人。他們聲音很低地問「辦證」「發票」「刻章」。或把廣告印好貼在這些地方的地上。辦證,發票就是偽造證件,發票。利用高科技造的可以亂真。據電視新聞說,去稅務局查也沒有差錯,號碼都對,只把金額改了。刻章就是私刻公章,都是非法的。

還有「收購禮品」就是收的禮太多了,用不了,就賣了。「收藥」就是公費醫療的藥用不了,賣了。常常看見很多人站在醫院附近的街上。一打聽,是造假證件的。河南省在京設了一個辦公室,專門定期檢查河南民工在京是否懷孕。女民工三個月一次定期把證明寄回,如不交證明或懷孕,則要罰款。可買一個假證明搪塞。中國人口太多,造成很多麻煩,計畫生育是必要的。怎麼就這麼執行政策呢?

(二)素質

據說老外看中國,不是要看高樓大廈,而是要看中國人的素質。

雖然公共衛生仍然相差很遠,隨地吐痰到處可見。但也看到有人手裡拿著果皮找拉圾箱的。

我們傳統的,公共場合說話聲音之大看來是很難改變了。打手機的聲音,一個比一個高。一次在地鐵車上,全車人都在聽一個人高聲打手機。打完一個接著再打一個,一路就聽他打手機。大家表情木然。我按捺不住,下車時對他說:「公共場合說話小點聲!」不但他本人一臉驚異,幾乎全車人都一臉驚異地看我。另一次,一個小夥子一邊高聲打著手機還帶著髒話「Y」地「Y」地上了公共汽車,車上很擁擠,沒有一個人制止他。在餐廳裡也一樣,大聲說話,討論工作,大聲打手機。在美國呆長了,很難適應。

銀行的體制已很完善,全部電腦化,很嚴格。存摺丟了也不用擔心,沒有密碼取不出錢。櫃臺前,自動取錢機前,總有人離得很近地看你如何取。我實在又按捺不住地說:「你為什麼離我這麼近?」對方不好意思地退過去。我在一個銀行看到保安請一個年青人往後退一下,那年輕人不滿地:「你什麼意思?」保安說,請退到白線後面。

地鐵,公共汽車,電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幾乎很普遍。也有就是不讓的。好的售票員,司機會高聲讓乘客讓座,如果沒人讓,就一直喊,直到有人讓。很是負責。老弱病殘感激涕零。如果是無人售票車,老弱病殘只好看著「老弱病殘席」被年青人坐著,自己站著。因為沒有售票員督促。

電視新聞說,一群大學生乘公共汽車,上來一個80多歲的乘客,沒人讓坐。一個70多歲的乘客給讓了。車到一所名牌文科大學,所有的學生都下去了。

計程車司機也很注意細節,雖然車已啟動,把地址說清了才開始計時。如果下車時是零數如21塊,他會說就20吧。一次,我誤以100元當成10元給了司機,他馬上說給錯了。我說你不說我也不知道呀。他說那會讓他難受一天。

他們總會發現我是從國外回來的,說一上車就系安全帶。在美國不系要罰款。國內的人沒有這習慣。據美國警察說,系安全帶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著名演員牛振華車禍身亡,酒後駕車是一,沒系安全帶更是主要原因。

不管電視上,書店裡,人們的談話中大都圍繞一個話題,就是如何賺錢?電視上訪問的成功人士都是上億財富的老總。書店裡顯著位置都是陳列著關於如何賺錢的書。網上的主題也很多是如何賺錢。一般人也盡力想法去賺錢。當然現在有了賺錢的機會。我認識一些搞室內裝飾的年輕人,不分晝夜,拚命干。生活,飲食都不正常。健康狀況也不好。只顧賺錢。社會上的假冒偽劣,不也是不擇手段為了賺錢嗎?

幾個中學同學約好去看中學老師。老師特別高興,特別特別高興。老師們說:「你們這幾年畢業的素質最好,學習也好。以後一批不如一批。」好像後來畢業的也沒什麼學生回來看老師的。看中學老師有什麼效益?老師說,只要考進了我們這所中學,就一定能考上大學,去年考上110個清華。有送錢的,有送車的,有送一所體育館的,當然更是要附帶送學生的。收的學生,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上課,但戶口在別的中學。因為送來的學生成績不一定好,如果考不上大學,影響學校的聲譽。所以戶口不屬本校。老師們一定要請我們吃飯,非吃不可。我們這一幫子學生就蹭了一天飯。

晚上去的「老北平餐館」居然敢用北平二字。一進餐館,服務人員高喊道「來客8位,小二上茶!」上菜時也高喊「鹵煮火燒,來啦您啦!」走時也高喊「送客!」東北餐館則喊「咱家來客(且音)啦!」全體服務人員高喊「嗯哪!」走時喊「咱家且走啦!」「嗯哪!」另一番服務風味。

北京味道好像不那麼地道啦,豆汁兒味道不那麼濃,驢打滾的黃豆面改用糯米粉,打滾的豆面也改用了麵粉。經濟效益悄悄滲入各個領域。地道的北京風味和友誼一樣也變了味。

污染:現在的北京人環保意識特強。主要是飲食上。他們說蔬菜使用了大量農藥殺蟲,以前在青菜裡可發現蠕動的小蟲,那才保險呢。現在的菜又肥又乾淨,是農藥殺的,化肥吹的。吃前要泡多時。大篷菜更不能吃。全靠化肥,農藥。我一個學醫的朋友說,泡了更不好,是報上文章說的。真不知什麼對。水果也是,果園把部分水果用紙包好,檢查的來了,就看紙包過的。賣沒包的撒過農藥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洗滌劑,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大有四面楚歌之勢。賣綠色環保食品處,因為價格貴,生意清淡。可有人說,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延長,世界各國人都在往中國跑。

制服

不管餐廳,醫院,房屋銷售處,理髮館,保安,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穿制服。各式各樣的。由制服的不同可分辯職位的不同。如餐廳服務人員,有負責點菜的,端菜的,上菜的,擦桌子的,經理,廚師,制服都不同。但是各個單位的制服沒有相同的。不穿制服的就是老闆,老總。

穿制服的大多住宿舍,老闆管吃管住,制服自己買。這與美國絕然不同。穿制服的絕大多數來自外地,東北人最多。他們的工作北京人是不屑於做的,北京人是爺。大量的民工沒有制服。拾荒每天清早,

我去亞運村醫院治療膝傷。據說亞運村屬於高級住宅區。的確,很多年青人開車,出入的人衣著都很考究。很多人早上溜狗,各種服務設施齊全,有乾洗店,各式餐廳林立。晚上小區的幾道門都關上,汽車不能進出。各個住宅樓保安極為嚴格,都設有專門保安人員。我們住的樓裡還有幾個「老外」是長期住戶。可有那麼一群人很特殊,她們衣著顯著,談不到破,但髒舊,左邊背一個大口袋,右手拿一個扒子,非常專注地揀垃圾。一整天都在揀。因為住戶不停地,不準時地扔垃圾。我好奇地和一個女孩聊了一聊。她是河南來的。生了個女孩。公社幹部找她談話,說交2900元人民幣可買一個准生證,還可再生一個男孩。她交了,也生了一個男孩。公社幹部又找她,說政策改了,還要再交4000人民幣。公社都是找第二次生男孩的。她2900還沒還清。沒有能力再交了。公社就把她關到一間屋子裡,什麼都沒有。不給吃喝,沒有床,沒有廁所。她受不了,就答應再交4000人民幣。這些錢都是借的,是每家50,100地湊的。為了還債,夥同同村夥伴來北京揀垃圾。每月可揀300元人民幣左右。她們每頓吃1元主食,不吃副食,或揀點菜吃。這是我第一次面對面地和一個如此遭遇的人聊天。據說北京計畫垃圾分類,可是經過這些揀垃圾的人揀過後,再也沒什麼可分的了。我長時間心裏很不是滋味。每次出去都不自覺地用眼睛搜尋她。可再也沒見到她,是不是回河南看孩子,婆婆去了?天哪,她還要照顧她婆婆。

在地鐵裡也看到殘廢乞丐。先是聽到唱歌聲,還以為是廣播。原來是兩個殘廢人行乞。他們不能行走,在地上用腿走,用電聲唱。全車廂都可聽到。唱的還可以,起碼音很準。極少數乘客木然地給一些零錢。過街天橋上,地下通道裡,有跪在地上乞求的,大多老人。從服裝看是農民。也有寫一個說明的。他們很早就在固定的地方行乞。得來的非常少。這些,常常使我想到『行為藝術

』超市

北京現在可說大小超市林立。亞運村附近有幾個大超市,以北辰購物中心最大,貨最全。其他地方居民也常到此來購物。一進食品部,真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什麼都有。常常使我想起困難時期。

一般的蔬菜,水果應有盡有,不去說它。熟食部分,花樣繁多,想都想不到的花樣。主食中,饅頭,花卷,窩頭,發糕,各式餡餅,各種形狀,各種色彩。舊社會以 「吃窩頭咸菜」代表生活困難。現在從營養觀點出發,窩頭六毛一個,饅頭五毛一個。肉食中,牛肉,豬肉,羊肉的熟食成堆地堆著。不太像美國什麼都包的嚴嚴的。乾果中更是琳琅滿目,花生,腰果,蠶豆,栗子,白果,也是一堆一堆地堆著,不太衛生。水果也是一堆一堆地堆著。賣的很快。流通量非常大。人更多,幾乎是擠來擠去。大有人滿為患之勢。設計時沒有考慮到這麼多人吧。是設計時的想像力趕不上人口的增長率吧。

服務員們個個身穿制服,動作迅速,大多非常年青。處處是外地人,東北口音最多,可能當年發展重工業,今天國營企業下馬,職工下崗,都來北京發展吧。

超市已完全電腦化,成排的打錢機。熟練的小姑娘飛快地打錢。和美國的超市已無甚差別。只是人多的多。

社區:

和以前的居委會絕然不同,社區有嚴格的組織,有正式的很像樣的辦公樓。職工拿工資。基本具有大專水平。都會用電腦。有黨委書記,社區主任等正式職稱。以前的居委會主任被描寫為小腳老太太,是一去不復返了。就是美國免費的公證,也是要求法律系畢業。專門的公證處,收費奇貴。證明中文名字的英文拼寫,就需人民幣200元。

社區有很多活動,免費提供給居民。有唱歌,舞蹈,書法,迎接奧運的英文課。我去看了一下舞蹈組。她們正在排練新疆舞,由退休的老師教。大家都很高興,都很專心學。甚而早上7:30就去練。老師說她們都是下崗職工。我很震驚,看來,人的適應力是那麼強。她們還能做什麼呢?她們不快樂又怎樣呢?

買房:

住宅樓房現在叫樓盤,是香港語吧。到處都是。一問,不是賣完了就是還剩一套。要買只有期房,一般要等一年以上。購買力之強,很難置信。聽說有一個人看了一套又一套,不說話,售樓小姐急了,到底喜歡那套?那人說「全要!」買兩套三套放著的人很多。有一個人買了頂層四戶打通,一家老少四代全住在一起。演員劉蓓買了四套。一般上班族,一問都有兩套以上房子。單位發一套,太小,再補一套。

大量住宅的興建,帶動了另一個行業急劇興起。就是室內裝修業。近7-8年間北京竟有5000余家裝修公司。形成一個很嚴格的系統,競爭非常激烈。有四小龍設計公司,就是最好的四個公司。建材公司也很多。都是綜合的集中在一起,一個大空間裡什麼建材都有。方便顧客選購。和美國一樣都可送貨到門。傢俱店林立,叫傢俱城,可見規模之大。全市約有80余家。各種式樣,各種價位,應有盡有。前些年擔心的環保,現在也有嚴格的制度,不夠標準就不能上市。任何建材,傢俱都要求出具環保證明方可上市。可北京人說,那證明都是假的。

時尚街上行走的年青人都很時尚。女孩子長發披肩,眉毛尖尖的似柳葉,上衣,褲子瘦瘦的,胸部高高的,皮靴高高的,鞋尖尖的,鞋跟也尖尖的。皮膚都很細膩白潤。各種美容護膚店林立。不像我們那時,八分人民幣一盒的蛤蜊油擦一冬。男孩子不是板兒寸就是分頭。風度都很好。長發披肩,染髮,帶耳環的極少。我很釋然。他們年青的讓人羨慕,他們年青的讓人嫉妒。當今人們追求的是房子和車。尤其是年青人。開車的人很多。北京市有二百多萬輛車。買一個停車位幾乎和買一輛車價錢一樣。這恐為最時尚的追求。七十年代結婚,有順口溜:三轉一響48條腿。三轉就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一響就是收音機。48條腿就是傢俱。現在則要汽車,房子和電腦了。

春節:

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件大事,假期最長,慶祝規模最大。

春節期間所有外地來打工的商店全部關門。給北京市民帶來很大的不便。他們一般租一間很小的店面,主要賣主食,蔬菜,水果,豆製品。主食有燒餅,大餅,包子,麵條。饅頭需求量太大,是批發來的,由專門工廠生產。豆製品就很豐富,豆腐,豆漿,豆製品都有,很新鮮。居民十分方便。春節也有不回家的,他們就猛抬物價。乘機撈一把。老居民都知道,節前先把這些必需品買足了。我發現他們就住在那間小店裡。白天是面案,晚上是床。

超市都不關門。就十分擁擠。民工們辛苦了一年,攢了一年的錢,憋足了勁兒,能買的都買了,帶回家去過年,帶回家去顯派。春運,就是大部為他們。小保姆也回家了,需要照顧的老人,只能子女請假了。保姆的工資春節期間也由每月800元猛增至1300元。和保姆的關係也是一個大話題。好的,像一家人,互相尊重,還給保姆過生日,保姆還有權打孩子,孩子錯了還給保姆道歉。保姆還要求主人出示健康證明。不好的,主人口出不遜,罵人。苛刻。文學作品中大量出現主人和小保姆戀情的主題。還沒有小保姆扶正的。現實生活中沒有吧。

春節的廟會,是北京的一大亮點。報上提醒,廟會有三多,車多,人多,賊多。其實和美國的Festival是一樣的。只是美國的Festival季節比較靈活,大多在秋天。內容也是一樣的。小吃,玩具,工藝品,表演,人山人海。小孩坐在大人的肩上,老人由子女攙扶著,也有坐輪椅的。遊客的年齡各種各樣。北京的廟會主要的垃圾是門票。一張5公分寬,15公分長的票,放在什麼地方不行?一定要扔了?廣播裡不停地提醒遊客,不要把門票亂扔。但是,工作人員掃的一桶一桶的垃圾都是門票。

報上說,春節過後,當鋪生意特別好,把禮物當了,買正月十五的禮物送人。小孩春節後到學校互相比,壓歲錢不到1000元的都拿不出來比。

禮品收購店的生意不如前些年。因為送禮的內容有改變,送菸酒的少了,送鮮花,水果的多了。拜年的方式也不同了,手機,簡訊拜年的多了。

外教:

現在的孩子都被大人崇著。一般,二人的收入,大部花在孩子身上。從幼兒園開始就學英文。還不讓中國人教。要從小就和真正的老外接觸。學原滋原味的英文。所以什麼「牛津幼兒園」「劍橋托兒所」應運兒生。且連鎖於全國。大賺特賺。我住的小區,有一對老外夫婦,開一個托兒所,請幾個黑人當老師。學費奇貴。半年九千人民幣。伙食也不好。孩子常生病。家長怨聲載道。在美國呆長了,都知道黑人有他們自己的口音。絕不是歧視,他們的口音不是標準美語。正如天津口音不是標準普通話一樣。

而一些年青人,出巨資交學費學英語。老師是老外,八,九個人圍著一個老外聊。以我的經驗,過了15,16歲,口音就很難說的地地道道。而一般老外的文法是比較差的,還不如中國人。街上騎自行車,走路的老外都是這些外教。這些學生都超過了20歲。再學,外國人一聽,還是有口音。還不如跟中國人踏踏實實學,聽聽錄音。將來真的出了國,我的經驗,老美不但不喜歡我們英文說的和他們一樣,反而喜歡有點口音。當然,要對方聽的懂。一般中國人的發音都能聽的懂,比日本人的發音不知好多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