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加拿大美容美發店女老闆的心聲
在一個朋友的飯局上,認識了Li Li。雖然是一家美容美發店的老闆,卻沒有給人一絲女強人的印象,渾身透出的是賢妻良母的溫婉氣質,讓人很樂意靠近。如同她的話語一樣,她的人也是樸實,有條理的。一開始提到採訪,似乎嚇著她了。臨行前,才禮貌地表示,要徵求老公和女兒的意見,然後給答覆。再次聯繫,她表示可以接受採訪,如同當初感覺的那樣,是一個認真的人。「說到採訪,我感覺非常突然,因為我一向是一個低調的人,我覺得我所作的一切也很平凡。我經營美發美容店,其實也是為了生存。再說,我的店在西人區,很少有中國的客戶,也沒有做宣傳的必要。但我回家跟老公,女兒商量(編者註:Li Li的女兒在多大讀三年級)後,女兒很支持我接受採訪。雖然我的這個過程走過來很平常,但如果對新移民在加拿大重新選擇職業有什麼啟發的話,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從幫助人的角度,我想我應該接受採訪。」
跟Li Li做採訪很輕鬆,因為一開始你就能判斷出來,她是一個思維清晰,條理清楚,實實在在,沒有廢話的人。而且她語氣柔和,節奏不疾不徐,讓人不得不信服。
大學知識份子愛美發
Li Li是1984年電機專業畢業的,畢業後留校在圖書館情報檢索室工作。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任職黑龍江省電力研究所。可以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安逸的中國知識份子小家庭。然而,九十年代初的那場「下海」浪潮,開始撩撥Li Li那顆不安份的心。"我正式學剪髮是1993年。當時很多人下海了,我想得挺簡單的,覺得自己也要做點什麼,可是做生意覺得又不適合我,我就想去學美容美發。我對美容美發這一行業很有興趣。「可是拿到畢業證後,對於開自己的美發店,家裡的老人不支持。當時在中國做美容美發這一行的人大多數沒受過高等教育。家裡人認為放著高校舒適安逸的工作不做,去開髮廊,沒有必要」。興致寥寥的Li Li依然幹著大學裡的那份清閑工作,只是業餘在家裡給朋友、家人、同事剪一剪髮,算是發揮一下自己的愛好特長。
在學校呆久了,不喜歡墨守成規的Li Li開始覺得生活沒有亮點。這個時候,周圍一些朋友的出國打動了她,為什麼不換一種活法呢?而且對女兒的教育也有好處。很快,2000年4月,他們三口之家就登陸加拿大,成為多倫多千千萬萬個中國移民家庭中的一個,在遠離祖國的新國度開始了自己沒有預料到的艱苦打拼。
落地一個月後哭著想回國
Li Li在中國初中、高中都是學的俄語,英語基礎不好。來加後的LINC測試,讀是6級,聽說是2級,整個就是個初級水平。陌生的環境、溝通不便,吃住的價錢是人民幣的六七倍……而且,看到LINC班的那些同學,有的來了幾年還在打labour工,而英語越學越覺得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心情和出國之前的酬躇滿志比自然是天壤之別。一個月不到,Li Li就哭著想回去了。當初出國前,她的工作還沒有丟,就是想給自己一個迴旋的餘地。對於她想回國的想法,老公不讚同。「我老公是個不服輸的人,他說:既然來了,就要試一下!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我想想也是,再說,在最艱苦的時刻,丟下老公和女兒在加拿大,我一個人回國也不忍心。」幸虧老公的堅持,也幸虧她當初沒有任性地回去,就這「一試」,「試」出了一位堅韌不拔的成功女性。
為了生存,也為了13歲的女兒,放棄了國內優越的生活,老公和她腳踏實地地開始了加拿大的創業生涯。老公依然從事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電工,不過,就由國內的高級工程師,變成了多倫多的一個普通技工。現在隨著技術的提高,收入也在逐年上漲。當然,這是後話。再說Li Li,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先是去一個汽車零件廠打工。第一天下班回來,感覺腰都「折」了,睡了一宿,好一點了,第二天又去上班。這份工干了三個月,因為只有三個月的contract。第二份工是在一個生產音響的工廠上班。為了生存,這份工一幹就干了兩年。
重操剪刀讓她看到希望
那兩年打工期間,Li Li的心情時好時壞,不過,終於還是一點一點適應了。轉折點還是因為她的特長──會剪髮。「我當時住apartment,因為會剪髮,除了給老公、女兒剪,一些同學、朋友見剪得不錯,也來剪,那時都是免費的。因為英語不好,當時我還沒往做美發這一行去想。後來,我的roommate,一個北京女孩,她的話提醒了我,你能剪髮,這是你的特長,為什麼不找這方面的工作?我說我英語不好,她說剪髮不需要你英語非常好,你應該去試一試。在一個週末,我們去逛 Mall,那裡有一個義大利人開的髮廊,roommate就幫我問他要不要volunteer,當時他們說不需要,但是留下了我的名字和電話。」讓Li Li意想不到的是,一週後,那家髮廊真給她挂了電話,叫她每週六去幫忙。工作是搞衛生,洗髮,剪髮,當然是volunteer。
自從開始了週末在義大利人髮廊的義工生涯後,Li Li的心情就好一點了。「我意識到,我找到了在加拿大的立足點。只要我在這一行堅持下去,將來可能會成功。看到其他美發師做頭髮,我總能學到新的技術,然後親自實踐。我越做越自信,覺得我能幹好這一行。正好,這時我所在的那家公廠不景氣,活很少,於是我更堅定了做美發這一行的想法。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看一些這邊美容美發方面的書。」
自學考到加國美容美發證書
Li Li被工廠lay off後,當EI被批准時,她申請跟counsellor面談,說她想自己開髮廊。Counsellor告訴她,要從事這個行業就要有這邊的證書。可是她去瞭解後得知,這個課程大約歷時10個月,學費6000∼7000加幣。當時,這對於她的家庭是一個沈重的負擔,想申請政府的錢去讀又沒有批。於是,她決定自學。那時,為了負擔家庭的開銷,她又換了一家伊朗老闆的髮廊full-time打工。一天勞累回家,還要面對書上密密麻麻的專業術語,一邊查字典一邊啃,讀得很辛苦。有時她忍不住把書帶到髮廊看,搞得老闆不斷地提醒她:不要讓顧客看到,如果顧客得知你還沒有license,人家就認為你是新手。
因為有將近一年的加國工作經驗,而且國內的美發證書經律師公正後這邊也認可,所以Li Li被允許參加這邊的美發資格考試。考了兩次,第二次才過。「這邊的考試是文字考試,但是沒有實際經驗的人是答不出來的。比如說染髮,那些化學的東西實際不簡單,因為染髮要考慮每個人不同的髮質,不同的底色,顧客最終想要得到的顏色等多種因素。如果不是實際操作過,是很難答對的。」可想而知,一個英文水平不高的人,憑著自學通過全英文的專業考試,那得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毅力!
「我是這樣的人:喜歡的事,一定要干好。當初在國內選專業的時候,順應的是世俗的‘學工有出息’的想法,其實,學工並不適合我,那時如果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的話,我應該選美容美發或者服裝設計。」命運真是個怪東西,那時的Li Li哪想得到,來到加拿大,真正幫她安身立命的,竟然還是自己的愛好和特長!
Li Li是2004年考到美容美發證書的。當時的她竟然也沒有多麼興奮,只覺得這個證是肯定要拿到的。「當時周圍有朋友申請過政府對小生意的資助金,前提是你以前必須工作過,領過EI,那麼在3年之內如果你開小生意,就可以向政府去申請。朋友也建議我去申請。這個申請也不容易,我也是申請了兩次才成功的。政府要求你提供關於小生意的市場調查報告,你的生意計畫,還要論證你有哪些能力能做這個生意,能賺錢。寫這個申請的過程中,我女兒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她的英文那時已經很不錯了。」政府的小生意資助金是不用償還的,主要幫助那些創業者在初期度過難關,一般是一年的生活費,每月大約1500加幣。現在政府也有這個政策,英文是SEB (Self Employee Benefit)。申請批准了之後,政府還提供兩個月的如何做生意的課程,教一些管理、財會方面的基本知識。
不計回報手藝爐火純青
「在準備考license,準備申請SEB期間,我重新找了間髮廊。這間髮廊是新開的,就在我住的apartment的樓下,是一個斯里蘭卡人和一個印度人合開的。兩個老闆一個是搞裝修的,一個是工廠裡的工程師,髮廊主要由斯里蘭卡老闆的侄女打理。一開始大約招了三、四個人,後來慢慢只留下我。再後來老闆的侄女去讀書了,不來髮廊了。老闆就跟我談,問我能不能一個人干,說絕對信任我。就這樣,白天剪髮收錢都由我一個人來做,只有晚上老闆來收錢。有時候天氣不好,他們就讓我把錢收好,第二天再來收。所以,基本上,這個髮廊就是我一個人在做。週末有另一個人做part-time。干了三四個月,眼看著顧客越來越多了……」
「其實,在上個伊朗老闆那裡工作的半年,我學了不少東西。因為這個老闆技術水平很高,我有這方面的天賦,只要看一看老闆怎麼做,很快我就能學到他的技術,所以來這個新髮廊時我的技術已經很不錯了。在這兒干幾個月後,感覺這裡已不是我能進一步提高技術的地方,我就萌生了去大美發廳工作的想法。眼看著生意越來越好,因為顧客大部分是衝我來的,雖然我已經萌發了去大髮廊發展的想法,卻一直不好意思開口說走。一直拖到我的生意批了,我才跟老闆提出來。離開那天晚上,老闆兩家人都來給我踐行,還給我買了禮物。我當時很感動。在這間髮廊工作時,工錢不高,工作量很大,也學不到新技術。當時做下來只覺得兩個老闆人不錯,他們需要我幫忙,我不好意思辭了工作就走。但正是那時大量的工作,使我有機會接觸很多不同髮質的顧客,為後來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對我後來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幫助。現在回過頭來想,幫別人的同時,實際也在幫自己。」Li Li身上中國傳統女性的吃苦耐勞、寬厚待人讓她得到的是豐厚的回報。
榮升老闆憑技術贏來顧客
Li Li現在這個生意是2005年買下來的。以前是男發髮廊,是一個俄羅斯老頭開的,他65歲不想幹了,就賣給了Li Li。Li Li當時選址的時候已經排除了Scarborough和Chinatown,一定要選在西人多的地方開。「因為中國移民多的地方,髮廊在價格上惡性競爭,價錢越壓越低。我覺得只要自己活兒幹得好,在西人多的地方開髮廊也能站住腳。西人需要服務不只看價錢,更看重質量。」髮廊所在的地段不是很繁華,只是在一個小Plaza裡面,原先的髮廊生意一般。不過因為房租不貴,讓Li Li覺得壓力不大。再一個她想:「生意在於人做!」
正如Li Li所想的那樣:生意在於人做。憑著自己的熱愛和過硬的手藝,Li Li的髮廊據她說「總的來說很順利」。接手後,原來的俄羅斯老頭主動要求留下打工,每週六來。「我也樂得有一個過渡。通常生意換了老闆,顧客都會有點不適應,因為很多人都有一個消費習慣。特別是原來這是個男發髮廊,看到突然來了個女美發師,有一點不信任,都很正常。所以,一開始顧客來了,還是逕直找那俄羅斯老頭,不找我,這很自然,不過有的顧客也找我剪。就這樣一點一點接手,他們看了我的手藝,覺得不錯,下次來就主動找我剪了。其實那老頭活幹得沒我好,沒我細,只是乾的年頭長而已。後來,他的顧客都認可我了。大約干了8個月,老頭就沒有再干了。」Li Li來了後,男發女發都做。一年不到,生意如當初預期的那樣,越來越好。特別是週末,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又招了一個厄瓜多美發師Part-time來幫忙。
當問起Li Li自己的特長是什麼,她很直接地回答:「我的長項是剪髮,各種髮質,各種髮型,都難不倒我。只要她要什麼樣,我都能剪得出來。目前女發單剪是$18,洗、剪、吹,是$28。我的收費比大部分華人的貴,但相對西人的收費還是便宜一些。所以,很多西人顧客對我們的服務很滿意,很多人給小費。比如,男發單剪 $13,客人經常給$15,有的人還付$18或$20。」
除了剪髮、燙髮和染髮,「目前我還做美容項目,修眉、繡眉、紋眼線、紋唇,我們都做,雖然沒打廣告,但目前這方面的業務也開始多起來。我白天沒有時間做,經常要將客人安排在晚上。當我髮廊的美發師能full-time工作時,以後我要把我工作的重點放在美容業務上。」
談到英文水平的提高,Li Li謙虛地表示日常的交流沒問題,但太深的話題也沒法深入。所以,當談到是否像一些華人髮廊,刻意和客戶「套近乎」,Li Li想了想,說:「在這方面,說實在的,我還沒有刻意去做。我這人做事很認真、投入,很少一邊聊天一邊做頭髮。要聊天的話,一般是在不忙時停下手上的活。我的宗旨就是一定不要糊弄顧客,不管他給不給小費,不管是白人還是有色人種,我都一視同仁,認真對待每一位客人。給予顧客真誠、耐心、高質量的服務,顧客是能感覺到的,同樣能得到顧客真心的回報。有一個義大利老太太,家裡的櫻桃熟了,她給我送來;做了義大利餅,有時也拿來要我嚐嚐。一位在Tim Hortons工作的顧客,剪髮的時候經常給我帶來一杯coffee。一位在醫院做護士的顧客經常送我一些一次性的膠皮手套,她知道我染髮時能用上……就是這樣,我沒有刻意去跟顧客搞什麼關係,而且我也不善於記西人的名字。我就是通過高質量的服務,讓顧客感覺到我的真誠。」
懷感恩心事業家庭雙豐收
讓人更為羨慕的是,在事業成功的同時,Li Li顯然也收穫了家庭的和諧幸福。首先是老公對她事業的支持──Li Li晚上下班晚,以前從不做飯的老公就毫無怨言地下廚做飯,以減輕她的勞累;其次是女兒,學習特別爭氣──在這邊讀大學,至今沒花一分錢,年年得獎學金。談起收入是否超過先生,Li Li挺不好意思的,「說實在的,我能有今天,全靠了先生和女兒的支持、鼓勵和幫助。我頭一兩年幹這一行,沒賺什麼錢,全靠老公支撐這個家。買這個生意,也全靠他的支持。他看我喜歡美容美發,看我為提高技術,至今還不停的閱讀這方面的書刊、雜誌,以及參加美容美發展,他總是鼓勵我:我覺得你能幹得更好!」無可置疑,正是這種感恩和謙和的態度,讓她獲得了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
最後,讓Li Li總結她的移民之路以及她對新移民在加拿大落地生根有什麼看法,她很懇切地提供了自己的意見。「移民初期,相信每個人都很艱難,不管你以前什麼背景,能幹自己的專業當然是最好的,如果幹不了,面臨重新選擇,那麼最好選擇你喜歡干的。不要看別人賣房子賺了錢,自己也去賣房子……我覺得要選自己的長項。我想大部分人在國內都有過想嘗試換一種新職業的夢想。到加拿大,給我們提供了一次把這夢想變成現實的機會。邁出第一步很難,但只要你真心熱愛它,你有自信做好它,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
- 關鍵字搜索:
-
一個
來源: 加西中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s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