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走了,再胡來?——胡錦濤正在犯錯誤

中國是一個矛(澤東)、盾(小平)的國家;
胡(耀邦)來是不行的;
照(紫陽)這樣下去;
將(澤民)來怎麼辦;
再胡(錦濤)來?

────當下政治民謠

「趙紫陽去世」事件,終於像中南海所期待的那樣落幕了,沒有釀成他們所擔心的像胡耀邦去世所引發的那場至今讓他們不能安枕的八九風波。趙紫陽去世的平靜收場,胡錦濤似乎是最大的贏家,否則,第二個八九事件一旦出現一定會將他送到風口浪尖上。現在,他似乎可以睡個好覺了。

趙去世事件觸發了兩個方面的緊張局勢。一是中共統治者與民間悼念者之間的緊張局勢。二是趙去世的處理方式及其後果可能會波及中南海高層內部的權力競爭格局。統治者與民眾之間的對壘是表面的戰線,公開的緊張。而中共統治者內部之間的角力是隱秘的戰線,真正的緊張。趙紫陽去世事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共內部激烈的權力鬥爭所埋下的一顆定時炸彈,只是這次被胡錦濤成功地引爆了,沒有在上述公開的戰線上導致對決。這也表明,中共內部不同派系、不同主張之間的競爭才是真正的主戰場。對中共領導人而言,到目前為止,只要能在內部戰線中佔上風,在對民間的外部戰線中就不會翻盤。所以,觀察趙紫陽去世的政治後果,不僅要清點外部戰線的戰場,也要盤查內部戰線的戰場。

其實,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的敵人總是七成在黨內,三成在黨外。胡錦濤的敵人也是這樣分布的。所以他對趙紫陽的恐懼要遠勝於對異議份子的恐懼。中共自己人整自己人向來是最殘酷的。對比趙紫陽與所謂六四黑手們的不同命運就可知一斑。趙紫陽非六四事件的始作俑者,但是自八九失勢之後,沒有依據任何法律和經過審判他就被剝奪了自由,並被軟禁至死。而那些被指控策劃八九民運的人士在經過數年的囚禁後,要麼獲准遠走他國,要麼除在特殊的日子受到關照外倒也自由自在。即使在黨內,趙紫陽只是胡錦濤公開的敵人。胡錦濤與江澤民之間的鬥爭也是代際之間的權力鬥爭。更嚴重的是,胡錦濤身邊還有不公開的對手,還有虎視於側的政治派系。這就是曾慶紅和整個江系派別,其中絕大部分是胡錦濤的同代人。這種複雜的權力格局,並非今日如此,在中共黨內從來就如此。黨內權力鬥爭一天也沒有打過烊。

胡錦濤與曾慶紅在中共黨內的瑜亮關係,由來已久,盡人皆知。但是,自從兩年半以前的十六大,胡錦濤憑著自己由鄧小平欽定的正統身份和年齡優勢,挾新政親民之口碑,在與曾慶紅的權力競爭中頻頻佔了上風。曾慶紅深知自己身非嫡出,年齡偏高,加上有「大內」惡名,縱然智高八鬥,也難挽狂瀾於既倒,循正常的程序,不可能取胡錦濤而代之。從旁觀的角度看,曾慶紅要扳倒胡錦濤登上大寶,大致有三種選擇:一種選擇是藉助強制的手段,通過流血或不流血的政變,取胡而代之。這種做法的難度在於胡錦濤已經軍權在握。而除非有非常響亮的理由,否則,即使曾慶紅成功也可能身敗名裂,成為王莽、袁世凱第二。所以,稍有頭腦的人都應該避免這樣的選擇。另一種選擇是做黨內的異己,乘胡錦濤全面倒退之際,
舉起政治改革的旗號,攏聚黨內外的支持者,或成為黨內最大的派別,或另立民主社會黨與胡分庭抗禮。這種做法的風險在於,曾慶紅尚未成事之前就被胡錦濤打入冷宮,以致像趙紫陽那樣一輩子不得翻身,因而勝算甚小。第三種選擇是一動不如一靜,與其主動向胡錦濤挑戰,不如靜觀待變,甚至作套設局,等待乃至誘使胡錦濤不斷犯錯誤,等胡人心喪盡,局面不可收拾、水到渠成之際,自己挺身而出取而代之。這套謀略的關鍵在於胡錦濤必須犯足夠多足夠嚴重的錯誤,曾慶紅自己必須保住現有的權位,並且在對民意的爭奪中為自己不斷加分。這次,趙紫陽去世,對曾慶紅來說,真是天賜良機,讓胡錦濤減分,給自己加分。然而,胡錦濤會犯錯誤嗎?胡錦濤犯了錯誤嗎?曾慶紅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了嗎?依我看,答案都是肯定的。

誰是處理趙紫陽去世事件的輸家?當然是胡錦濤。在趙紫陽生病住院去世善後的整個過程中,胡錦濤始終沒有前往看望,沒有對趙紫陽及其家人表達過任何問候,也沒有一位胡系人馬出場。因此,胡錦濤在民意中沒有得分。不僅如此,胡錦濤還動用包括秘密警察在內的一切手段壓制人們對趙紫陽的悼念,拘留禁閉了積極組織或參與悼念趙紫陽活動的人士。因此,胡錦濤大大失分。胡錦濤把「嚴重錯誤」的標籤錯誤地塞進了趙紫陽的官方墓誌銘,而這個標籤更適合他自己。他一分未得,卻大大失分,當然是犯了「嚴重的錯誤」。胡錦濤真是在「胡來」了。

誰是處理趙紫陽去世事件的贏家?當然是曾慶紅及其所屬的江系。曾慶紅不是總書記,當然不必對有關趙紫陽去世的一切最終決定負責,不論壓制民間的悼念活動還是繼續指責趙紫陽犯有嚴重錯誤,這些不得人心的做法,當然都被記在新的領導核心胡錦濤的頭上。因此,曾慶紅沒有失分。另一方面,曾慶紅還巧妙地乘趙紫陽彌留之際前去探望他,既避免了與趙紫陽對話的尷尬,又博得了關心趙紫陽的名聲。不僅如此,趙紫陽的葬禮都是與曾慶紅一個陣營的江系(或者說曾系)人馬一手操辦的,從江澤民親信的賈慶林到曾慶紅的親信賀國強、王剛,甚至溫家寶的代表華建敏都出面了,卻就是不見胡系的人馬,一個也沒有。曾慶紅不僅利用原定的出訪任務避免了或因在趙葬禮中過於高調而得罪胡錦濤,或因過於低調而得罪民間人士。曾慶紅還利用出訪在外接觸記者的機會給胡錦濤的錯誤火上加油。他對記者含蓄地表示,是他委託了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來出面操辦趙紫陽的喪禮。甚至對官方定論中的趙紫陽的「嚴重政治錯誤」,他也話外有音,表示「任何事情總有個過程」,這樣的話很容易被解釋成,對趙紫陽的重新評價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不論他的真實想法如何,他這樣做的確往自己身上加了不少的分。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胡錦濤在趙去世問題上所犯的錯誤就更嚴重了。眾所周知,曾慶紅是跟著江澤民起家的。趙紫陽下臺的最大受益者是江澤民。因此,照常理,江澤民與趙紫陽關係的緊張程度應遠遠大於胡錦濤與趙紫陽的恩怨。因為,胡錦濤成為總書記與趙紫陽沒有什麼關係,況且胡錦濤還向來被認為是屬於胡耀邦的團系改革派。胡錦濤不僅不應該敵視趙紫陽,而且應對趙紫陽惺惺相惜才是。倒是曾慶紅不計較恩主江澤民與趙紫陽的恩怨,做了本來應該由胡錦濤做的事情。結果,該由曾慶紅做的得罪民意的事情由胡錦濤做了,該由胡錦濤做的拉攏民意的事情由曾慶紅做了。一里一外,失分的失得太多,得分的盆滿缽滿。

胡錦濤民意的流失不是從趙紫陽去世開始的,也不全是曾慶紅計謀所致。胡錦濤當政以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得分時期,其頂點是薩斯期間罷免高官和廢除收容制度。一個是失分階段,其典型是臭名昭著的「保先運動」,壓制民間聲音,關押異議活動分子,用50年代學來的斯大林毛澤東式的政治統治術來統治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把中國的未來賭在向北朝鮮和古巴學習上。

總結起來,胡錦濤的失分動作似乎遠比得分動作成效更大。江用十五年的時間來改善形象,沒有成功;胡錦濤用一年的時間來毀滅自己多年塑造的親民形象,絕對成功。「胡不如江」在胡的大力配合下已替代「胡溫新政」成為海內外的高度共識。胡錦濤成功避免讓趙紫陽的葬禮變成第二個胡耀邦的葬禮,成功地讓世人放棄了對他的最後期望。用傳媒的話說,他成功地把他的國內外聲望降到了冰點。這大概就是「趙走了,再胡來」的宿命。

《動向》2005年4月號

本文留言

作者崔胡仁: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