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忽悠農民
農民數量佔據著我國人口數量的第一位,十三億人口中有九億是農民。農業是我國第一大產業,而作為第一大產業的主人農民卻依然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無奈的成為中國第一大弱勢群體,貧富的兩極分化將我們的農民又拋到了無底的深淵,今日的農民,仍然掙紮在生存邊緣。
有人認為農民成為弱勢是沒有文化的原因。
農業生產技術落後,農民依然沿襲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用父輩的經驗來指導農業生產,靠天吃飯仍然是大部分農民的耕種觀念,勞動強度大、收穫期限長、種植產量低,傳統的不科學的落後的生產技術導致農業發展緩慢。農民因為沒有文化很難掌握現代的先進的生產技術,即使是科教興農、科技下鄉等政策扶持,由於農民文化基礎差而很難掌握現代的科學技術,對於專家傳授的生產經驗也在短時間內很難消化。
由於沒有文化,就會被有文化的人愚弄,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讓大字不識的農民變得傾家蕩產。由於沒有文化,我們的農民相信廣告宣傳去經營自己不適合經營的養殖、種植技術,直到血本無歸才曉得一切都是騙局。
由於沒有文化,進城打工只能從事簡單的繁重的體力勞動,靠自己的血汗爭得的微薄的報酬還被人騙得無影無蹤。
沒有文化,我們的農民才被人看成無知、愚笨的稱謂。
農民,就是吃了沒有文化的虧。所以,作為農民的父母發誓不再讓孩子成為農民,農民的子弟發誓不再作為農民。接受教育、學文化、考大學成為跳出窮圈子的唯一出路。
在教育方面,我們農民的孩子都是刻苦的,因為他們有著奮發圖強的吃苦精神。在同齡孩子中間,農民的孩子在學習文化知識方面都是佼佼者,他們孜孜不倦的吸取知識營養,希望用知識來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他們肩負著父母的希望,似勇士般的執著在課堂上。鯉魚跳龍門一直是農家子弟的信念和思想支撐。
在父母心目中,子女是自己的驕傲和希望,能夠讓孩子跳出農門吃上皇糧是自己的心願,父母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上,自己寧願多吃苦寧願千里去打工受人欺凌和唾罵,只要一想到子女有著光輝前程心裏仍然一片坦然。
但我們的農民父母和子弟似乎錯了,自己一腔情願的希望被中國的教育制度摧毀的一片狼藉。中國的義務教育不義務,昂貴的學雜費不得不讓父母想盡一切辦法去掙錢,可教育投資仍然是無底洞,從幾百到上千,學校一次次的向父母伸著黑手。為了孩子的前途和自己的希望,農民狠心賣了下蛋的雞賣了懷著崽的豬賣掉了支撐自己身體的血,可依然填不滿教育投資的黑洞,學校的手還是伸著。
當孩子憑著毅力和決心考上大學的時候,父母只剩下了枯瘦的軀殼和緊鎖的眉頭。大學考上了,但高等學府是高級的衙門,昂貴的入門費使得父母走出空空如也的家而四處舉債,為了孩子,受盡白眼與憐憫也願意。
大學是孩子教育的最後一站,受完高等教育就可以完全離開貧瘠的土地脫離農民的貶低,就可以找個體面的工作留在城裡了。希望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可是他們都錯了。
可是,大學畢業開始找不到工作了,畢業即失業成為大學生無奈的結局。受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得大學生到頭來一無所有,成了無業遊民,其落魄狀況還不如有著幾畝薄田的農民。一腔熱血的教育投資到頭來又是血本無歸。一個漂亮的肥皂破漂浮了20年,結果還是破了。
我們的農民又上當了,這次上的不是沒有文化的當,而是上的有文化的當。辛辛苦苦轉了一圈,發現又回到了貧窮的原地。到底要不要學文化,我們的農民又一次迷茫。
難道農民就應該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難道農民就應該掙紮在生存的邊緣,難道農民就應該站在富裕的另一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