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飲食養生原則(圖)
冬季天寒地凍,人們在日常飲食中要遵循三個原則,即通過飲食可起到保溫、禦寒和防燥的作用。
一要注意多補充熱源食物,增加熱能的供給,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的耐受力,這樣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尤其應考慮補充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豆製品等。
二要多補充含蛋氨酸和無機鹽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禦寒能力。蛋氨酸通過轉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適應所必須的四基。寒冷氣候使得人體尿液中的肌酸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線粒體內氧化釋放出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等。另外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很有關係。所以冬季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裡所含無機鹽較多。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也可提高機體禦寒性。含鈣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製品、蝦皮、海帶、髮菜、芝麻醬等。
三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物,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發生。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容易出現諸如皮膚乾燥、皸裂和口角炎、唇炎等症。所以在飲食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2,這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臟、雞蛋、牛奶、豆類等食物中;富含維生素A 的食物則包括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紅薯等食物;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冬季進補宜吃「黑」
冬天,食用什麼食品最適宜人體?根據祖國醫學「五行學說」和「天人相應」觀點,在冬天就吃而言,最能發揮保健功效的莫過於「黑色食品」。
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黑菇、黑桑椹、烏骨雞、烏賊魚、甲魚、海帶、紫菜等,之所以適宜在冬天食用,是由天、地、人之間的關係所決定的。在與人體五臟配屬中,內合於腎,在與自然界五色配屬中,則歸於黑,腎與冬相應,黑色入腎。祖國醫學認為,腎主藏精,腎中精氣為生命之源,是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生長、發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強弱與腎中精氣盛衰密切相關。「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因此,冬天補腎最合時宜。
現代研究表明,食品的顏色與營養的關係極為密切,食品隨著它本身的天然色素由淺變深,其營養含量愈為豐富,結構愈為合理,而黑色食品可謂登峰造極。黑色獨入腎經,食用黑色食品,能夠益腎強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在冬天進食則更具特色,黑色食品走進冬天最能顯出「英雄本色」,可謂是冬天進補的佳餚和良藥。
與羊肉、狗肉一類溫腎壯陽食品不同的是,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品不僅營養豐富,為諸之食品之冠,而且大多性味平和,補而不膩,食而不燥,對腎氣漸衰、體弱多病的老人尤其有益。冬天不妨吃「黑」,讓黑色食品進入你的餐桌,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冬季飲食需注意
在冬季,人們的食慾有所增加,但並不意味著在冬季人體需要更多的熱量,這是由於人體的「激素鐘」在寒冷的氣候下,運轉有所改變造成的。
科學研究發現,冬天的寒冷影響著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冬天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對於體弱而無嚴重疾病的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選用一些藥食兩用的食品,如紅棗、芡實、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蓮子、山藥、扁豆、桂圓、山楂、飴糖等,再配合營養豐富的食品,就可達到禦寒進補的目的。
女人冬季宜常吃粗糧、雜糧和薯類。如玉米、蕎麥、燕麥、紅薯、土豆、羊奶、兔肉、動物肝、動物血、豆腐、芝麻醬、紅糖、蝦仁、蝦皮以及帶色葉菜都適於冬季進食。
此外,冬季進行禦寒,調整飲食的同時,應進行耐寒力鍛練,從而增強適應能力。如忽略了人體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賴食物禦寒,過多地食用高熱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類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來,有可能多長出贅肉,會給原來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因此,冬天應堅持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打球等,這樣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加強胃腸道對營養的消化吸收,真正達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 關鍵字搜索:
-
冬季
來源: 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u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