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的兩難困境:戰飢荒和保政權

 

北韓常鬧糧荒 兒童營養不良

北韓最近再次發生糧食危機,聯合國呼籲國際社會向北韓伸出援手。然而專家認為,北韓解決糧荒的根本出路在於推行改革、開放市場,像中國、日本和韓國一樣加強出口、獲取外匯、增加糧食進口。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北韓由於其政權的合法性極其脆弱,任何開放政策都可能危及政權的穩定,導致其推行改革政策比其他集權國家難度更大。

華盛頓智囊團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諾蘭德曾經是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高級經濟師,也是西方世界對北韓飢荒研究最為深入的學者之一。

*諾蘭德:北韓利用外援減少糧食進口*

諾蘭德說,他與哈格德合著的《北韓的飢荒--市場、援助和改革》一書記載的最令人不安的事情就是1995、96、97年國際糧食援助進入北韓時,平壤政府卻開始減少其糧食進口。甚至直到經濟開始復甦的1999年、整體進口都在增長時,糧食進口量卻仍然沒有增加。

諾蘭德:「所以北韓政府基本上是利用國際援助來抵消進口糧食,而不是把援助當作一種補充。如果政府把援助當作補充,把糧食進口維持在1993年的水平,人口的正常糧食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即使沒有援助,如果糧食分配均勻,人口的基本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遺憾的是北韓政府沒有這樣做。」

*諾蘭德:部分援糧被倒賣*

一些逃離北韓的異議人士批評國際援助實際上支持了平壤的獨裁政府。對於這一點,該書的作者說,他們提供的證據顯示援助確實被挪用了,不過除了轉移到軍隊或黨的高層手中,也轉移到了市場 。諾蘭德辯解道,被轉移的國際援助其實在哺育北韓的糧食市場。

諾蘭德:「我們的論點可能有點怪,就是認為糧食援助項目其實是一種潤滑劑,支持了市場的發展。有人出售他們的財產,有農民把農產品拿到市場上來賣,重要的是有來自北韓體制內的重要人物,他們獲得了糧食援助,希望把它賣掉。這一過程從糧食買賣開始,很快普及到了其他產品。」

諾蘭德認為,從長遠來看,解決北韓糧食危機的根本途徑並不是在北韓生產更多的糧食,而是振興工業經濟,賺取外匯,進口糧食,就像它的鄰國韓國、日本和中國所做的一樣。

*文貫中:若開放則政權危*

但是,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文貫中說,如果要走這條路,北韓就必須允許相對自由的進出口,外資可以自由地去投資,而這樣做的前提是一定要開放。但是,開放將打破北韓現有的封閉狀態,打破當權者對民眾的思想控制,人民將可以接觸外部世界,看到外部世界的真相並不像北韓領導人所說的那樣。

文貫中:「金正日和他的父親金日成總是描繪外部世界如何險惡、如何凶殘,大家都要來欺負他們北朝鮮,幸虧這位偉大領袖和他的兒子,堅強地保衛了這個民族。然而他們的這種說法跟實際情況完全不能吻合起來,在人們瞭解了真相之後,他們的政權就搖搖欲墜了。」

文貫中說,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金正日多次去中國取經但是始終未能放棄意識形態統治而推行改革路線,以及他為什麼在過去10多年處理飢荒的過程中,在對待民間自發興起的糧食市場,對待國際援助和國際監督方面始終來回搖擺。

*文貫中:權力來自世襲 難學中共改革*

文貫中:「我自己在想,北朝鮮的政權實在太脆弱,因為其合法性完全建立在他是金日成的兒子上,他們必須把金日成所做的一切都描繪成正確英明,然後他這位兒子的正統性才得以建立。」

文貫中說,北韓同中國和越南有很多可比性,都是共產黨領導的集權國家。相比之下中國的情況不同,共產黨把過去所犯錯誤的責任一部分歸於毛澤東,一部分歸於四人幫,然後再換一批人,像鄧小平,就可以出來領導改革。越南一開始就沒有把權力集中在一人手裡,所以推行改革路線比較容易。但是金正日沒法這樣做。

文貫中:「因為他只要一鬆動,黨內挑戰他權力的人馬上就會提出讓他下臺這樣的問題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