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信息詐騙屢禁不止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
福州6月28日 虛假信息詐騙屢禁不止為哪般?發源於福建省安溪縣的虛假信息詐騙,近年出現向全國蔓延的趨勢,儘管當地政府辨取了高壓嚴打態勢,但犯罪份子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治理工作陷入了「屢打屢犯、禁而不止」的怪圈。
有關專家指出,虛假信息詐騙屢禁不止、禍害全國的直接原因是犯罪成本低、「致富」速度快,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部門、地區之間配合和協調的不足,打擊虛假信息詐騙需要更為完善的聯動治理機制。
千分之一受騙機率帶來巨額利潤
6月12日,安溪縣在魁斗鎮開展打擊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專項治理行動,5名被告人中有2人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這已是安溪縣今年以來的第三次專項治理行動。
魁斗和長坑是安溪縣較早出現簡訊詐騙的鄉鎮,近幾年已出現詐騙家族化、規模化的苗頭,並向外地蔓延。
據介紹,在簡訊詐騙活動最為猖狂的時候,安溪縣境內一天發出的手機簡訊達上百萬條,設在魁斗鎮的行動電話通信基站一度成為「全亞洲最繁忙的基站」。
「作案成本低、回報率高是誘使越來越多的人鋌而走險的直接原因,在犯罪份子眼裡,簡訊詐騙成了一本萬利的『生意』。」泉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教導員陳宗慶說。
陳宗慶算了一筆賬,簡訊詐騙常規上只需一部手機、一個簡訊群發器和幾張銀行卡。一部舊手機只需兩三百元,一個群發器的黑市價不超過百元,銀行卡在詐騙「圈」裡的價格也相當低廉。一專事銀行卡販賣的不法份子交代,一張本省銀行卡的價格大約100元,外省卡200元左右。通過群發器,詐騙分子一個晚上就可以發出10萬條虛假簡訊,而由於電腦計費的滯後,詐騙分子往往在透支了手機話費後即將手機卡銷毀。
據詐騙者交代,在每1000條虛假簡訊中,至少有一兩人上鉤,就是這大約千分之一的機率給詐騙者帶來了巨額利潤。詐騙者將受害人套牢後一般可獲取上萬元甚至10多萬元的「收入」,目前最高的單筆簡訊詐騙金額達到300多萬元。
6月14日,記者在安溪縣看守所見到兩名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黃姓兄弟。今年高考前夕,兄弟倆以每科目試題100元到1000元的價格「出售」高考試題答案。哥哥負責發布信息,弟弟負責接電話,洽談價格。這兩個連初中都沒讀完的農家少年,在從事如此荒唐「生意」的20多天內就獲利數千元。
據瞭解,韓國以及我國臺灣等地虛假簡訊詐騙一度猖獗,後來通過大密度地發布公益性的提示廣告,逐漸使詐騙行為喪失了市場。「在目前的形勢下,通過幾檔法制節目對虛假簡訊詐騙進行揭露已經遠遠不夠,我們曾經設想與媒體合作,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對虛假簡訊詐騙行為進行曝光和提醒,但媒體廣告業務多是收費的,警方的辦案經費本就緊張,實在無能為力。」陳宗慶說。
「打擊虛假信息詐騙涉及郵政、電信、銀行、媒體等多個部門,對付這種空間跨度大、技術含量高的犯罪活動,如果缺乏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其後果往往是按下葫蘆起了瓢。」福州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甘滿堂博士認為,在信息社會的新形勢下,打擊犯罪不能僅靠一地之力、一部門之力,建立一套聯動治理機制才是治本之策。
新華社
- 關鍵字搜索:
-
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