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陶冶性情

 2007-03-27 10:2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古人非常注重音樂對人心的影響,主張音樂有益於人的教化,而不是為了刺激感官。古代人視「陶冶性情」或「寓教於樂」的進行道德教化為音樂的主要功用。《樂記》中談到:「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意思是先王制禮樂的目地乃是幫助人收斂節制其過份之情慾。「七情不能自節,待樂而節之,至性不能自和,待樂而和之」。(《歐陽文忠全集》)


音樂有不同的層次,低層次的音樂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則,對人性的宣泄毫無節制,會引導人走向頹靡或暴戾的極端,最終毀滅人性,是亡國之音。而高層次的音樂是天道的體現,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心性,是入德之門。唐經學家孔穎達曾說道:「善樂感人,則人化之為善;惡樂感人,則隨之為惡。」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記》說:「樂者所以像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樂是內心德行的體現,禮的作用是規範人的行為(「淫」是過頭的意思)。《樂記》中認為禮樂充盈於天地,合於陰陽,通於鬼神,極其高遠深厚,規範著人類社會的一切。所以談樂不能不涉及禮,周代禮樂制度中設有專管邦國之教化職責的官員,任務之一就是要馴化民之情性而使之和順。而要達到民內和外順的教化目的,就必須以「五禮」、「六樂」去實施其教化,以樂輔禮,以樂施教。以「禮節民心,樂和民聲。」

 
樂被古人稱之為德之音,惟有這樣的音樂,才能奏於廟堂,播於四方,化育萬民。《樂記》中記載:「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者」,德是人的天性,樂是德之光華。《樂記》中有「德成而上,藝成而下」的論點,認為「唯樂不可以為偽」,指出音樂的內容內涵是主要的,技藝是次要的,道德修養是首要的。要表達音樂的內涵,奏樂者要有較高的德行,要有較高的修養,才能奏出能感動人心的音樂來。

 
孔子尤其看重音樂的道德含義,強調音樂從道德上能感化人。他曾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關於禮」。孔子認為音樂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善」和「美」。推崇「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雅樂。雅樂的特色正在於其平和雅正、溫厚含蓄,因而可移風易俗和導人向善,其風格是含蓄的、平靜的,與所謂繁手淫聲,追求聲響效果複雜多變的俗樂恰恰相反。


《樂記》上說:「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只有合於道的音,才能稱為樂。「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欲。」「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