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臺灣金門退黨氣球向對岸升空

大紀元記者戴慧瑜新聞綜述/金門,從南明的敗退到國民政府的退守,由反清復明的基地成為反共復國的跳板,這樣的歷史似乎也注定了金門擔負戰地任務的宿命。十月一日是中華民族被外來共產邪靈竊國的日子,加上中共當局對中國爆發退黨大潮消息的封鎖,金門自然肩負起聲援500萬人退出共產黨遊行的歷史重任,向中國傳送退黨氣球「沒有共產黨 才有新中國」,向大陸民眾傳遞退黨消息,告知退黨民眾的道德理念。

堅定反對中共邪惡思想體系的決心

當臺灣朝野為了軍購案吵得沸沸揚揚之時,很多人卻忘了對抗中共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就是「堅定反對中共邪惡思想體系的決心」,只要到過金門參觀過八二三戰史館,都能體會到,金門能在中共駭人密度炮擊下存活下來,靠的不是奇蹟,而是全體軍民一致的意志和精誠團結。

金門可以稱得上是「戰爭之島」,它的一脈歷史,均與戰爭有所淵源,而「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戰鬥不怕死」的金門精神,更將此一戰地建設成為整潔而又富裕的海上公園。

八二三炮戰

1949 年的古寧頭大捷,雖然讓中共嘗到全軍覆沒的敗績,但是其「堅決打金門,渡海攻臺灣」的野心卻未曾稍減。1958年8月23日,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展開了。當日下午6時30分,共軍集中各型火炮342門,向金門地區作地毯式濫射,頓時彈如雨下,塵土飛揚,2個小時內連續發射了57500餘發炮彈。

44天的炮戰期間,金門地區落彈近50萬發,平均每一平方公里落彈3160發,這是史無前例的。中共軍炮擊數也達47萬餘發,仍無法達成封鎖金門的目的,中共當局於是宣告停火。而金門在每一寸土地被翻起了一遍的情況下仍能屹立不搖,更贏得了國際間的注目和讚揚。

幾天後的雙十國慶,蔣介石老總統是這麼告誡臺灣的老百姓的,他說:「我們深信這次反共保衛戰役,不僅是建立了我中華民族復興的基業,同時更以其鐵血光熱,將這一個群島鑄成為太平洋上光明自由的燈塔,在這次戰役中,明白啟示了我們中國五千年歷史傳統的民族大義,畢竟經得起一切的熬煉,更受得住無比的考驗。」

他還說:「我們要擔當反共復國的使命,亦就是必先要我們全國同胞,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發揚今日金門反共精神,忍受今日金門鐵血生活,同生死,共甘苦,決與這萬惡共匪死戰到底。而且我們亦惟有付出鐵與血的代價,方能掃蕩這共產邪惡勢力,達到人民自由的目的。」

中共是臺灣問題的禍源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兩岸民間交流的頻繁,更凸顯同是炎黃子孫的臺灣與中國,卻因不同的政治制度,兩岸百姓的命運卻大大不同,7月26日陳水扁總統說,在中國大陸,大家共同渴望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時,難道不會想到為什麼在臺灣這不是問題,在中國卻是個問題?!

實際上台海兩岸人民沒有仇恨、沒有矛盾,仇恨是中共一手製造出來的。台海也沒有統獨問題,只有民主和獨裁的不同,正義與邪惡的區別,保護人民和殘害百姓的兩極分化。大陸遊客借旅遊到了臺灣不回去的問題已經成了兩岸商談的一個議題,這比什麼都更有力的說明,沒有人願意在殘暴的獨裁下生活。

扁政府認為,中南海少數領導人對臺灣有敵意,並不代表13億大陸人民對臺灣有任何敵意;希望大陸人民能影響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中南海少數領導。而且他始終相信,中共總書記、中南海領導人不等於13億中國大陸人民。

副總統呂秀蓮,也在政黨輪替後巡視金門時表示,金門鄉親對這50年來為何反共、如何反共體驗最為深刻,大家千萬不能在一夕之間就忘記過去血淚的歷史。尤其在小三通後,金門鄉親在與對岸人民交往時,要扮演反統戰的親善和平大使,促請大陸人民向北京當局反映,兩岸有如遠親近鄰,應以和平、理性的交流共創未來,而以武力犯臺不能解決問題。

在中共竊國建政五十六年前夕,很多發表評論認為,中共嗜血的本質並不因兩岸百姓渴望和平,而有所改變,透過經濟發展,中共擴充武力非和平崛起,儼然成為21世紀邪惡的軸心,世界的亂源。

兩岸百姓齊心 完成復興中華使命

《九評共產黨》序言寫著,「回顧過去,中國經歷共產黨80多年的赤化,在謊言、獨裁、鬥爭和鎮壓下,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和道德體系遭到空前的顛覆。今日中國,在共產黨的暴力專制下,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危機四起,中共政權以如坐在火山口上,一觸即潰。」

最近美國民間人權團體全球發起「國殤日」倡議活動。倡議書表示,「十一」不是中國的國慶,「十一」更不是五千年歷史中華民族的「生日」,「十一」應該是控訴中共的「國殤日」,十月也是告別中共的「全民覺醒月」。

舉辦金門聲援退黨集會的發言人表示,在這中共垮臺之前,歷史更新交替之際,10月1日金門的這場「金門鄉親逗陣走」,聲援500萬勇士退出共產黨遊行,就如金門做為反共前哨,身負光復中華歷史重任一般,具有還原歷史的時代意義。

金門告別中共大聯盟發布的金門聲援退黨活動的通告表示,告別中共不只是500萬退黨勇士的責任,而是兩岸百姓都必須認真思考、由心關注的歷史大事;期盼金門鄉親加入遊行行列,與我們共同見證歷史的榮耀。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