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原理

】[編按]在步調飛快的現代生活中,人們渴望體驗與他人有美好的互動,約翰.麥斯威爾在《人生一定要沾鍋》一書中,提出二十五項人際原則讓人們學習,以創造共贏人生。


你是否曾經開始一份新工作,然後公司裡某位資深的同仁會告訴你,小心這個人,或是避開那個人?這種情形我曾經遇過幾次。當我第一次接下專業領導者的職位時,我的前手告訴我要小心兩個人:奧黛莉(Audrey)和克勞德(Claude)。他告訴我:"他們會帶給你很多麻煩。"所以,我接任時,就已經抱著他們會惹來麻煩的預期以待。

首先,我留意奧黛莉。她是個很強壯的女人,而且她有很強韌的個性。(我和她其實很像!)令我訝異的是,跟她共事最後成為美好的經歷。她既自信又能幹,而且她總是能夠圓滿達成任務。我們之間的共事關係相當不錯,她還成為我的家庭友人。而克勞德其實是位熱愛教會的老農夫。沒錯,他是組織裡最有影響力的人(過了三十五年之後,他仍然是)。但是,那並不會讓我感到難過。他的年紀是我的兩倍大,而且他一輩子都待在那個教會裡,我憑什麼期待他聽從我,只因為我擁有領導的位子和頭銜嗎?與克勞德和睦共事是我的目標,結果他和我相處得很好。

後來,我接受第二個教會的職位,這一次我的前手又警告我:"小心吉姆。他會在每一件事上和你戰鬥。"所以在我接任的第一個禮拜,我就與他碰面。雖然我們那次的對話很艱辛,但是,吉姆讓我知道他熱愛上帝,熱愛教會,他也願意與我同一陣線。結果在那兒的數年,他成為我的頭號助手。他的確很會戰鬥--當我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我實在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團隊成員了。

在我接受第三個教會的職位後,我的前手提議要與我坐下來談一談,好好地面授機宜,提醒我哪些人可能會為我帶來麻煩。就像先前的兩次經驗,他其實是好意想要幫我。但是,我恭敬地謝絕了他的提議。那時,我已經在領導位置上待得夠久,明白他的麻煩人物不見得是我的,反之亦然。他倚重的人很可能和我沒有連結,而他覺得格格不入的人,卻很可能成為我的關鍵團員。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我們如何看待他人。

你自己就是你的透鏡

自己既定的想法會影響到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發生在我大學的時候。我受邀擔任我朋友羅夫.畢斗(Ralph Beadle)的伴郎。婚禮的前一晚,我和他待在一塊兒,然後就在他婚禮當天一早,羅夫想要去獵松鼠。(我猜沒有什麼比起射擊小動物更能讓一個焦躁的傢伙冷靜下來吧。)他借給我一把獵槍,於是我們就出發到林子裡去。我們四處晃蕩了一會兒,但是我連只松鼠影子都沒見到。

"松鼠都跑到哪裡去了?"我不斷地問羅夫,還亂踩一通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我問了五六遍之後,羅夫終於說:"約翰,你待在樹林的這一邊,我到另外一邊去。"

羅夫還離開不到兩分鐘,我就開始聽到"砰!砰!"的聲音。我還是看不到任何一隻松鼠,於是我就坐下來休息。好希望我有帶一本書在身上。我開始觀賞花栗鼠們嬉戲玩耍。在此同時,我不時聽見槍聲。我一直很納悶,他到底在射什麼?

幾分鐘後,羅夫踱步回來。他裝了滿袋的戰利品,而我依舊沒見到任何松鼠。

"為什麼松鼠都在你那一邊?"我問。羅夫只是搖搖頭笑了笑。

你是怎樣的人決定你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方式。你的觀點和你這個人是分不開的。你所擁有的全部特質以及你的每一個經歷都會將你看待事情的方式染上色彩。那是你的透鏡。

你是誰決定你看到什麼

有個科羅拉多州的人搬去德州,他蓋了一棟房子,還有一面很大的觀景窗,從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綿延數百哩的牧場。人家問他喜不喜歡這景致,他回答說:"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什麼好看的。"約在同時,有個德州佬搬去科羅拉多州,他也蓋了一棟擁有大片觀景窗的房子,從窗戶往外看,洛磯山脈盡收眼底。人家問他喜不喜歡這景致,他說:"這地方唯一的缺點就是,你沒有辦法看見任何東西,因為都被這些山擋住了。"

這個故事或許有點誇張,但它卻指出一個同樣的事實。你是怎樣的人影響到你所見的事物。同處一室的人雖然看見相同的事物,但是對每件事物的觀感卻截然不同。我和我內人瑪格麗特總是這樣。我們會參加某個宴會跟人聊天,她會來問我:"剛剛那個穿藍色毛衣的先生跟你說什麼?"我壓根兒不知道她在講誰。瑪格麗特擁有絕佳的造型風格與流行時尚的品味,而我卻不然。當我注視人們的時候,我並不注意他們穿什麼。對我來說,衣服就是衣服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或傾向,這些將會為我們所見的每一件事染上顏色。我們周遭外在的東西並不能決定我們看見什麼。我們的內在才有決定權。

你是怎樣的人決定你看待別人的方式

有個旅人快要接近一座大城市,他問坐在路旁的老人:"這個城市裡都是什麼樣的人啊?"

"從你來的地方的人是什麼樣子呢?"老人問。

"很可怕。"旅人回答說:"無論哪一方面來看,他們都既卑鄙、又靠不住、實在非常可惡。"

"喔!"老人說:"那你會發現前面城市裡的人也是一樣。"

第一個旅人前腳剛走,第二個旅人就停下來問路旁老人相同的問題。同樣地,老人又問第二個旅人他剛離開的地方,那裡的人如何。

"他們都是很好的人:誠實、又勤奮,還過分慷慨。"第二個旅人說:"離開那裡讓我覺得很不舍。"

老人回答說:"你會發現這裡的人正是一模一樣。"

人們看待他人的方式其實是自我的反射。

如果我信任他人,我會覺得別人都是值得信賴的。

如果我吹毛求疵,我會覺得別人都是吹毛求疵的。

如果我滿懷愛心,我會覺得別人都是慈悲為懷的。

當你在評論他人或是與別人互動的時候,你自己的個性會流露出來。根據簡單的觀察,不認識你的人能夠看出你許多的特質。

摘自《人生一定要沾鍋》 智庫文化 提供◇  




本文留言

作者約翰.麥斯威爾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