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黨派海歸人士陳竺新任衛生部長

 
(記者韓瑞綜合報導)6月29日,中國衛生部長易人,無黨派人士陳竺被任命為新任衛生部長。原部長高強離任,但仍任職衛生部副部長,並繼續擔任衛生部黨組書記。

非中共註冊黨員
現年53歲的陳竺,其簡歷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的無黨派背景。陳竺曾做過5年插隊知青,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10月後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並擁有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等頭銜。值得注意的是,陳竺自法國回國的時間是在1989年7月,當時北京六四事件剛過。回國後,陳竺不久就擔任了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陳竺的前任高強,曾任財政部和國務院副秘書長。2003年春,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因SARS處理不當被割職,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兼任衛生部部長,高強任常務副部長。2005年4月27日,高強始任衛生部部長。

在中國眾多部委裡,衛生部本來並不算得上是一個特別起眼的部委,但自2003年SARS過後,該部委的地位明顯提高了不少。據香港《亞洲時報》報導,分析認為,中共領導人認為衛生部關係中國外交形象,因此起用曾留學法國,並曾任法國一間醫院血液中心實驗室的外籍住院醫師的陳竺,希望提高衛生部的專業形象,也可藉起用黨外人士向外宣傳中共再次推行的「多黨合作」。

有多少實權還未知
儘管大陸官媒幾乎一致對外聲稱,任命黨外人士擔任正部長職務,是中共政治改革的一大進步,但北京的自由撰稿人劉曉波並不如此樂觀。自由亞洲電臺引述劉曉波的話說:「我估計這些部長在行政事務上還是應該有權的。但是按照中國的慣例,每個部都有黨組,原來擔任部長的都是中共黨員的就自然地兼任黨支部書記,實際上部裡的重大決策都要由黨組來定。」
 
美國波 士頓的中國政治分析人士高新說,「他當上部長但原衛生部長高強表面上降成副部長,這個要在外界不懂中共運作行規的人就認為怎麼可以把黨內部長降職,而把黨外部長放成正部長?其實他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高強是挂一個副部長的名義然後兼黨組書記。 在重大決策的時候,黨組書記說了算。」

另外,從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宋福範的話中即顯出端倪,「黨組會議首先徵求部長的意見,這樣即使部長沒有表決權,也可以影響黨組的決策」。 換句話說,部長是一個參謀。

非黨派人士任用有反覆
縱觀歷史,中共對非黨派人士的任用有循環反覆,往往是在政權出現變化或危機時作出改變 。

1940年,中共借抗日的機會大力發展根據地之時,毛澤東對其政權問題指示,規定在政權機關中要實行「三三制」政策:「在人員分配上,應規定為共產黨員佔1/3、非(共產)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佔1/3,不左不右的中間派佔1/3。」 1949年,中共掌權後根基不穩,特別讓一些其它黨派領導人出任國務院部長正職,以示願意跟其它黨派分享權力。其中,50年代曾有黨 外人士黃炎培、章伯鈞、史良等分別出任輕工業部、交通部和司法部部長。1972年國民黨原將領傅作義辭去水利部長後,中國沒有中共黨外人士出任國務院部長正職。80年代,文革過後,趙紫陽改革時期,一度黨政分開過,取消過各部委的黨組,但89年六四之後又恢復了。2007 年,繼致公黨主席萬鋼擔任科技部長後,無黨派人士陳竺出任衛生部長,預示新一輪循環開始。

如何操刀醫改
陳竺成為中國衛生管理部門「掌門」後,如何操刀醫改,則是其上任後要面對的第一個重大問題。

自去年定下「醫改基本失敗」的調子之後,重新設計醫改方案就成為衛生部最關鍵也是最敏感的工作。對衛生部醫改能否成功,陳竺似乎心裏也沒底,希望其它方面如環保部門等能承擔更多責任。陳竺認為,中國在醫學領域的科研應該注重預防、注重改善環境因素,這樣投入少而見效明顯,「13億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藥解決,加強預防和保護環境是根本」。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