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工作小感受 上海房子比美國貴
回國好不好,到底是小馬過河,要自己體驗才知道。別人的經驗,借鑒是有用的,但是因為不是社會調查,所以觀點難免片面,也很正常。我這裡說說自己的管錐之見,我這麼一說,你也就這麼一聽吧。因為工作原因,我被派回去一段時間。每個月回美國一個星期。聽起來不錯?其實我已經有點煩了。
工作上,中國明顯比美國辛苦。我在外資企業,不是金融/銀行類。中國同事連秘書都每天加班,別人就更別提了。跟一個同事聊天,我問他週末一般沒事都作什麼,他竟然說:工作。有的同事,把小孩送到外地老家,兩口子在外起拚命。原因一個是文化上,工作被所有人看成第一位,沒有對「家庭」這個觀念的認可。我的老闆,曾經週六晚上10點給我打電話;一個同事度假去了,有事情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反映是「找到他的手機號碼給他打電話」。另外從實際角度,也確實很難不加班。我自己,白天工作一天,到了晚飯時間因為時差美國來的email就開始了。有了吧,不查不處理又似乎也說不過去,再說有的事情等到第二天再答覆的話,一來一去算上時差就又拖了一天。於是幾乎每個晚上就都在電腦前耗掉了。
文化上,也有一個適應過程。比如我以前曾說自己回國不冒英文。但這次發現在公司根本行不通。首先是除了我人人都用英文名字,其次說話的時候都是一句話至少有3個單詞。痛苦的是發音也中國化了,所以很多單詞聽好幾遍也沒聽懂;email裡頭很多語法,語氣,用詞也中國化了,連蒙帶猜的理解,還經常有歧義。再有就是等級制度森嚴,誰是老闆誰是夥計,一屋子人,不用說話,光看眼神就能看出來。底下的人,多是恨不得屁股都幫老闆擦那樣的維維喏喏,唯命是從。我在美國工作接觸過的公司,有大有小,都不是這個感覺(至少大多數人不是)。再有就是私秘概念不同。比如HR的人,在有外人的情況下輕鬆討論某個人的工資;再比如無數人一見面剛認識就問我:你多大了?結婚了嗎?
工資上,位置越高,離對應美國位置的工資就越接近。我也見到拿了美國工資回來的人。一般都比較牛氣,難相處。同時說老實話,也不覺得海龜比土龜好。所以我要是他們同事,肯定特不平;我要是他們本人,也肯定覺得有危機感:拿多的錢,卻沒法證明更多的價值。總的來說,收入水平對生活而言應該是不錯,但是上海的房子,卻相對來說只比美國的更貴。當然你可以說紐約舊金山也不便宜;但是在美國會有不少中國人願意去midwest的小鎮住;要是回國,考慮的卻主要是那3,4個大城市吧?
生活上,更難還是更容易,肯定也是見仁見智。同事買了車,雇個司機來開,一個月2000塊。雇個保姆每天買菜做飯洗衣服,1000塊,雇個阿義帶孩子,又是1500塊。一共加起來,是稅前收入3萬的人的15%(想必大多數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都想至少拿到這個數目吧?)。這個美國沒法比---你看看你稅前收入的15%,夠幹這些嗎。但是當然在美國開車有秩序所以可能也不介意自己開?在美國工作不那麼辛苦所以也有時間來做飯洗衣?
我最怕別人問的是:你從哪裡來?中國美國同事問起,每次都解釋半天,我從中國來,在美國工作,現在在上海出差。有一次出租司機問,我如實回答,他說:喲,看不出來是國外回來的 呀!我說您這是誇我還是罵我呢?以後就學聰明瞭,非同事問,一律回答:我從北京來的!
- 關鍵字搜索:
-
回國
來源: 萬維讀者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