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宇航局:"深度撞擊"撞出了四大"驚奇"

 2005-09-07 20: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美國宇航局「深度撞擊」項目科學家6日說,「深度撞擊」所產生的海量數據,揭示了彗星令人驚訝的特性。該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赫恩認為,「深度撞擊」撞出了四大「驚奇」。

驚奇一:「坦普爾1號」的彗核是分層的,彗核表面覆蓋著10多米深的細粉狀物質,其下是較硬的「彗核之核」。

彗核的平均密度不過0.6克每立方厘米,比水還輕。彗核外表的細粉,是多年以前就存在或是逐年累積的,這也證明彗核的內部含有太陽系初期的原始物質。

驚奇二:彗核在飛近太陽時會噴發,特別是彗核表面朝向太陽的那部分,會經常有小規模的噴發。彗核呈多孔性,表層物質熱慣性小,會被太陽很快加熱,但太陽輻射的熱量不會對彗核內部的物質產生影響,這表明彗核內部的物質受外界影響的可能性不大。

驚奇三:「坦普爾1號」的彗核儘管很小,卻有多種地貌,既有光滑平坦的部分,也有類似環形山的坑窪,這表明在「深度撞擊」之前,這顆彗核就已經常被太空中更小型的天體撞擊。

驚奇四:彗核內部存在大量含碳和氮的有機分子,「深度撞擊」之後彗核中噴發的物質中含有氫氰酸(HCN)、乙腈、冰和二氧化碳,而彗核表面的粉狀物中卻沒有這些物質,說明它們存在於表層下較淺的部位,在受撞擊或熱影響時才噴發出來。這還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擊頻繁的地球早期階段,彗星有可能把最早的有機物帶到地球上。

赫恩等人撰寫的「深度撞擊」數據分析成果,將發表在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期《科學》雜誌網路版上,科學家們6日還在英國舉行的一次天文學會議上發表了報告。在「深度撞擊」之前,科學界只能根據模型推測彗星的各種性質,大部分理論建立於猜測之上而得不到實際驗證,現在「深度撞擊」的數據首次揭示了真實的彗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