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華人:結婚六年我的第七次搬家
上上個週五,老公的上司打電話來,告知公司的美國職位總算如他所願「花落咱家」了。也就是說,再過三個月,我們將搬往結婚六年以來所居住的第五個城市;同時,這也將是我們的第七次搬家大行動。搬家秘訣:扔扔扔、送送送
事實上,我從一出生起,就在不斷地變換住所和居住地,有很長一段與父母分離的童年時光。成年後我更是從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個城市,從這個公寓挪到那個公寓,總有一種隨時打包走人的心情,儘管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結婚了,按理說應該安定了,卻不料越搬越勤、越搬越遠。哪個老朋友若是一開始就收集我所有住過的地址、用過的電話號碼,現在倒也能出個小冊子了,並且還能高價當古董賣給我,因為連我自己都記不得這些個陳年舊帳了。
一般人總是視搬家為勞神費心的麻煩事,我當然也覺得累。但在還沒有徹底年老力衰之前,我對搬家的態度總是興奮大於煩惱。對於酷愛整潔幾近病態的我來說,整理打包這活兒如同一場愉悅身心的大洗禮。家裡空間不論多大,住久了總免不了繁瑣起來,就像電腦用一段時間得來一次磁碟空間清理一樣,家裡住一段時間也得來一次清整,否則就會像不堪重負的電腦,運作緩慢甚至「當機」。於是搬家就成了整理大工程的絕佳藉口,而對於某些令人頭疼卻遲遲不曾下手的「疑難雜症」死角,搬家就像外科手術,對「大毒瘤」進行徹底的鏟除。
多年的搬家經驗,已經把我鍛練成一個「隨手亂扔」的打包能手。要打包,就得先扔,而且得沒心沒肺、鐵面無私地扔,這可不是一兩天能練就的功夫。那條漂亮的裙子才穿了幾次,還很新呢──扔!因為裁剪不舒服,哪一次不是出於憐憫才勉強套上秀一秀就又打入冷宮?那一大堆看了一半,總覺得還會再看,卻總也不會去看的雜誌和書──扔!每日每週每月的新期刊蜂擁而至還來不及看呢。旅途中胡亂買的攤頭廉價紀念品,雖然每一樣都有美好回憶──扔!從來沒有擺上過台面,回家後就沒拿在手裡看過一次,又何必佔據壁櫥的寶貴空間?還有更多一直用得不順手不稱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們,統統扔扔扔、送送送!可不要以為我是天生如此的「冷面扔手」,我也是在「雞肋」們千辛萬苦地跟著我東奔西顛了無數次後才得的道。與其如此委屈雙方,不如給大家自由,從此一身輕鬆哩。
搬家是對家中所有大大小小家用品的一次去蕪存菁大檢驗。大到沙發眠床、小到菜刀茶杯,都逃不過這道「驗貨」大關。幾次家搬下來,那些因為貪圖便宜卻不怎麼稱心合意的東西早就沒了蹤影;能跟到最後的,都是經得起時間和實踐之考驗的心頭最愛。如果按照使用時間與單價做個計算,所謂的便宜貨其實並不划算;而看起來好像很貴,卻能一路用下來的東西,倒是真正物有所值。所以這幾年我們家固定資產越搬越少,不僅是因為爛貨基本扔光,也因為我們逐漸學會了不再亂買一氣根本不需要或者瞎湊熱鬧的東西,杜絕把家裡演變成跳蚤市場。
搬家副作用:友情大過濾
這些還都是硬體,搬家對家庭「軟體」的審查功能亦功不可沒。每一次搬家,都免不了和當地的狐朋狗友們情意綿綿地告別一場,信誓旦旦地相約著你到我這兒來度假,我到你那兒去過年,說得熱鬧非凡。之後,先是隔三差五還有個email往來,拉拉無關痛痒的家常;然後,就變成了逢年過節群發的電子賀卡;再往後,就基本沒了聲響,說不定哪天心血來潮發封信過去還被彈回來告知該電子郵件地址無效,這下就算正式渺無音訊了。
說這些並非想證明所有的友誼都是虛偽的。遷徙本身所帶來的生活變化,注定了圈子也要隨之重新畫圓。如非真正的同好之友,便自然而然因為生活方式和關注話題的差異,越走越遠。我其實是個懷舊情結極其濃重的人,雖然通過自身改造,學會了眼睛都不眨地扔東西,卻曾經對逝去的友誼總是心有不甘而耿耿於懷。然而在一廂情願地幾次敘舊約會之後,終於被席間了了草草的閒話或略顯尷尬的氣氛倒了胃口。所謂「相見不如懷念」,也許可以形容這種情形。翻看相冊,看到某個曾經熟悉的笑臉,想起他或她曾經說過的某句經典「台詞」,不禁笑出聲來──這就算是「曾經擁有」了,是不是非得「天長地久」呢?真是勉強不來。就像那把曾在廚房立下汗馬功勞的杓子,好是好,可有一天不幸「光榮」了,終究還是進垃圾筒才是最佳歸宿。人生路上,朋友來來往往,重要的是善待當時。搬家不僅教會我瀟灑地告別廢物舊物,也讓我心存感激地和每一段友誼說再見。
當然,還是會有鐵桿知己,不論搬到天涯海角,都會和他們傾訴衷腸。這樣的朋友,很少,也許伸開一隻手,都數不滿一掌。家裡也會有那麼一兩樣有著特殊意義的玩意兒,也許什麼用場都派不上,可總得跟著。看見它,不論搬到那裡,心就定了,就知道到家了。
- 關鍵字搜索:
-
北美
來源: 多倫多信息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o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