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中國應該努力成為美國的朋友
新中國成立後的毛澤東時期,由於國內的經濟一直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所以中國的國力無法讓當時世界感到中國的力量,但民族自尊心讓毛澤東輸出毛主義和毛思想,這讓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和組織接近中國,並讓西方國家感到了毛式革命的威脅。由於毛澤東在美國和前蘇聯之間搞對抗,又分別利用美國和前蘇聯打擊對方,所以打「中國牌」也成了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政治遊戲;由於毛澤東領導中國在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聯橫合縱,所以雖然中國國力不濟,卻能在兩個世界超級大國間保持一種相對安全的狀態,保證了國家的戰略安全,且提高了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但是毛澤東對於領導經濟的外行,導致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無法提高,進而影響了中國國力的發展。鄧小平主政時期,放棄了毛式政治意識形態,積極向美國靠攏,這引起許多中國人的不滿,直到今天還有人指責鄧小平對美國的投降。然而在鄧小平施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當時面對的是世界兩大陣營的對峙,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鄧小平希望接近經濟充滿活力的西方,就必須要過美國這一關,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下,其它西方國家都是以美國唯馬首是瞻的;鄧小平領導的中國只有向美國微笑,得到美國的首肯,其它西方國家才會向中國敞開懷抱;歷史證明鄧小平的政治策略是正確的,因為我們比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先行一步,不僅率先進行了改革開放,而且是第一個接觸西方成功的國家,這讓中國取得先機,獲得更好的生存位置。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的重要性。
第三代領導接班後,仍然保持與美國的密切接觸,因為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與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都非常羨慕美國發達的經濟和強大的國力;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已經崩潰,中國成為少數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為了避免中國成為世界孤兒,中國必須與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建立良好的關係;為了達到與美國修好的目的,當時的中國政府在與美國產生爭執的時候,基本採取積極主動姿態,巧妙地避開美國的鋒芒。例如在中美飛機相撞於中國的南海後,美國總統小布希對中國的態度強硬,講話通篇都是「必須」,而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對此事件發表的講話,則通篇都是「應該」。正是中國政府積極主動的姿態,導致中美在此事件上的分歧得以化解,沒有讓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咄咄逼人進一步升級。有些中國民族主義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指責江澤民過於軟弱的表現,也對當時美國政府的強硬表達不滿,卻沒有想過當時中美國力和軍力的對比,中國明顯處於下風,如果中美因此交惡,中國在軍事上決討不得半點便宜,更何況中國要發展國內經濟建設,豈能因為一次撞機而中斷?!
隨著中美兩國政府積極互動,對華態度強硬的美國總統小布希,終於意識到中美兩國並非戰略競爭關係,而是戰略合作關係,中國的經濟建設得以繼續發展和提高,這主要得益於江澤民和朱鎔基對美國友好的態度。由於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中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中國國力和軍力也相應增強,中美兩國開始在政治領域、軍事領域、經濟領域產生矛盾,伴隨著這種矛盾,中國第四代領導班子上臺。這時的西方國家也不再看美國的臉色行事,例如歐盟就要建設屬於自己的家園;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第四代領導班子,開始頻頻向歐盟微笑,這獲得了歐盟主要國家的積極回應,這種情況的發生,是中國國力提高的結果,也是歐盟主導自己家園的開始,符合當前世界政治格局,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但這種情況的發生曾一度引起退休的江澤民的憂慮,因為中國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影響力時,好像忽略了美國的想法和猜測。
美國有關人士提出使用核武器的主動權,並積極研發小型戰術核武器;與此同時,中國的民族主義勢力和中國軍方一些將領,開始討論中國如何使用核武器的問題,並出言恫嚇可能存在的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形勢。這種情況非常不利於世界的和平,要知道核武器是政治武器,而非軍事武器,使用或討論使用核武器,將增加世界的不安全感,並引起其它國家的反彈,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即使面對國際制裁,也要成為核俱樂部成員,並成為其它國家效仿的對象;中美兩國在台海問題上可能發生軍事衝突,兩國也在為衝突做著準備,儘管這種衝突的可能未必會真正成為衝突,但互相不信任的態度和開始變得不透明的接觸,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在台海問題上,美國要做得是遏制台獨意識和台獨發展,而中國要做得是避免軍事上的潛在壓力成為一種事實。中國不應以民族主義的需要而和美國發生軍事衝突。
雖然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開始發生矛盾,但中國不應以國力的提高而放棄求和友好的態度,要知道中國的經濟建設才開展二十多年,雖然比其它發展中國家要開始得早,但早得有限,中國仍然是發展中的國家,國內因為經濟改革出現了諸多矛盾和問題,中國仍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我們需要戰略空間和戰略時間來進行這種深化,如果與美國的衝突進一步加劇,那麼中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將大量投入軍事方面,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不利。中美在人權領域的分歧已經退到次要位置,而在經濟領域的分歧上升為主要矛盾,這時的中國應該避免在軍事領域的矛盾成為衝突,因為這種衝突將發展成中美兩國全面的衝突,這對中國的損害將是可以預見的,畢竟美國的軍力和國力是世界超一流的;中美兩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合作,可以說是兩國為避免軍事衝突而做的妥協,這種妥協是明智而有理性的政治行為。
中國的人權問題,隨著經濟發展得到改善,在政治民主上也有了一些進步,中國在此領域應該積極與美國交流,並加速對腐敗的控制監督力度,取得美國的信任和好感;美國對中國並不存在領土和主權的野心,美國只是對一個不太透明的中國感到困惑,而這種不透明感增加了美國的不信任和疑慮;中國要用行動展示自己是個負責任、遵守國際遊戲規則的大國,而這主要取決於政府領導層與美國高層積極互動,多交流、多接觸是政治互信的基石,在各種矛盾產生時主動化解,保持和發展中美兩國的傳統友誼,這對中國非常重要;筆者認為中國與歐盟的互動是可喜的,在世界範圍內增強影響力滿足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但不要拉攏歐盟對抗美國,要知道這是一種危險的政治賭博;美國的戰略目標是把中國納入一個自由開放的國際組織,而遏制中國的企圖則是出於一種擔心,擔心中國走上與美國對抗之路;所以中國應該更加全面地向美國靠攏,多聽取美國的建議和意見,不要因為矛盾而疏遠美國,畢竟中美友好不僅有利於世界,更有利於中國,這是戰略需要,也是國家利益的體現!
郵編:116000
大連市西崗區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 李 揚
2005年7月14日(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