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者修行(二)

篇一

是這樣的,「群人劃地而居,則為國;眾者群居而樂,則為家。」既是國,又是家,國家的概念由此應運而生了吧。既然有了國家,就得需要治理,不治理行嗎?為了大家的有序與和諧,一定要治理的。

(一)

國是人的國,家是人的家。構成國家的最基本的也是第一的要素,就是人,所以,治國就是治人。

這樣來談治國,就不能不知道人是什麼。

人類的產生、發展,以及活動等等,是與著周圍環境密切相聯的,是有其時間和空間的過程和範圍的。也就是說,人類不是孤立的存在於世界上的,所以,認識人的話,不能單單的考察人的本身,對其生活的空間和時間,對其生活存在著的這個宇宙,也要有所認識。這樣,才能夠治國有道,教民有方。

一句話,對於宇宙、時空、生命有一定的深刻認識,再談治國之道,才更加妥帖吧。

人是什麼,姑且不說。

不過,人有喜怒哀樂,人有七情六慾,這是人所共知的。人們要幸福公平的生活在一起,是人之所願。所以,治國的根本目地,就是能夠使人和諧而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在人的這個層面,這樣的認識應該是能夠得到肯定的。

既然明確了治國的目地,那麼,我們就考察一下治國之道吧。

(二)

《黃帝內經》中這樣說。

……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補。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像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

黃帝,眾所周知,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創始人。從史料記載也好,還是歷史傳說也好,可以認為,黃帝不是一般凡人。從這段《黃帝內經》的開始,就看到了黃帝的超常表現。至於黃帝是神是人,姑且不論,一部《黃帝內經》,簡直成了統領傳統中醫的法典,可見其科學性非同小可。

黃帝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pi/ 馬熊)貔(pi/ 猛獸)貅(xiu-)虎。」平定天下,討伐蚩尤,使諸侯來賓。

「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莢(ce 策)。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佔,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由此可見,黃帝不但教化萬民,興作農耕,馴化家畜,勤勉勞作,節用材物,而且還推策曆法,觀測天象,察悉地理礦物。更加主要的是,黃帝封禪鬼神山川,引領人們順應天地運行,懂得幽明變化,講解死生之說,和存亡之難。

關於「土德之瑞」,《呂氏春秋.應同》中這樣說:「黃帝之時,天先見(現)大螾(yin/大螻(lou/)。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 色尚黃,其事則(效法、取法)土。」《封禪書》:「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帝王下凡,天現祥瑞。

《黃帝內經》不但開中醫精深理論之先河,同時點到了壽敝天地的真人、至人、聖人等的存在。上古之人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是因為他們,「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如此,黃帝之治,是不是有效法上古之人的生活傾向呢?不可否定。

接下來,黃帝論述的真人、至人、聖人等等,其目地何在呢?

秦始皇在權傾天下的時候,不止一次的尋求長生不老的妙法。可見,人的最終慾望,人生的最終目地,是不是超脫於名利享受之上的,生命永恆呢?應該是的。

這樣,不難理解黃帝之治,最高目地就是在,教導人們順應宇宙演化規律,遵循道法,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老。回頭看看,《黃帝內經》的精髓,是不是圍繞這個展開的哪。

其實,黃帝教化萬民,拜敬鬼神,明瞭生死之說,存亡之難,更是他把生命和宇宙的真實存在,以及人類應該擺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等等真機,告訴給了人類。

迷信嗎?非也,武斷的割斷生命的真實過程,和人類存在於宇宙的真實狀況的人,才是無知和迷信。對其知識以外的事物,都不想去思考的而加以否定。

(三)

接下來,我們看看孔子對顓頊 、帝嚳、 帝堯 、帝舜 、禹的述及吧。

孔子曰:「顓頊(zhuan- xu -),黃帝之孫,昌意之子,曰高陽,淵而有謀,疏通以知遠,養財以任地,履時以像天,依鬼神而制義,治氣性以教眾,潔誠以祭祀,巡四海以寧民,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抵流沙,東極蟠木,動靜之神,小大之物,日月所照,莫不底屬。」(底平,四遠皆平而來服屬之也)

宰我曰:「請問帝嚳(ku)。」孔子曰:「玄枵(xiao-)之孫,喬極之子,曰高辛,生而神異,自言其名,博施厚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順天地之義,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焉,撫教萬民而誨利之,歷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動也時,其服也哀,春夏秋冬育護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化。」

宰我曰:「請問帝堯。」孔子曰:「高辛氏之子,曰陶唐,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能降,伯夷典禮,夔(kui/ 獨腳怪獸)龍典樂,(舜時夔典樂龍作納言然,則堯時龍亦典樂者也)舜時而仕,趨視四時,務元民始之,(務先民事以為始也)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te 差錯),其德不回,四海之內,舟輿所及,莫不夷說(悅)。」

宰我曰:「請問帝舜。」孔子曰:「喬牛之孫,瞽瞍之子也,曰有虞,舜孝友聞於四方,陶漁事親,(為陶器、躬捕魚以養父母)寬裕而溫良,敦敏而知時,畏天而愛民,恤遠而親近,承受大命,依於二女,(堯妻舜以二女--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舜動靜謀之於二女)叡(睿)明智通,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堯舊職,躬己而已,天平地成,巡狩四海,五載一始,三十年在位,嗣(si 繼承)帝五十載,陟方岳,死於蒼梧之野而葬焉.」

宰我曰:「請問禹。」孔子曰:「高陽之孫,鯀之子也,曰夏後,敏給克齊,其德不爽,(爽忒)其仁可親,其吾可信,聲為律,身為度,(以身為法度也)亹亹(wei勤勉不倦)穆穆(mu 嚴肅的樣子),為紀為綱,其功為百神之主,(禹治水天下既平,然後百神得其所)其惠為民父母,左準繩,右規矩,(左右言常用也)履四時,(所行不違四時之宜)據四海,任皋繇伯益,以讚其治,興六師以征不序,四極之民,莫敢不服.」---《孔子家語》

孔子曰:「予(讚許)大者如天,小者如言,民悅至矣,予也,非其人也.」 (言不足以明五帝之德也)

最後,孔子以極盡美言,不足以言五帝豐德之一二,來結束話題。

孔子在這裡述及,帝嚳「生而神異,自言其名。」同樣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古代的許多名人、聖人,關於他們都有一些神奇的傳說,這些難道是虛構的嗎?不過古人普遍治學嚴謹,不同時代,不同人物,都在著述中不約而同的出現此類現象,不能不使我們深思。包括《史記》作者司馬遷,也在他的文獻中論述過這種情況。當然,他並沒有肯定什麼,只是敘述而已。當然,司馬遷的《史記》,是根據傳說中整理的成份很大。但是,傳說也未必等於虛構。比方過去傳說中有巨人的存在,身高兩丈左右的體形。以往很多時候人們對此持非常大的懷疑態度,認為是古人的虛構,可是,今天的考古學者,已經發現了巨人的十分完整的骨架,原來巨人真的存在!

在五帝故事中,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堯禪讓於舜的事跡。《史記》中這樣記載。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4授,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帝位禪讓,此舉堪稱人類史上的美談。

但是,現代的一些人不相信歷史上的禪讓一說。也難怪,如今人們對舍生取義的做法,都不能首肯的今天,怎麼能相信,輕輕鬆松的把江山拱手相讓的事情存在呢?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今天普世的道德準繩。用這樣的道德標準,當然無法想像「其仁如天,其智如神」的上古帝王的天下為公的所言所行。

(四)

《周易》是用來算卦的,這是通常人們認為的。其實,《周易》的內涵遠非如此。不妨從《易經》中摘錄幾段,對其所云,略窺一二。

一般認為,《易經》是周文王所著。

……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這裡,從一個側面闡述了生、位、仁、財、義的概念。提出了「聚人」、「禁民」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治世理念嗎?

…….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作結繩而為網罟(gu 網),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包羲氏沒(去世),神農氏作,斫(zhuo)木為耜(si 四),揉木為耒(lei),耒耨(nou)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宜。」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蓋取諸渙。」

-- 噬(shi)嗑 火雷噬嗑 離上震下
噬嗑:亨。 利用獄。
斫:削,砍。

---《易經》第三十卦 離 離為火 離上離下
---離:利貞,亨。 畜牝牛,吉。

---《易經》第五十九卦 渙 風水渙 巽上坎下
---渙:亨。 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略數了包羲氏、神農氏,黃帝、堯、舜氏,他們治理天下的大概狀況。他們分別觀天象、觀地法、觀鳥獸,用八卦,通神明,結網捕魚;製作農具,集市交易;通其變,民不倦。上天護佑,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這些舉動,分別符合了易經的一些卦象。

……

「易曰:「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天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這裡強調了「天祐」的對象和「天祐」的結果。

……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只說。精氣為物,遊魂為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方--方位。
體--形體。

觀天文,察地理,知幽明,知生死,知鬼神,守道無過,樂天知命,天人合一,遂成仁聖。這裡是不是講述一些人生貴在守道,和天人合一乃人生的最大宿願呢?

……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執之。 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天垂像,見吉凶,聖人像之。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易有四像,所以示也。 系辭焉,所以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使《易經》流傳於世,目地也就在此吧。

四像是《易經》中的卦象;辭也是《易經》中的一部分內容。

……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 交,泛指交往,勾通。易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這裡論述的「身、心、交」實際就是一種修行的內涵,和佛教修行中的「身、口、意」何其相似。

……

「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亢:亢,高。極端的意思。

失:假施,似乎更恰當。

聖人隆德,合天地、合日月、合四時、合鬼神。同時也合人。聖人知幽明變化,順天應地而為,知進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失,而不失正。

……

回頭看看,《易經》是算卦嗎?是街頭巷尾的算命嗎?遠遠不是。它不但闡述一些宇宙的真實存在,而且道出了人如何能夠至仁至聖。就是天人合一,靜以待時,動以守道。敬天知命,知凶斷吉。甚至點到了人生的最終目地,返本歸真。

當然,裡面不乏治世的理念和道理。

一種事物的生命力如果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其內涵孕育的豐富,可想而知了。

本文留言

作者張春雨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