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一人鬆手,可能失去一局

臺灣週末的三合一選舉,雖主要是選縣市長,但實質上仍是臺灣方向的選擇--是進一步傾向北京,還是朝向正常化國家?因為如果泛藍贏的話,國民黨內那種想聯合中共對付臺灣的連宋勢力可能會更囂張,當選的藍色縣市長們,很可能效法連宋,組團去北京朝拜,熱中和專制中國的城市建立什麼 " 姐妹城"(很少聽說他們看重和美國的城市建立姐妹關係),以延續所謂的" 中國熱"。在中共統治中國的今天,這種中國熱,實質就是" 統一熱",甚至是" 親共熱",至少在客觀上幫助共產黨統戰臺灣。

這種" 大一統"情結,在國民黨臺北縣長候選人周錫瑋身上表現得相當明顯。我曾和媒體朋友去過周錫瑋競選總部參加一個記者會,會上張貼的標語相當引人注目,有什麼" 一體化"、 " 一致化",強調臺北縣和臺北市的捷運統一,強調兩縣市合併,建立" 大臺北"。這種" 一體"、 " 一致"、 " 大臺北",立即讓人想到共產黨熱中的那種統一步伐、統一指揮、" 大中華"的思路。

在美國五十州和幾百個城市,沒有州長或市長會以把自己城市合併到其它大城市,作為競選綱領,那等於政治自殺。因為地方官的主要責任,是為自己的城市爭權益。分權和地方高度自治,是美國強大的原因之一。美國的州稱為 State ,其實等於是" 州國"。美國的全稱是" 美利堅合眾國",就是五十個" 國"( State )的聯合。所以像周錫瑋這種思路的人如在美國參選,提出如此競選口號,只能嚇退選民。

另外,幾天前國民黨的造勢大會上,連戰喊的口號是 "讓民進黨政府下臺"。一個地方縣市長選舉,無論誰輸誰贏,都不存在民選的總統和政府下臺的問題;連戰的口號傳遞出,無論是總統大選還是地方選舉,他們的目的不是要推動臺灣民主,而是要 " 奪權",要搞垮民選政府。站在台上的馬英九,頭紮著布條,典型地體現了這種奪權者的街頭運動狀。

在美國等西方民主國家,沒有哪個政治家或擔任首都市長的官員,會頭上扎個布條子,因為這太不像文明國家的民選" 市長",而是那種非理性的紅衛兵要造反奪權的勁頭。

北京那些真正紅衛兵出身的胡錦濤們,當然也在看臺灣的選舉。以大張旗鼓、高調去中國" 聯共製臺"的連戰陣營如果獲勝,中共當然會解讀是國共聯合陣線贏,也是泛藍" 連戰聯共"的成效,那麼今後中共會更囂張地瓦解臺灣內部。

因此,對泛綠陣營來說,每一次選舉都是一次拔河般的競爭,一次鬆手,不僅不會激發力量,反而以後要花數倍的努力才可能扳回局勢。所以,關鍵時刻,一定要用投票來表示你緊緊抓住了臺灣民主的纜繩。

(原載臺北《自由時報》2005 年11 月30 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