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故事──篤

  

2000年11月,與家人隨團前往雲南旅遊,對雲南,只知道有許多的少數民族,也知道徐霞客遊記這本書約有三分之一記載著雲南,還有上學時讀過的雲貴高原,另外最讓我想去一探究竟的,就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書中精彩的劇情,不禁想去親身體會體會,帶著這樣一顆好奇的心,我來到雲南。

先抵達昆明,這個人稱春城的都市,並無吸引我之處,雖然有許多喀斯特地質的奇特景觀,但總覺得少了人文的氣息,無法打動我的內心。接著我們來到古南詔國,也就是金庸筆下那位痴情王子── 段譽的國家,宋朝時的大理國。

大理地區以白族、彞族居多,白族服飾崇尚白色,淡雅脫俗。房屋格局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為主,雖是新建築,卻也古意盎然。古崇聖寺已毀,但崇聖寺三塔卻依然佇立,從唐朝至今,睥睨著人世的滄桑。

大理的〔三道茶〕最負盛名,所謂一苦、二甜、三回味,象徵人世的甘苦記憶。蝴蝶泉泉水甘洌,聽說能令人常保健康青春,我淺嘗了幾口。離泉水不遠處,有一尊徐霞客的塑像,可能是因為徐霞客曾多次停駐大理,對他的知遇留下一個記載吧。

在洱海,我嘗了竹蛆,有點兒苦,並不好吃,但洱海映著點蒼山的美麗湖景,卻令人陶醉。洱海雖稱為海,其實它是中國七大淡水湖之一,點蒼山與洱海周遭的風、花、雪、月,有一對聯形容得非常貼切:

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映蒼山雪。

大理的地陪告訴我,她家有一株茶花,就是金庸筆下天龍八部中曾提及的抓破美人臉,屬稀有品種之一,只可惜礙於時間,未能親睹名花芳容,殊為可惜。大理的風土民情令人著迷,但畢竟我只是這裡的過客。

當我們抵達麗江時,只見一個巨大的水車輪在麗江古城入口處悠悠地轉動著,好似對著前來的旅客招著手呢!這個美麗的古城,令人著迷,忍不住想趕緊去一探究竟。清澈的溪水(聽說源自玉泉,也就是黑龍潭),流淌過每戶人家,河邊垂柳依傍,宛如綴著飄逸的流蘇,難怪前人會有──「家家溪水繞戶轉,戶戶垂楊賽江南」的詩句。

這個古城有四千餘戶住家,雖建城已久,規劃卻非常符合衛生科學,只是如無熟人帶路,路痴如我,不知要多久才能走出這像迷宮般的古城呢!古城有一個特色── 它沒有城牆,原來是因為大研古城(麗江舊稱)世襲的土司姓木,如用圍牆,豈不成了困字,這對當權者,可是大大的忌諱。

別看前人稱這偏遠之地為南蠻,這裡的人可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儒家的思想,已漸漸為人遺忘,這個蕞爾小國卻保存得很道地,所謂禮失求諸野,大概就像這樣。當地的旅行社安排我們晚上去欣賞古樂,說實話,什麼是古樂我並不懂,也不是很有興趣,但大家都去,麗江的地陪又一再說不去會後悔,於是我和妹妹約好,先進去捧個場,溜出來逛逛,再偷偷溜回去。

節目一開始,只見台上來了許多鬚髮俱白的老人,他們非常緩慢地走到自己的位置就坐,有些甚至還需別人攙扶,其中間雜了一兩位年輕姑娘與少數幾位較年輕的男士,面對這樣的陣容,真有點懷疑其可看性,但既來之則安之,抱著姑且聽聽的心情,看他們如何表演。

一位黑黑瘦瘦,穿著一襲灰色長袍,自稱快七十歲的男人,是這裡的主持人,他說納西音樂(麗江地區多是納西族,故其音樂稱為納西古樂)是活的音樂化石,留傳已久,並以流利的英文解說,這時我才發現後面坐了許多洋人。

他讓我們先欣賞第一首曲子──「八卦」,演奏中,我開始瀏覽這個地方,在演奏廳的天花板,畫著八卦的符號與一些東巴像形文字(據說東巴文字是現在世上唯一還在使用的像形文字),聽眾席左側牆上掛著一些老者的照片,樂曲則有點像臺灣廟會時聽到的國樂,台上幾位古稀的老人,在未輪到他們演奏時,居然打瞌睡,時而點頭,又時而從睡夢中醒來繼續他該負責的那一段,這樣的演奏,居然也沒出錯,令人嘖嘖稱奇。曲子終了,主持人告訴大家,這些老人大多八、九十歲了,在年輕人未加入之前,他本來是這個演奏團體最年輕的成員,幽默的主持內容,讓我們忘了要溜出去這回事。

接著第二首曲子,是笛子獨奏,主持人告訴大家這首曲名為──「讓靈魂洗個澡」,心想古樂怎會有這麼現代化的名字,但反正我也不懂,聽了再說。笛聲挺悠揚,對我這種不懂音樂的人來講,覺得還蠻好聽,曲子結束時,我卻莫名其妙地淚流滿面,還不是平常的流淚,而是像受到很大刺激後痛哭流涕般地流淚,偷偷地瞧瞧別人,竟沒有一個與我一樣情形的,這讓我非常納悶,曲子雖覺得好聽,但並未讓我感動到痛哭流涕的程度呀,怎麼就淚流成這樣,真不可思議!

充滿了好奇,也無心再好好往下聽,只是呆呆地等到節目結束,看許多人買了書或CD ,等著讓主持人簽名,心想原來這主持人還是個名人,怎麼都沒聽過,不如我們也買本書,讓他簽個名,順道問問他這首曲子的由來,以解心中疑惑,但排隊等著簽名的人還真不少,地陪催著要走了,不好意思讓大家等,正準備要放棄時,卻見那位吹笛子的人從裡面走了出來,趕緊迎上前去,問可否與他拍個照,正說著,地陪卻又來催,只好匆匆與他合影,隨即離去,因為大家就等著我和妹妹呢!

抱著一顆遺憾的心上車準備回飯店去,途中地陪告訴大家,次日晚上是自由時間,可以自己安排行程,我們心想機不可失,趕緊懇請地陪幫我們約那位演奏笛子的人,是否可以請他喝個咖啡什麼的,覺得既然他是演奏者,應該知道曲子的由來吧!地陪很爽快地答應了,回到飯店休息時,地陪又來告訴我們,那位演奏笛子的先生願意在隔天表演完畢與我們見面。

好不容易等到約定時間,地陪帶著那位先生來了,客套一番後,大家各自點了飲料,原來這位先生姓奚,按照主持人的說法,在他們團裡面應該算是年輕人,雖然他已經五十歲。他一口濃重的納西口音,還好有地陪當我們的翻譯,讓我們知道了曲子的由來:

約在四百多年以前,這裡有許多小國林立,納西國算是一個比較大的王國,納西國王想吞併鄰近一個小國── 普米國,他想了一個方法,將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公主,下嫁給普米國的王子,一開始公主並不願意,但納西國父權至上的社會形態,不容許公主有自己的主張,就這樣公主嫁給了普米國王子。豈知婚後日久生情,兩人過著幸福的生活。

幾年後,納西國王認為時機成熟,就用讓公主回娘家的名義,請公主夫婦回納西國,公主先行(不知為何要公主先行,也許是習俗吧!) ,公主回娘家後,才知他父王要吞併普米國,趕緊寫了一封信要王子別來,誰知王子還沒收到信,在往納西國的途中,就被納西國王用計把王子的軍隊全部殲滅了,當公主知道這消息時,哀痛欲絕,日日以淚洗面,甚至流出的淚都變成是血,最後抑鬱寡歡而死。後來的人作了一首曲子,叫做「安魂曲」,以安撫這些死去的靈魂,也就是我聽到的曲子,聽說它真正的曲名是「篤」。

這樣的故事,並沒有解除我心中的疑惑,反而更讓我迷惑,是一個什麼樣的因緣,讓完全不知情的我淚流滿面,好像我就是故事裡的主角,也許我是那個公主,正為我的王子去逝而傷悲,又或許我是那位王子,為了自己的命運哀傷,也可能是那位充滿野心的納西國王,正為自己的殘暴羞愧的懺悔呢!我曾夢過自己的某一世,與這個故事看似無關,卻讓自己瞭解了為何會有今世的果。累世的輪迴,誰知我是不是故事中的主角?但那似乎已不重要,因為我的師父說了,修煉可以改變一個人原定的命運,我很慶幸自己終於可以擺脫宿命的安排。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