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媒體的嚴重偏頗
臺灣總統大選觀察之一
臺灣總統大選的結果還有二十多天即將揭曉,這次的選舉結果不僅對於臺灣內部將要產生重要影響,而且對兩岸關係,甚至大陸的社會演變都成為一個值得觀察的變數,海內外的華人高度關注自是不言而喻,我也不能例外。為了更加密切地觀察這次選舉,我已經到達臺灣,希望能夠更貼近現場,有更全面的角度,得到更深入的感受。未來我會陸續向聽眾朋友介紹我的臺灣總統選舉觀察。首先談談媒體的問題。所謂觀察選舉,除了競選雙方的各種造勢晚會和公開活動都要積極爭取參加之外,從各種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上獲取資訊也是重要的部分。同時,總統大選雖然是政黨競爭,但是各種社會力都會積極介入,也都會有所表現。而表現如何,就可以反映出那個社會民主發展與社會成熟的程度,因此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按照這樣的標準,我必須坦率地講,我個人的感受是,臺灣媒體的偏頗已經到嚴重了失格的地步。
舉一個小例子。我到臺灣的第二天,正好趕上馬英九和謝長廷進行第一場電視辯論,我通過電視全程收看了全部過程。作為一個旁觀者,客觀地講,我覺得雙方的表現可以說各有千秋,至少誰都沒有嚴重的失誤之處。但是我觀察到一個細節,就是有那麼幾家電子媒體在轉播辯論的同時,進行電話投票,讓觀眾打電話進來選擇雙方候選人哪個表現更好。我們知道,通常這樣的電話投票結果,應當會鮮明地表現出民眾的政黨傾向,然而我看到的結果有點匪夷所思,那就是認為謝長廷表現比較好的人數,一直都只有認為馬英九表現比較好的人數的十分之一。這樣的民意呈現我認為十分偏頗,因為第一,雙方候選人的辯論表現並沒有這樣大的差距;第二,臺灣的政黨傾向的分配也並沒有到十比一這樣的程度。媒體呈現出這樣的民意令人很懷疑其真實性,一個負責任的,嚴肅的媒體本來應當對於這種偏頗自我審查,進行平衡分析和呈現的,但是我卻看到這樣離奇誇張的數位一直在螢幕上不斷出現,如果是一個對臺灣政治現實完全不瞭解的外國人看到這樣的數字,怎麼可能得到一個真實的印象呢?這應當是媒體的失職吧?
更加誇張的是一些媒體的談話性節目。作為社會公器,一個夠格的,有自尊的媒體應當盡量進行平衡報導,這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倫理。但是我看到的一些臺灣電視上的政論節目,毫不掩飾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們的節目來賓幾乎清一色是同樣政治傾向的人,偶爾也有不同立場的來賓,但是完全是處於被圍剿狀態。尤其是一些主持人,本來更應當盡量客觀,但是他們的立場幾乎比來賓還鮮明,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主持人,而把節目變成自己的政見發表會。在這些談話節目中,來賓的發言大多數也是極為情緒化的,雙重標準的情況十分嚴重。總之,在我看來,臺灣一些媒體不僅沒有保持客觀中立立場,反而刻意介入選舉,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職責和定位,而很多政論節目的內容,因為來賓的表現成為社會的不良示範。這樣的媒體,只能使人們變得有資訊沒有知識,有表現沒有真實,有情緒沒有理念。
民主發展也是一個社會成熟的過程,不僅政黨,媒體也應當扮演正面推進的角色,在這個方面,我認為臺灣的媒體,還有巨大的改進空間。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王丹為您做的評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王丹
來源: 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ysm