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經:中國經濟成長的負面
美國財經專家白賽克(William Pesek Jr.)彭博新聞10日評論文章指出,假如你問經濟學家關於中國10%的經濟成長背後的負面影響,一些經濟學家將可以提出一張清單,如經濟過熱、環境污染、抬高國際商品價格和加劇了地緣政治關係緊張等。事實上對亞太地區2.6億生活在不發達地區的貧困居民來說,中國繁榮到底能帶給他們什麼現在還是個疑問。孟加拉、柬埔寨、吉裡巴斯(Kiribati)、緬甸、尼泊爾、索羅門群島及萬那度(Vanuatu)等國家都在殷切地希望中國經濟繁榮能給它們帶來福祉,但這是一份令人失望的等待。
評論說,中國經濟對亞洲是負多於正,這種話不受到北京的歡迎。在中國,官員們正在努力的編造一個「中國的經濟成長將會拉升所有其他的經濟體」的區域神話來抵禦全球化的競爭。
評論引述聯合國發展計畫署執行長德爾什 (Kemel Dervis)的話,他表示:「中國的經濟成長益處根本不能使其他區域貿易體互惠,而且有時還會使它們陷入困境。」。
一項新的聯合國發展計畫報告顯示,亞洲發展最差的幾個國家,因為中國的關係,正經歷一場「嚴重的貿易失衡」災難。
亞洲經濟體間需要更多的全球化已經是一個普遍的話題。舉例而言:2004年孟加拉出口中國總值5千7百萬美元,但卻從中國進口了19億美元。而從更多的信息顯示,情況在2005年並沒有改善。
評論指出,由於中國的工資低廉,導致其可以與開發中國家,特別是落後於他的國家直接競爭。
由於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成長,亞洲是現在資本主義的前鋒。但問題是:當這些市場已經完全被開發完,且它們的勞動成本被拉高到接近其他已開發國家時怎麼辦?
評論說,貧窮的減少並不等於慈悲。它是關乎建造一個投資者和跨國企業可以參與的市場。一個發展不完全的經濟體,如不丹、寮國、薩摩亞、吐瓦魯、甚至是阿富汗,他們都需要更多的錢來改善教育、健康保健、基礎公共設施以及培養大量的技術性員工。
一旦亞洲最脆弱的連結補一補更強的話,他們就以進口更多、提供新的市場給債權人和債務人投資者,在全球經濟中變成更具有生產力的一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關鍵字搜索:
-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