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MBA教育:昂貴學費換來的究竟是怎樣的盛宴

文-戴勁松 盧娟

  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中國本土培養的首批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學員陸續畢業。與兩年前入學時的喧囂相比,這些「天價碩士」離校時引起的關注相對要平靜許多。但在他們的背影后,各校間新一輪生源大戰又如火如荼地展開。用理性的眼光審視,不難發現EMBA在中國已經超過了為高層管理人員「補課」的本來意義,留給我們太多值得深思的空間。

  學費「暗戰」何時了?

  今年全國商學院EMBA春季招生計畫一公布,著實令許多人感到有些意外:原本昂貴的學費不減反增。調查顯示,共有十家商學院提高了收費標準,學費平均上漲1.94萬元,而其餘大都維持上期收費標準。

  惟一例外就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兩年學費僅收13.8萬元,這無疑創了近年來國內EMBA教育的最低價,比一些學校少了近20萬元。對此,校方負責人胡立君教授的解釋是:「我們的價格是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而定的,根本沒有打『價格戰』與其他學校搶生源的想法。 」

  事實也是如此,漲價的學校招生行情更加看好。教育部對EMBA的指導價格為20萬元,而目前各校先後公布的EMBA學費正屢破中國教育史記錄。像復旦、北大、清華、中歐、長江、上海交大等七所商學院,EMBA學費都在25萬元以上,這還不包括出國接受培訓的交通、食宿等費用,但每個指標都有數十人在競爭。

  一些教育界人士對漲價有多少含金量持懷疑態度,理由是價格和國際看齊,教育質量卻無法與國際著名商學院相媲美。甚至有評論認為,漲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場「 榮譽戰」。一家EMBA漲價了,那麼你不漲價就意味著比他差,結果導致學生多支付了數萬元,買來的「知識」 還是和過去一樣。按照「學校越好學費越高」的不成文「 規律」,名校間還要為學費標準「暗戰」。

  這似乎讓我們又看到了MBA教育由盛轉衰的腳印。十幾年間,國內MBA教育從無到有,發展迅猛。然而,各地層出不窮的MBA卻令人眼花繚亂,以至於良莠不齊。如今,處於起步階段的EMBA在培訓市場上引發的「圈地熱」,讓不少有識之士開始擔心它會重蹈MBA覆轍。

  另一方意見則稱,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EMBA的市場潛力巨大。據悉,在世界500 強的管理層中,20%是哈佛畢業生,而中國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中,僅有44%達到大專以上水平。中國目前共有上億家企業或單位,倘若其中1%有高級管理培訓需求,就需要培訓100萬個EMBA。

  果真如此,中國目前獲得EMBA培訓資格的30所重點院校簡直就是「杯水車薪」,這也意味著今後5年內中國EMBA教育至少有10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或許,EMBA學費還沒有升至波峰。

  「合格」教授知多少?

  昂貴學費在很大比例上用於支付教師報酬,畢竟師資才是競爭的最重要「利器」。據業內透露,請國外一流大學一流教授上一天課,一般的報酬是兩三千美元,最高可達5000美元,而國內一些「明星教授」一天的講課費已突破8000元人民幣。

  根據有關規定,EMBA教育在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和師資配備等方面由各院校自行確定,但授課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必須佔授課教師總數的50%以上,有企業實踐經驗者必須佔授課教師總數的80%以上,在國外或境外有較好EMBA教學聲譽的教師必須佔授課教師總數的30%以上。

  因此,對各大商學院而言,「搶師資」甚至比「搶生源」還重要!然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張新民曾公開表示,國內大學能夠為EMBA 學員授課的教授加在一起應該不會超過50人。而且,由於供需缺口較大,國內的一些 EMBA教授忙於應付,有些教授的實踐經驗已經過時。同時,相比於國外兩年EMBA教學可剖析數百個案例,國內不少EMBA項目卻只有幾十個案例。

  實際上,國內MBA教育普遍缺乏合格的師資隊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EMBA 就更不用說了。另外,由於合格師資短缺,即使一些著名大學的商學院,也常出現上百人「超級大班」。一位在職EMBA告訴記者,「我們上課就像開會聽報告,沒有充分時間相互交流,傾聽別人意見,闡述自己觀點的機會也很少。」

  任職於上海一家著名投資銀行的陳先生說:「我當年在一所名校讀MBA時,就是這些老師教課,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沒有絲毫企業實戰經驗。現在一看,又是這些老師在教EMBA,給國內一些擁有億元身價的企業家上同樣的課,不知道會不會加速 EMBA教育在企業家心目中的貶值。」

  對此,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主任鄒恆甫教授說:「 EMBA在中國還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真正能走上講臺的教授少之又少!且不說國內,即便在世界範圍內,對得住這筆昂貴學費的經濟學、管理學教授也十分稀有!」

 平臺「價值」有多大?

  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中國EMBA教育似乎就充滿了濃厚的重商氛圍。相對於已辦了十年的中國MBA來說,中國EMBA的門檻顯然要低很多。有人戲稱,EMBA的E是「容易」(easy)或「昂貴」(expensive)的意思,因為企業老總們不必削尖腦袋參加入學考試。

  還有句簡單的話,把EMBA和MBA之間的關係說得十分清楚:MBA關心「誰是我的老師」;EMBA則更關心「誰是我的同學」。國內一家著名的商學院招生廣告赫然標出一些國內企業界風雲人物的名字,其中一些名字在中國富豪榜上排名前20 位,廣告詞極具誘惑力:「 在這裡,你可以叫他們同學。」

  「上課並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班裡有很多來自不同地方、做不同事情的成功人士,這個平臺很有價值。」幾位在武漢大學攻讀EMBA的學員,一個月之中只花四五天時間去上課。當記者問及選讀EMBA學位初衷時,他們作出了這樣的回答。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種心態在EMBA學員中很有普遍性,這或許是EMBA班又被稱為「富人俱樂部」的原因吧。許多學員看中的是和他們一起學習的EMBA同學這一含金量很高的「特殊關係網」,並大都認為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非常有幫助」。

  而在大打「校友牌」的今天,一些學校也不否認創辦EMBA班是「醉翁之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張中華介紹說:「學校不僅不與學院分成,反而撥出經費支持辦EMBA。同樣,今年在浙江開設教學點並不指望在學員身上獲多大利潤。教授們的飛機票、食宿費用都由學校承擔,卻沒有多收學員一分錢,與到武漢讀的費用完全一樣。」

  張中華說,EMBA學員都是企事業單位或政府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是學校的一筆巨大財富,對學校各方面發展都有益處。僅以學生就業為例,將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學生面試遇到的「法官」,很可能就是這些學員。

  但對於「EMBA=特殊關係網」的這一觀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厲以寧教授不完全認可。他認為,衡量中國EMBA教育成功與否,除了「關係網」這個指標外,還要考慮另外兩個關鍵指標:一是看其學員畢業以後的年薪能達到怎樣水平;二是看學員知識增量狀況。

  不管EMBA的平臺價值有多大,一個不容否認的現實是,EMBA學員們正在日益成為他們所在領域的引導力量。也就是說,不是選擇了EMBA就能成為精英,但的確越來越多的精英在選擇EMBA。

  走出困境要多久?

  作為培訓市場的塔尖部分,中國EMBA教育勢必經歷一場裂變。業內專家分析認為,EMBA辦學中的浮躁之風,只是中國經濟學教育現狀的一個縮影,其在起步階段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在深層上折射出了中國經濟學教育長期處於貧困的尷尬。

  十幾年前,戴著「新中國第一位哈佛經濟學博士」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等光環的鄒恆甫回到母校-- 武漢大學。但這次回來的所見所聞讓這位愛國學者痛心:用的經濟學教材與他上世紀70年代末期讀本科時幾乎沒什麼區別,個別教師的備課本甚至已發黃了。

  「貧困」,鄒恆甫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當時的感受: 「現實生活已經粉碎了許多傳統經濟學理論,可教材依然沒有更新,有的翻譯甚至錯誤百出。」為了振興中國經濟學,他最終決定回來。他給武漢大學學生以及年輕的經濟學教授講授betway体育手机网 的經濟學理論,強調要重新調整課程表,並每年都從歐美一流大學聘請多名頂尖經濟學、管理學和金融學教授到武漢大學授課,但這就意味著 80%的老師將不能登台上課。有一段時間,有些老師聯名抵制鄒恆甫回國講課,但富有遠見的校領導為他頂住了壓力。

  此後,在鄒恆甫及其追隨者的努力下,全國性經濟學教育的改革悄然啟動。鄒恆甫每次從美國回來,都會帶回一大箱書。正是這些書,哺育了中國新一代經濟學人。如今,多年的努力開始結出碩果,鄒恆甫每年都要送十幾位學生到歐美一流大學直接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但改革要脫胎換骨並非一朝一夕。武漢大學商學院教授鄒薇說:「現在,國內各大商學院開始引入主流經濟學的教學體系和方法,恆甫先生只是把研究方向扭過來了,今後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她表示,作為舶來品的EMBA教育如果不引入先進的師資、教材和教學方法,必定要走太多彎路。而這種「拿來主義」式改革,對許多高校無疑也是一個衝擊。

  業內預測,中國的EMBA教育出現優勝劣汰乃大勢所趨,未來十年後將會有十個左右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本土品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