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世界著名廢都之謎---3.特佩拉 中東玫瑰紅

 2007-03-14 11: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被穆斯林看做「禁區」的佩特拉地處從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的貿易之路上,傳說中它是摩西「擊石出水」的地方。摩西是希伯來先知、猶太民族的立國之父、猶太教(又稱「摩西教」)的創始人。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帶領猶太人逃離埃及後重返迦南。傳說只是想像,但佩特拉卻的確有著沈重和不尋常的歷史,它是中東古代城市中的一個另類。

  佩特拉在希臘語中意為「岩石」,隱藏在狹窄而陰森的西克峽谷中,建築物雕筑在紅色和粉紅色岩壁上,最引人的特徵是其色彩:在陽光照耀下,粉紅、紅、橘色及深紅色層次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閃閃爍爍,神奇異常;但據考證,早先它既不是玫瑰紅也不是類似鮭魚的粉紅色,而是灰泥粉飾,與今天看到的完全不同。它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納巴泰人與貝督因人一樣,是阿拉伯遊牧民族,公元前6世紀從阿拉伯半島北移於此,並建立了佩特拉城,因為這兒水土肥美而又地勢險要。在其全盛期,居民多達3萬人,比早期歐洲人估計的大得多。王國由大馬士革一直延伸到紅海地區,連原來的阿拉伯文字也被納巴泰文化所替代。他們曾鑄造自己的錢幣,修建了希臘式的圓形劇場,蜚聲於古代世界

  但其後的5個多世紀,除貝督因人知道它存在於大漠與高山間,幾乎無人造訪過。公元1世紀,羅馬人攻入,它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稱作阿拉伯佩特拉,是羅馬帝國最繁榮的一個省。公元4世紀,它淪為拜佔庭(或稱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成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佔庭(或稱東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東山再起,波及西亞和北非地區,最終控制了從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廣大地區,阿拉伯佩特拉又成為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石頭城在十字軍東征時再次興旺,直到12世紀後再次被遺棄。14世紀中,地處土耳其中心地帶的奧斯曼帝國強大起來,17世紀,成為地跨亞、非、歐的穆斯林軍事封建帝國。由於幾個世紀帝國與信仰基督教的歐洲各國戰火不斷,奧斯曼土耳其人及他們遍佈中東和北非的臣民對歐洲人頗懷疑心,獨身途經此地的基督徒會被驅逐出境甚至殺害。1812年,一名化裝成阿拉伯商人的瑞士探險家奇蹟般地通過西克峽谷,發現了佩特拉,而6年前,他的同道、德國學者卻因基督教身份被揭穿而慘遭殺害。

  20世紀,佩特拉「禁區」重又被打開,但它的幾度興廢乃至最終被遺棄,始終是一個謎,因為即使它一度失去了對商道的控制權,仍然可能倖存,而它卻為什麼卻沒有倖存下來呢?這一直是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