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高油價時代 油價套牢中國經濟(圖)


8月4日消息,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辦的「2005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曹玉書對記者們說:「低油價時代在我們可以設想的下一步和近段時期內很難再出現,目前已經進入到一個成品油的高價位時代。」

  根據記者們的概述,那就是「中國進入了高油價時代」!這是不爭的事實。

  7月初創下了62.8美元/桶的歷史記錄,受英國石油公司一煉油廠爆炸起火的影響,7月29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再次突破每桶60美元。目前國際油價較前幾年十幾美元每桶來說,已經翻了幾番。

  石油價格高價位運行給全世界的經濟帶來了很到的負面影響。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模型,如果原油價格居高不下,那麼亞洲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GDP將損失約2個百分點。

  油價,已經成為套牢中國經濟的枷鎖

  根據《經濟參考報》中《高油價套牢中國經濟?》一文中對「高油價給中國經濟的陣痛」描述,筆者做了一下總結。

  1、私人車主的養車成本提高了20%至30%。目前國內已有超過1000萬輛的私人汽車,最近幾次的油價調整,使得一般的家庭汽車僅油錢每月就至少要多支出100元左右。

  2、成品油價格上漲勢必增加以運輸為主業的公司的經營成本,其中包括民航、船運、路運和城市公交、出租車行業等。

  3、由於原油價格上漲,化肥價格一路高攀,農藥、農膜、種子等價格也隨勢上揚,農業生產及農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的同時,也給未來的糧價帶來了較大的可變因素,而糧價一旦上漲,緊隨而來的就會是食品漲價。

  4、 據海關betway体育手机网 統計,2004年進口原油因為漲價而多支付的外匯達70.68億美元(約合551億元人民幣)。而據估計今年因為油價高企,中國在石油進口上的成本將可能要多支付2004年GDP總量的2%。

  再來看看全球的石油產業鏈利潤的分配:

  1、歐佩克國家控制了原油生產,獲取了油價上漲的第一層利潤;

  2、發達國家的壟斷性石油公司則控制了石油提煉、石油化工等關聯產品市場,獲取了油價上漲的第二層利潤;

  3、發達國家的基金和金融資本,對石油期貨等金融產品進行投資和投機,牟取石油價格上漲的第三層利潤。

  中國的石油進口雖然在過去的11年裡增長了一倍,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了日本,但卻一直處在全球石油產業鏈的邊緣,即沒有價格主導權,也缺乏市場影響力,不但只能夠作為最終消費者被動承受油價上漲的既成事實,還要繼續承擔油價上漲給本國經濟帶來的損害。

  油價,已經成為套牢中國經濟的枷鎖。而且這個枷鎖,就像是孫悟空的緊箍咒,被國際市場越念越緊。

  高油價時代:中國該如何應對?

  面對高油價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中國應該痛定思痛,自強不息。一方面加強自身修煉,節能、儲備;另一方面走出去,尋求石油新渠道,提高國際石油市場話語權。筆者對目前市場上的建言做一個概括,並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節能,縮減自身的需求。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大力開發、推廣石油替代能源,例如天然氣、太陽能、酒精汽油等等,可以使國內石油消費具有更高的彈性,從而降低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國外研究機構認為,與歐洲和美國相比,中國、印度和泰國的每單位產出所耗石油要多2至3倍。減少浪費應能有助於亞洲增長,並最終減緩需求對全球石油價格造成的壓力。

  2、擴大全球石油資源的開採和控制。作為重要的能源運輸通道的馬六甲海峽,被美國及其盟友地控制,中國東海能源開發也受到日本阻撓,所以中國不得不考慮其他的石油來源。其中中亞將成為中國未來的重要能源來源,中石油、中石化加大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投資,進行石油開發和運輸管道建設,加強與俄羅斯石油能源合作,在全球範圍尋求開採石油資源,利用資本收購、控股國際石油巨頭,例如最近中海油進行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尤尼科的嘗試。

  3、加快推進國家石油戰略儲備計畫,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維護國家石油安全。目前為止,世界上進行戰略石油儲備的國家基本上都是經濟發達或比較發達的歐美國家。國際能源機構要求其成員國建立起至少維持各自消費90天的戰略儲備量。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石油儲備分別達到158天、161天和127天。中國由於尚沒有戰略性儲備庫存,中國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僅為21.6天,對石油突發性供應中斷和油價大幅度波動的應變能力較差。

  4、加快石油期貨的上市,彌補缺乏風險規避、管理工具的國內空白,同時利用期貨市場提高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規避、控制石油價格風險,最終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定價權中分取一塊蛋糕,提高中國石油價格的話語權。最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沒有價格主導權,缺乏市場影響力,只能作為消費者被動的承受石油價格上漲給中國帶了經濟的陣痛。目前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燃料油期貨就是很好的嘗試。

  企業:中國石化再登100強榜首

  據《解放日報》報導,前日公布的2004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行榜」,中國石化以(人民幣,下同)535億3500萬元(110億新元)利潤總額再登榜首,寶鋼股份以135億8600萬元緊隨其後,華能國際、中國聯通、揚子石化等位居前列。

  報導說,百強排行榜顯示,2004年度百強企業共創造利潤總額2084億3700萬元,比2003年度增長了 48.63%,達到首屆百強企業(2000年度)利潤總額的3.87倍,百強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再上一台階。隨著企業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百強企業進入門檻水漲船高。2004年入選百強的上市公司最低利潤總額為4億7255萬元,比2003年的第100名增長了28.8%。

  行業景氣度在一定程度主導了上市公司業績。石化、鋼鐵、銀行、汽車等板塊表現尤為明顯。

  說法---華爾街郵報:油價上漲影響生活方式

  周城雄:油價上漲對於百姓的生活肯定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間接的。我覺得對於百姓的日常生活而言,可能多數的影響都是會降低百姓生活水平的。

  余樂安:確實,油價上漲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經濟的通脹壓力。油價上漲會傳導到其他產品的價格上,例如,機票、公交車票價都面臨著上漲的壓力。對老百姓來講,加同樣數量的油,就要多付錢;而逛商店買與石油無關的產品,也可能多支付錢。因為,油價攀升會增加有關企業的生產成本,而成本狀態自然會在產品價格中得到顯現。因此,從民生角度看,油價的上升,會通過直接傳導和間接傳導機制增加居民支出,從而表現為CPI上升和社會總成本的增加。

  覃東海:我覺得雖然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程度究竟如何,我們可以看看居民的油品消費情況。從石油平衡表來看,生活消費石油佔石油消費總量的比重僅為6%左右,而且生活消費主要以液化石油氣為主。2002年,生活消費中液化石油氣佔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別佔11.1%、5.7%和 4.1%.而且近年來我國液化石油氣並未緊跟大幅上漲的原油價格上調,汽油、柴油價格的漲幅也明顯小於原油,因此總的來看,油價上漲對生活消費的直接影響並不太大。

  周城雄:對,我同意目前的漲價幅度對於百姓生活水平的影響程度不會太大,可能還是對百姓生活方式的影響會大一些。特別是對能源消費方式和交通方式的選擇,比如以前用汽油的車多,將來有可能大家會選擇使用液化石油氣的或者柴油的汽車。此外,對於日常的交通方式也有可能改變,原來天天駕車上班的可能會考慮一下合作公交出行的成本對比。

  余樂安:確實,我想對於想購車的人來講,可能他要考慮是不是延緩一下,看看以後再說。對百姓最直接的生活影響就是對於有車一族來說的,因為增加成本了,特別是要遠程開車上班的,成本可能大大增加了。如果和公交對比,綜合成本和時間因素,自駕車的優勢不明顯的時候,可能許多人會放棄自駕車。例如香港,許多大學教授都有車,但是他們的相當部分並不駕車上班,而是乘坐費用低廉、高速便捷的城鐵。

  周城雄:綜合我們的討論,總體來說對於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目前的漲價幅度還不會影響太大,而對於百姓生活方式的影響主要是自駕車還是公交車方面的選擇,如果公交的其他優勢不能突出,那麼僅僅是目前的油價上漲幅度還不足以顯著改變老百姓的交通選擇偏好。

  (余樂安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研究員 覃東海 中國社科院博士生 周城雄 中國科學院博士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