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起源

蜘蛛絲黏著一片落葉,會使你想到什麼?對了,使我們想到風箏。 風箏的構造,就是以固有物體繫上繩線,利用風的力量在空中飄揚。現在我們先來談談風箏的起源。據說在古代中國有一位農夫,在斗笠上繫上繩線,無意中被風吹起的構想。又有人說,是有人看到蜘蛛絲,恰巧黏住 一片落葉,手風吹而飛揚起來,所引發的靈感。但是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漢朝的開國功臣 ─韓信,在楚漢相爭,圍困西楚霸王項羽,於亥下之時,曾命人製作大型的風箏,並在風箏上裝置竹哨、弓弦,利用夜間放入天空,飄浮在楚營之上,發出奇怪的聲響,加上四周漢軍士兵,高聲齊唱楚軍家鄉的歌謠,兩種聲音配合起來,在夜深人靜時,造成四面楚歌的震撼,而引起了楚軍思鄉的情懷,從而瓦解了楚軍的士氣,四散奔逃,潰不成軍,使漢軍獲致決定性輝煌的勝利。
在歷史上,風箏也曾被用作通訊求救的工具。據史書上所載:「梁武帝時,侯景圍臺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這一求救的風箏,結果被射落而失敗,不久,臺城陷落,梁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風箏如果是在楚漢相爭時代所發明,計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二千一百八十餘年的歷史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